吴悦芳(第三方参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践及其动态监控机制研究)项目申请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该建立多元的视角和多层次的指标。 从第三方主体的视角开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由高职院校内部为起点开展的自我评价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反馈的关系。 近年来,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建设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但是,现有研究仍然以高职教育办学主体 —— 学校的整体评价为主要对象和起点,针对学校办学效率和教学情况进行指标制定与效果评价,缺少来自第三方的客观观察和思考,更缺少对第三方评价工作的监控方法与评价体系,这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并不吻合。 实践现状 人才培养质 量保障与反馈评价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的方法,并采用第三方评价数据开展了教学改革与专业结构优化、招生育人模式调整等工作。 然而,针对第三方评价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监控与评价机制仍然是空白,导致在现实工作中第三方评价数据无法真实反映高职院校中出现的根本问题和趋势,迫切需要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予以改进,这亦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内容 分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需求和结构 ; 梳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及经验; 总结目前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主体、评价方法及其效果; 构建“需求导向、主体协同、多元反馈”的第三方评价动态监控模型 二、研究目标 构建“需求导向、主体协同、多元反馈”的第三方评价动态监控模型,建立指标科学、反馈有效、整合应用的评价监控方法,不断完善多元评价制度,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契约型社会问责与学校自律型问责评价相结合,为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和探索质量跟踪信息化管理途径提供新的视角。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 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 1)充分梳理、分析、明确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需求和结构,构建完善的第三方评价制度; 2)形成针对第三方工作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监控机制,构建多元、动态、系统的第三方评价监控模型。 、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一、实施方案 1) 总体设计 对研究项目的问题、方法、路径、进度进行总体设计,明确阶段性重点和目标。 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系统方法及实施路径进行重点研究和设计,从总体设计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 在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层面、评价阶 段,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评价的需求是什么;  第三方评价在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应该包括哪些指向和内容,应该如何设计评价维度、指标及整体的系统;  应该如何判断和衡量第三方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和工作质量;  第三方评价的主体性工作、评价结果对于教学工作的反馈作用、不同评价层面的交互和反馈如何影响教学的系统等。 2) 调研与分析 开展文献研究,从国内、国外文献整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对比国内外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经验和方法差异。 进行企业走访和调研,了解从职业教育的应用层面 ,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他们是如何评价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 进行第三方评价主体分析,了解开展第三方评价的主体,评价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评价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反馈和促进作用,为开展对第三方评价主体的监控工作奠定基础。 3) 论证与交流 在调研走访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第三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系统设计,并初步形成对第三方评价工作的动态监控方法。 召开论证会,邀请企业代表、第三方评价机构代表、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代表共同探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进一步改进第三方 评价工作制度和方法提出意见,并对实施第三方评价监控的动态系统提出改进建议。 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动态监控系统,并将改进后的监控评价方案提交学院领导研究,为学院提升第三方评价工作、改进评价结果反馈效果提供方案。 4) 实践与优化 将实施方案应用于学院第三方评价工作中,主体的应用包括两部分: 经本研究系统设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应用于第三方评价的指标设计和方案修正中,改进第三方评价方案和指标维度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第三方评价工作效率;经本研究系统设计的第三方评价动态监控制度,应用于第三方工作的过程性评 价和终结性评价中,衡量第三方工作的信度、效度和总体质量。 通过一年的动态监控,进一步反馈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并提出系统优化和改进的方法。 二、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