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食葵规范化生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节水,若复(套)种,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二、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主要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技术及途径) 2020年 ,引进优质 DK11 3708 等美葵新品种单种 1万亩。 通过规范种植、病虫防治、节约用水等技术措施,使平均亩产由 200 公斤提高到 240 公斤,虫蛀率降低到 10%以下,亩均收入 850 元以上,亩均比小麦节水 200 方以上。 总结出适合本地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规程, 确立适生适繁、高产优质的 4 食葵品种, 逐步建立企业 +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从而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方案的合理性 (一)资源利用及市场预测 本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气候特点适宜食葵的生长发育。 日照充 足,太阳辐射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 温为 10℃,全年 0≥℃的有效积温为3357℃,年降雨量为 139mm,无霜期 156 天,能够满足葵花对光、热的需求。 土质多为沙壤土或轻壤土,地力肥沃,灌溉方便,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逐年增大,面临枯竭的境地,因葵花抗旱、灌水次数少,能够节约水资源,食葵种植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好项目。 加上我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公路覆盖成网,距 xx市区 20 公里,运输销售十分便捷。 目前,根据客商提供信息和对市场的考察分析,该产品在未来 5年内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南昌已成为该产品销售的主要集散地, 本地销售商已与南昌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合同,食葵年销售量可以达到 3000 吨,既使种植面积达到 2 万亩以上,销售也不存在问题。 而且供应期长,市场风险小,深加工潜力大,并可出口创汇。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强化栽培管理,始终生产优质产品,必将成为新型的食葵生产基地,走俏国内外市场。 (二)技术的合理性 5 本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