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程设计-1036th蒸汽再热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热力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401 1144 4492 1167 4492 1167 4583 1191 5 500 4504 3827 143 5270 5270 5461 1151 5576 1175 5691 1199 6 600 5481 4640 176 6409 6409 1139 6641 1180 6780 1204 6920 1229 7 700 6483 5470 208 7577 1167 7577 1167 7850 1209 8014 1234 8178 1259 8 800 7505 6313 242 8768 1191 8768 1191 9084 1233 9273 1259 9462 1284 9 900 8545 7171 279 9979 1211 9979 1211 10338 1254 10553 1280 10768 1305 10 1000 9601 8036 317 11209 1230 11209 1230 11611 1273 11852 1299 11 1100 10674 8913 357 12456 1247 12456 1247 12902 1291 12 1200 11758 9801 406 13718 1262 13718 1262 13 1300 12857 10695 453 14996 1278 14 1400 13963 11595 511 16282 9 15 1500 15079 12502 566 17579 16 1600 16203 13415 641 18887 17 1700 17338 14331 703 20204 18 1800 18474 15255 767 21525 19 1900 19618 16181 835 22854 20 2020 20765 17113 904 24188 10 二.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如表 34 序号 名 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数 据 1 燃料带入热量 rQ kJ/㎏ ydwQ 21870 2 排烟温度 py ℃ 假定 130 3 排烟焓 pyH kJ/㎏ 查焓温表 33 1445 4 冷空气温度 lkt ℃ 给定 20 5 理论冷空气焓 0lkH kJ/㎏ 查焓温表 33 147 6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 失 4q % 取用 2 7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 失 3q % 取用 0 8 排烟热损失 2q % r2 = 100)1001()(40rlkpypyQqHaH 9 散热损失 5q % 查图 215 10 灰渣物理热损失 6q % yA 419ydwQ ∴忽略 0 11 保热系数  % 1001 5q 12 锅炉总热损失 q % 2q + 3q + 4q + 5q + 6q 13 锅炉热效率 gl %  q100 14 过热蒸汽焓 grh kJ/㎏ 查蒸汽特征表, p=, t=540℃ 15 给水焓 gsh kJ/㎏ 查水特征表, p=19MPa, t=280℃ 11 16 过热蒸汽流量 grD ㎏ /h 已知 1036000 17 再热蒸汽出口焓 zrh kJ/㎏ 查蒸汽特征表, p=, t=540℃ 18 再热蒸汽进口焓 39。 zrh kJ/㎏ 查蒸汽特征表, p=, t=316℃ 19 再热蒸汽流量 zrD kJ/h 已知 855000 20 锅炉有效利用热 glQ kJ/h grD ( grh — gsh )+ zrD ( zrh — 39。 zrh ) 2695809470 21 实际燃料消耗量 B ㎏ /h glQ /( gl rQ ) 134451 22 计算燃料消耗量 jB ㎏ /h )1001( 4qB  131762 第五节 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一.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 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列表 35。 (一)炉 膛 尺 寸 的 确 定 序号 名 称 符 号 单 位 计 算 公 式 或 数 据 来 源 数值 1 容积热强度 Vq W/ 3m 按表 211 选取 179。 103 2 炉膛容积 lV 3m )( yydw qBQ 6431 3 炉膛截面热强度 Fq W/㎡ 按表 212 选取 179。 106 4 炉膛截面积 lA ㎡ )( Fydw qBQ 5 炉膛截面宽深比 ba 按 ~1ba 选取 6 炉膛宽度 a m 选取 a 值使 ~1ba 7 炉膛深度 b m aAl 8 冷灰斗倾角  按 50 选取 50 9 冷灰斗出口尺寸 m 按 ~ 选取 10 冷灰斗容积 hdV 3m 按图 35 4A 部分结构尺寸计算 12 11 折焰角长度 zl m 按 b31 计算 12 折焰角上倾角 上 按 上  45~20 选取 45 13 折焰角下倾角 下 按  30~20下 选取 30 14 前屏管径及壁厚 d mm 取用 38179。 15 前屏管内工质质量 流速 w ㎏ /(㎡178。 S) 按表 221 选取 1000 16 前屏管子总流通面 积 A ㎡ wDD jw36001 (假定减温水量3jw 1031D  ㎏ /h) 17 前屏每根管子面积 1A ㎡ 24nd( nd 为内径) 179。 104 18 前屏总 管子数 n 根 1AA 432 19 前屏横向管距 1s mm 按 1500~5501 s 选取 1350 20 前屏片数 1z 片 按 1 1  选取 10 21 前屏单片管子数 1n 根 按 n 选 取 43 22 前屏纵向节距 2s mm 按 ~ ds 选取 42 23 前屏最小弯曲半径 R mm 按 dR )~( 选取 75 24 前屏深度 qpb mm Rns 22)1( 12  3678 25 前屏与前墙之间距 离 mm 选取 1240 26 前后屏之间距离 mm 选取 780 27 炉膛出口烟气流速 yw m/s 选取 6 28 炉膛出口烟气 l ℃ 按表 220 选取 1100 29 炉膛出口流通面积 chA m2 2 7 32 7 33 6 0 0  lyyj wVB  30 炉膛出口高度 chh m aAch 13 31 前屏高度 qph m 按 chh 选定 15 32 水平烟道烟气流速 syw m/s 选取 10 33 水平烟道高度 syh m 按 sy273 6 .23 6 0 0 w 2 7 3jy lBV a  选取 9 34 折焰角高度 zyh m 按 sy zh h l   选取 35 炉 顶容积 ldV m3 按图 35 中 21 AA和 部分尺寸计算 36 炉膛主体高度 lth m l hdldl A VVV  (图 35 中 3A 部分高度) (二) 水 冷 壁 序号 名 称 符 号 单 位 计 算 公 式 或 数 据 来 源 数值 1 前后墙水冷壁回路个数 1z 个  (按每个回路加热宽度 m选取) 6 2 左右侧墙水冷壁回路个 数 2z 个  (按每个回路加热宽度 m选取) 6 3 管径及壁厚 d mm 按表 213 选取 60179。 6 4 管子节距 s mm 按 ~ds 选取 81 5 前后墙管子根数 1n 根 按 1  选取 178 6 左右侧墙管子根数 2n 根 按 b 1  选取 162 为了保证后墙水冷壁在折焰角处的刚度,便于后墙水冷壁的悬吊,其中有 38根水冷壁用分叉管 ,即有 38 根上升管在折焰角处呈三叉管结构,考虑到流动阻力的影响,在 38 根上升叉管的上方装有φ 10 的节流孔,使有足够的汽水混合物流过折焰角处的上升管,以免烧如图 32所示。 14 图 32 折焰角示意图 二 燃烧器的设计 本锅炉燃烧器是根据煤的 arV 大小,按表 214 选用的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因为是烟煤,所以配风方式选用均等配风,并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这样有利于加强炉内气流扰动,使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长。 为了加强燃烧器对煤种的适用性及适应负荷的变化,燃烧器 的喷口截面采用可调的,以调节气流量和火炬长度。 此外,喷口还可以摆动一角度,单个喷口的摆动为 10,联动时能上下摆动 20,这样可以改变火焰中心的高度。 燃烧器风口布置如图 33 所示,其中一次风口喷口层数按表 218选取为 3层。 15 燃烧结构尺寸计算列于表 36,其喷口尺寸如图 34。 序号 名 称 符 号 单 位 计 算 公 式 或 数 据 来 源 数值 1 一次风速 1w m/s 按表 216 选取 30 2 二次风速 2w m/s 按表 216 选取 42 3 一次风率 1r % 按表 215 选取 25 4 二次风率 2r % 31100 rr  75 5 一次风温 1t C 由制粉系统的设计计算确定 200 6 二次风温 2t C 10rkt 310 7 燃烧器数量 z 四角布置 4 8 一次风口面积(单只) 1A m2 27327336003100 111 twz BVar jl  9 二次风口面积(单只) 2A m2 2 7 32 7 33 6 0 041 0 0 222 twz BVar jl  10 燃烧器假想切圆直径 jd mm 按表 217 选取 900 11 燃烧器矩形对角线长 度 jl2 mm 22 ab  12 特性比值 rr bh 初步选定 12 13 特性比值 rj bl2 由式( 27)确定 37 14 燃烧器喷口宽度 rb mm 325b2l/2lrjj  ,结构设计时定为420rb 520 15 一次风喷口高度 1h mm rbA1 16 二次风喷口高度 2h mm rbA2 17 燃烧器 高度 rh mm 按 1A 、 2A 、 3A 的要求,画出燃烧器喷口结构尺寸(图 34),得 rh ;核6480 16 算 rrbh ,接近原选定值不必重算 18 最下一排燃烧器的下边缘距冷灰斗上沿的距离 l m 按 rbl )5~4( 选取 19 条件火炬长度 hyl m 按图 229 示意的 hyl ( abcdlhy  折线长度)的计算结果符合表 219 规定,而且上排燃烧器中心线到前屏下边缘高度为 8m,所以炉膛高度设计合理 17 三、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表 37 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序 号 名 称 符号 单位 计 算 公 式 或 数 据 来 源 数值 1 侧墙 面积 A1 ㎡ 据图 35, 179。 A2 ㎡ 据图 35, 179。 (+)179。 A3 ㎡ 据图 35, 179。 A4 ㎡ 据图 35, 179。 ( +) 179。 AC ㎡ AC=A1+A2+A3+A4 2 前墙面积 Aq ㎡ 据图 35, 7 .0 8 1 .23 5 .2 4 8 1 4 .0 2 8s in 5 0 2   3 后墙面积 Ah ㎡ 据图 35, 7 . 0 8 1 . 21 4 . 0 2 8 4 . 2 2 0 . 2 4 8 s i n 5 0 2    4 炉膛出口烟窗面积 Ach ㎡ 据图 35,  5 炉顶包覆面积 Ald ㎡ 据图 35, 179。 6 前屏面积 Aqp ㎡ 据图 36, 2179。 10179。 179。 15 7 燃烧器面积 Ar ㎡ 据图 35, 4179。 4179。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