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个中国人中至少一个是网民”的自豪。 从报 告来看,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我国的网民数已经达到了 亿人,其中 2020 年下半年增加的网民就高达 1400 万人,是历届调查中半年增长量最高的一次。 全年增长量是 2600 万人,是历次调查中网 民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 相对于第十八次报告的 亿网民 , 亿用户数的诞生相对于我国 网络项目可行性报告 9 亿人口而言意味着我国网民的普及率已高达 %,同期相比增长了两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是网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达到 %,这是中国互联网最发达地区的普及率,也是中国第一个超过 30%普及率的地区。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天津,分别达到 %和 %。 从国际惯例来看,一个新生事物如果发展到 10%的普及率速度就会明显加快。 虽然我国的网民普及率距离全球 16%的普及率还有一定差距,但是 %的普及率也给了 我们迅速赶超的信心。 同时, 亿网民也意味着中国的网民已超过亚洲网民的 1/3,普及率接近亚洲网民的普及率。 调查显示,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的网站总数是 万个,同期增长率为 %。 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华东、华南的网站数比例占到 %,仍占据主要地位。 其中广东省的网站总数首次超过了北京市的网站总数,列居全国第一。 IP 地址是与域名、网站紧密相关的互联网地址资源。 调查显示,截至 2020年底,中国大陆 IPv4 地址数已达 9800 万个,比半年前增加了 %,总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结果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全国网页总数为 亿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亿个,增长率为 %。 随着网页总数的增长,中国网页字节总数也迅速提高,总量同期相比增长了 55005GB,为 122306GB,增长率高达 %。 我们还从网上得到了中国网名的特征: :调查显示,男性网民占 %,女性网民占 %。 男性依然占据网民主体。 从历次调查结果网民的性别分布上看,女性网民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且增加显著,从 1997 年 10 月的 %增加到现在的 %,男性网民则从最初的 % 减至 %。 男女网民之间比例上的差异也从 1997 年的 7∶ 1 缩小至目前的 ∶ 1。 这一变化趋势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 35 岁以下的网民占 %, 35 岁以上的网民占 %,两者之比为 ∶ 1。 35 岁以下的网民仍然是互联网络时代的主力军。 在各个年龄段中,以 18~ 24 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最高,达到 %,其次是 25~ 30 岁( %)和 18 岁以下( %)。 .用户受教育程度。 目前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占 %,其次是本科( %)和 大专( %)。 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上的网民,形成后来者居上之势,在网民中占据主体。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互联网上的内容、服务日益多样化以及互联网使用更加简便有关。 :调查显示, %的网民月收入不超过 2020 元,只有 %的网民月收入在 2020 元以上, %的网民月收入在 500 元以下(包括无收入)。 低收入网民仍然占据主体,并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高收入的网民。 这说明互联网越来越趋于大众化,互联网从过去那种只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高收入的人的专利, 转变成受过基本教育的、收入还过得去的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工具。 :在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达到了 %,其它职业中,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最多,占总数的 %,其次是办事员等协助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分别为 %和 %。 值得说明的是,与 2020 年 1 月相比,学生从 %增加到 %,绝对数量从 万增加到 1200 万,增长显著。 这与 网络项目可行性报告 10 校园网的建设以及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有比较大的关系。 :网民中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的人最多,占 %,其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占 %,排在第三的是教育、科研机构,为 %。 与 2020 年 1月相比,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网民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而 IT 业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社会服务业从 %增加到 %,制造业从 %增加到 %, IT 业则从 %降至 %。 其它行业在绝对人数上随着整体网民数的增加都有所增加,但从所占份额来看,虽然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无明显变化趋势。 从网民在职业、行业的分布上可以看出,网民逐渐趋于多元化。 : %的网民选择在家里上网, %的人在单位 上网,其次是学校( %)、网吧和咖啡厅( %),同时还有 %的人在公共图书馆上网,%的人移动上网,地点不固定。 家中是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地点,这与家庭电脑的普及、小区宽带的建设以及互联网使用成本的降低有很大关系。 同时,在学校上网的网民比例也有所增加,从 2020 年 1 月的 %增加到 %,这应该与网民中学生的比例增加以及校园网建设的推进有很大关系。 : 网民一天中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波动比较大:凌晨 5 点钟是网民最少上网的时间,只有 %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上午 9 点钟,上网的人开始增多,达到 %,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一路爬升,到晚上 21 点的时候达到高峰,有 %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这之后上网人数又逐渐减少。 这一现象说明,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分布状况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有一定关系。 : 目前,有 %的人使用台式计算机上网, %的人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上网设备仍然以台式计算机为主。 但也有少量网民在使用计算机(包括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上网。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新的上网设备正 在逐渐被网民所接受。 : 调查显示, %的网民采用自费上网,只有 %的网民公费上网,公费自费均有的占 %。 从历次调查数据来看,自费上网的网民都比公费上网的网民所占比例要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与网民上网地点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家里逐渐成为网民上网的最主要地点,自费也相应成为网民上网费用的主要来源。 : 目前网民平均每周上网 天, 个小时。 2020 年 1 月 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民每周上网时间达到 17 个小时,此后上网 时间逐渐减少,最近一年内逐渐稳定在 8~ 9 个小时。 网民上网天数也从去年的 天降为现在的 天。 造成网民每周上网时间减少的原因可能与网民结构上的多元化有一定关系。 : 网民平均每周收到 封电子邮件,收到垃圾邮件 封,每周发出电子邮件 封。 与历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网民每周发出的电子邮件数逐渐递减,从 2020 年 1 月的每周发出 10 封电子邮件减少至目前的每周 封,尤其是近一年来的减少最为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封。 网络项目可行性报告 11 这与网民对电子邮箱的使用更加理性以及手机 、短消息、网络寻呼等其它通信手段的流行使通信联络方式更加多元化有关。 : 调查显示, %的人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接下来是休闲娱乐( %)和交友( %)。 以上的信息作为后面我们对需要量预测的依据。 国家相关政策分析 2020 年 6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中国互联网状况 》,中国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 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互联网发展,明确互联网阶段性发展重点,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1993 年,中国成 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负责领导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建设。 1997 年,制定《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将互联网列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2020 年,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专项规划》,确定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包括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 2020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2020 年 11 月,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202020 年)》,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提出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等。 2020 年 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