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方之子18轿车5挡变速器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zzi c os2 )( 1090 zzmA n 已知: 0A =72mm, 5i =, nm =, 25 ;将数据代入上 ( )、( ) 两式,齿数取整得: 9 26z , 10 21z , 所以五 挡 传动比为: 105921 z 计算倒 挡 齿轮齿数及传动比 初选倒 挡 轴上齿轮齿数为 12z =22, 输入轴齿轮齿数 11z =12, 为保证倒 挡 齿轮的啮 18 合不产生运动干涉齿轮 11 和齿轮 13 的齿顶圆之间应保持有 ,即满足以下公式: 1 1 1 3011() 2 0 .52 c o s n nz z m mA ( ) 已知 : 11 25 , nm , 0 72A ,把数据代入 ( ) 式,齿数取整,解得:13 27z ,则倒 挡 传动比为: 131127 zi z 输入轴与倒 挡 轴之间的距离: 39。 1 1 1 211() 3 (1 2 2 2 ) 5 6 .2 72 c o s 2 c o s 2 5nm z zA mm 输出轴与倒 挡 轴之间的距离: 39。 39。 1 3 1 211() 3 ( 2 7 2 2 ) 8 1 . 0 92 c o s 2 c o s 2 5nm z zA mm 齿轮变位系数选择和螺旋角的修正 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 1) 对于高 挡 齿轮,应按保证最大接触强度和抗胶合及耐磨损最有利的原则选择变位系数。 2) 对于低 挡 齿轮,为提高小齿轮的齿根强度,应根据危险断面齿厚相等的条件来选择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 3) 总变位系数越小,齿轮齿根抗弯强度越低。 但易于吸收冲击振动,噪声要小一些。 为了降低噪声,对于变速器中除去一、二 挡 以外的其它各 挡 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一些的数值。 一般情况下,随着 挡 位的降低,总变位系数应该逐 挡 增大。 一、二 挡 和倒 挡 齿轮,应该选用 较大的值。 采用变位齿轮的原因:配凑中心距;提高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降低齿轮的啮合噪声 [17]。 为了降低噪声,对于变速器中除去一、二 挡 以外的其它各 挡 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一些的数值。 一般情况下,随着 挡 位的降低,总变位系数应该逐档增大。 一、二 挡 和倒 挡 齿轮,应该选用较大的值。 19 为了减小轴向力, 低 挡 选用较小的螺旋角,一档 、倒挡 选 22 ,二 挡 选 23 ;为了增加重合度,减小噪声,三 挡 、四 挡 、五 挡 选用较大的螺旋角,都选为 24。 计算 一 挡 齿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修正中心距 12 4 3 3 6 9 .5 62 c o s 2 c o s 2 2nz z mA mm ( ) 螺旋角的修正 1 3 4 3c o s a r c c o s 2 6 . 3 82 2 7 2nhmza r c A ( )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 tancos n= tan 20arctan cos =176。 ( ) 端面 啮合角 06 9 . 5 6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2 . 1 1 2 6 . 4 872AA ) (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122 t a n12 31 26 .4 8 22 .1 12 t a n 200. 9tz z inv invxinv inv ( ) 经查表: 1x = 2x = x - 1x =- = 计算 二 挡 齿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根据公式 ( )、( )、( )、( )、( ) 可得: 修正中心距 34 4 3 3 7 0 .0 72 c o s 2 c o s 2 3nz z mA mm 螺旋角的修正 20 2 3 4 3c o s a r c c o s 2 6 .3 82 2 7 2nhmza rc A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176。 端面 啮合角 07 0 . 0 7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2 .1 1 2 6 . 4 872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342 ta n1 4 2 9 2 6 . 4 8 2 2 . 1 12 ta n 2 00 . 6 9tz z in v in vxin v in v 经查表: 3x = 4x = x - 3x =- = 计算 三 档齿 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根据公式 ( )、( )、( )、( )、( ) 可得: 修正中心距 56 4 7 2 .7 5 7 0 .7 42 c o s 2 c o s 2 4nz z mA mm 螺旋角的修正 3 2 .7 5 4 7c o s a r c c o s 2 6 .1 62 2 7 2nhmza rc A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 端面 啮合角 07 0 . 7 4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2 . 0 7 2 4 . 4 272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21 ,562 t a n19 28 24 .42 22 .0 72 t a n 200. 36 8tz z inv invxinv inv 经查表: 5x = 6x = x - 5x =- = 计算 四 档齿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根据公式 ( )、( )、( )、( )、( ) 可得: 修正中心距 78 4 7 2 .7 5 7 0 .7 42 c o s 2 c o s 2 4nz z mA mm 螺旋角的修正 4 2 .7 5 4 7c o s a r c c o s 2 6 .1 62 2 7 2nhmza rc A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 端面 啮合角 07 0 . 7 4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2 . 0 7 2 4 . 4 272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782 t a n23 24 24 .42 22 .0 72 t a n 200. 36 8tz z inv invxinv inv 经查表: 7x = 8x = x - 7x =- = 计算 五 档齿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根据公式 ( )、( )、( )、( )、( ) 可得: 修正中心距 22 9 1 0 4 7 2 .7 5 7 0 .7 42 c o s 2 c o s 2 4nz z mA mm 螺旋角的修正 5 2 .7 5 4 7c o s a r c c o s 2 6 .1 62 2 7 2nhmza rc A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 端面 啮合角 07 0 . 7 4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2 . 0 7 2 4 . 4 272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9 102 t a n21 26 24 .42 22 .0 72 t a n 200. 36 8tz z inv invxinv inv 经查表: 9x = 10x = x - 9x =- = 计算 倒 档齿轮变位系数 及螺旋角修正 根据公式 ( )、( )、( )、( )、( ) 可得: 输入轴与倒挡轴 中心距 修正 1 1 1 2 3 4 3 552 c o s 2 c o s 2 2nz z mA mm 螺旋角的修正 3 3 4c o s a r c c o s 2 4 . 42 2 5 6nhmza rc A 倒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 端面 啮合角 23 055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1 . 7 8 2 4 . 2 156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11 122 t a n12 22 24 .21 21 .782 t a n 200. 35 58tz z inv invxinv inv 经查表: 11x = 12x = x - 11x =- = 输出轴与倒挡轴 中心距 修正 1 3 1 2 4 9 3 7 9 .2 72 c o s 2 c o s 2 2nz z mA mm 端面压力角 t =arctantancos n = tan 20arctan cos = 端面 啮合角 07 9 . 2 7a r c c o s ( c o s ) a r c c o s ( c o s 2 1 . 7 8 2 4 . 8 683AA ) 齿轮总变位系数为 ,13 122 t a n29 22 24 .21 21 .782 t a n 200. 67 2tz z inv invxinv inv 经查表: 12x = 13x = x - 12x =- =5492 各挡齿轮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挡齿轮参数 理论中心距 121 7 1 .9 9 72 c o s nZZA m m mβ () 24 中心距变动系数 01 n nAAm () 齿顶降低系数 0. 89 7nn () 分度圆直径 11 1cosnzmd = () 221cosnzmd = 齿顶高 1 a n 1 nhanhm = () 2 a n 2 nhanhm = 齿根高 1 a n n 1 nhfh c m = () 2 a n n 2 nhfh c m = 齿顶 圆直径 a1 1 12 ad。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东方之子18轿车5挡变速器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可直接求出各辅助装置消耗的转矩。 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给出各泵的参数。 这样 便不能用上面两个公式求解。 为了得到传到液力变矩器的净转矩值大小,需对辅助装置消耗的转矩进行估算。 根据经验, 2400 1134.1 1145.7 1156.6 1156.6 1158.4 1155.4 1131.3 1085.2 1050.0 1013.2 938.9 753.4 186.6 51.3 2300
体结构应能满足主、从动部分分离彻底,接合柔和,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散热良好,操纵轻便,良好的动平衡等基本性能要求 4。 离合器的类型 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周布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和周布斜置弹簧离合器;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离合器、圆锥螺旋弹簧 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 周置弹簧离合器 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均采用圆拄弹簧
( ) ( 2)一倾卸角为 的连杆支架体作为一个研究整体,设油缸的推力为 P,且 P 必过 BO2 ;拉杆对三角臂的拉力为 T,且 T 必过 AO2。 又因为 MB 平行于32OO ,则车厢对三角臂的反作用力 2f 一定与 MB 的方向相同;那么 P、 T、 2f 三力构成一个汇交力系。 在这个三角力系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MOBfMBOTMOBP
即摩擦力矩具有“增势”作用,故又称为增势蹄;而从蹄所受的摩擦力使蹄有离开制动鼓的趋势,即摩擦力矩具有“减势”作用,故又称为减势蹄。 “增势”作用使领蹄所受的法向反力增大,而“减势”作用。 图 结构图 图 结构图 对于两蹄的张开力 P1=P2=P 的领从蹄式制动器结构,如图( b)所示,两蹄压紧制动鼓的法向力应相等。 但当制动鼓旋转并制动时,领蹄由于摩擦力矩的“增势”作用
起重机,而 NATIONALCRANE则是 GROVE专门生产随车起重机的子公司,该公司以生产直臂式随车起重机见长,近几年又重点开发了铰接的折臂式起重机 , 该公司生产的直臂式随车起重机为后置式,设计风 格独特,采用了一种全液压高支点弧线摆出式斜伸支腿,支腿的支撑点很高,摆出后成A字形,这种支腿有较大的跨距,并能在不平的路面上有效地调平。 吊臂断面为矩形,采用高强度钢制造,节数24节,可以装设
表 底盘参数 主要参数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质量参数 载质量 /t t 整备质量 /t t t t 总质量 //t 25 t t 性能参数 最高车速 /Km/h 102 93 85 最大爬坡度 /% 30 36 等速油耗 L/100Km 30 ≤ 29 ≤ 29 最小转弯直径 /m 制动距离 /m ≤ ≤ ≤ 驻车停放坡度 /% ≥ 12 ≥ 18 ≥ 18 续行使里程 /m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