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教师教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mental Systems and Policy Evaluation33碩一A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33碩一A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建成環境實證分析(原名: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Empirical Analysis of Built Environment22碩一A現代性與大都會Modernity and Metropolis33碩一A城市文化台灣城鎮空間結構Spatial Structure of Taiwan City33碩一A專業課程(選修)文化環境規劃Planning in Cultural Environment33碩二A都市社會結構Urban Social Structure22碩一A中國大陸地方發展與國土政策Loc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Policy in China33碩二A城市史論History of the City33碩一A城市建築形態學TypoMorphology of the City33碩一A建築與都市設計專題Issues on Urban Design22碩一A文化城市專題Issues on Culture City22碩一A永續土地使用規劃專題Seminar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22碩二環境規劃A生態經濟學Ecological Economics22碩二環境系統與政策評估A 表2242:96學年度本所碩士班課程規劃表(續2)必修或選修科 目 名 稱學分合計第學一年第學二年開課系所先修科目開課屬性備︵科本目 欄修 請訂 填原 註因註 ︶上學期下學期上學期下學期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專業課程(選修)區域環境課題與系統分析Region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ystem Analysis22碩二A都市工程概論Introduction to Urban Engineering22碩一A都市及人文生態特論Urban and Human Ecology22碩一A都市及區域政治經濟研究與寫作Thesis Writing and Research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es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2碩一A能源分析與區域發展Energy Analysi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33碩一A區位理論Location Theory22碩一A運輸計畫Transportation Planning22碩一A計畫評估Project Evaluation33碩二A土地開發規劃與評估L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Evaluation33碩二A都市經濟學Urban Economics33經研A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33經研A計量分析軟體應用(原名:規劃分析之電腦應用)Software Application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22碩一A鄉村發展規劃特論Studies in Rural Planning22碩二A計畫與發展管制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ntrol33碩一A國土計畫特論National Land Planning22碩二A碩士班學生至少須修滿36學分(不包括論文學分),除必修課程、核心課程外,且必須至少修滿三門領域課程(包括一個領域二門課及其他領域一門課),方得畢業。 (三)97學年度表2243:97學年度本所碩士班課程規劃表領域或學群別必修或選修科目名稱學分第學一年第學二年開課系所先修科目備   註上學期下學期上學期下學期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必修課程必都市與區域規劃實習一、二633碩二上、碩一下必都市研究專題討論422碩二二門任選一門必區域研究專題討論422碩二必論文000碩二核心課程(理論)選規劃理論與體制22碩一二門必選選規劃與管理法規22碩一核心課程(方法)選計量經濟22碩一四門任選二門選數學規劃33碩二選地理資訊系統與規劃應用33碩一選社會科學質化研究33碩一全球化與地方研究選產業與區域發展專題33碩一需選三門以上(包括修滿一個領域二門課及其他領域一門課)選地方經濟與都市發展策略33碩二環境規劃與管理選環境規劃33碩一選環境系統與政策評估33碩一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選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33碩一選建成環境實證分析22碩一城市文化選現代性與大都會33碩一選台灣城鎮空間結構33碩一專業課程選文化環境規劃33碩二選都市社會結構22碩一選中國大陸地方發展與國土政策33碩二選城市史論33碩一選城市建築形態學33碩一選建築與都市設計專題22碩一選文化城市專題22碩一選永續土地使用規劃專題22碩二選生態經濟學22碩二環境系統與政策評估選區域環境課題與系統分析22碩二表2243:97學年度本所碩士班課程規劃表(續)領域或學群別必修或選修科目名稱學分合計第學一年第學二年開課系所先修科目科目修訂原因)(本欄請填註備   註上學期下學期上學期下學期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學分數專業課程選都市工程概論22碩一選都市及人文生態特論22碩一選都市及區域政治經濟研究與寫作22碩一選能源分析與區域發展33碩一選區位理論22碩一選運輸計畫22碩一選計畫評估33碩二選土地開發規劃與評估33碩二選都市及區域經濟發展概論33碩二新開配合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增開選新興工業化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專題33碩二新開配合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增開選都市經濟學33經研選區域經濟學33經研選計量分析軟體應用22碩一選鄉村發展規劃特論22碩二選計畫與發展管制 33碩一選國土計畫特論22碩二碩士班學生至少須修滿36學分(不包括論文學分),除必修課程、核心課程外,且必須至少修滿三門領域課程(包括一個領域二門課及其他領域一門課),方得畢業。 二、歷年課程規劃之比較分析依據上述本所95學年度至97學年度課程規劃之內容可知,本所碩士班課程規劃的改變有幾個重點,分析如下:(一)必修課程的重視本所自設立以來,一直將「都市與區域規劃實習」及「都市及區域專題研究」列為必修課程,以培養學生實務操作及獨立完成研究的能力,縮短學生適應社會職場工作的過渡期,多年實施成果皆獲學生及畢業校友的好評,故本所在必修課程的規劃上,繼續維持優良傳統,將上述課程列為必修課程。 (二)核心課程的調整本所95學年度之核心課程規劃原為8門,學生必須選修其中四門,以培養學生基礎的都市規劃專業核心能力;96學年度課程經檢討修正後,將核心課程分為「理論」課程及「方法」課程二大類,同學必須在六門科目中選修四門課;到97學年度課程規劃時,體認到「規劃理論與體制」及「規劃與管理法規」二門理論課程對學生專業核心能力養成的重要性,將其列為必選科目;其他四門屬於方法應用的核心課程,則由學生依其興趣,於四門課中選修二門。 (三)學群課程調整至領域課程本所95學年的課程規劃包括「必修課程」、「核心課程」及「學群課程」等三大部分,「學群課程」包括「全球化與地方研究」、「環境規劃與管理」、「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及「城市文化」等4個學群課程,除配合本所專任教師專長規劃學群課程外,每個學群皆包含與該學群相關之專業課程,並規定學生必須在學群中選修四門課以上,以培養學生擁有專業領域的基礎能力。 由於每個學群中所包含的課程數量甚多且課程多有重複之處,為使學生能確實學習到每個領域必備的專業能力,本所於96學年度調整學群課程為領域課程,分為「全球化與地方研究」、「環境規劃與管理」、「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及「城市文化」等4個領域,每個領域由本所專任教師依其研究專長授課,並規定學生必需選修三門以上(包括修滿一個領域二門課及其他領域一門課),以使學生獲得一個領域完整的知識訓練並對於其他領域課程有所涉獵,而原來學群課程中不屬於領域課程的部分,則設計專業課程,由學生依其興趣自由選修。 (四)專業課程選擇的多樣化及彈性化本所將95學年度之學群課程,分為「領域課程」及「專業課程」兩部分,領域課程包含上述的4個領域,由本所專任教師依其專長開設相關課程,其他非屬必修、核心或領域課程的部分,則納入專業課程,共計26門(視教師的適當性與可及性,每學期開設不同的課程),提供學生自由選修,以補充其專精領域或滿足其多元興趣。 這些課程包括:文化環境規劃、都市社會結構、中國大陸地方發展與國土政策、城市史論、城市建築形態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專題、文化城市專題、永續土地使用規劃專題、生態經濟學、區域環境課題與系統分析、都市工程概論、都市及人文生態特論、都市及區域政治經濟研究與寫作、能源分析與區域發展、區位理論、運輸計畫、計畫評估、土地開發規劃與評估、都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計量分析軟體應用、鄉村發展規劃特論、計畫與發展管制、國土計畫特論、都市及區域經濟發展概論、新興工業化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專題等課程。 (五)校際合作選課的實施充實本所課程內容本所除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以及「園藝學系」簽署互相修課的協議外,亦鼓勵本所學生至他校或他系選課,以擴展學習領域。 效標23:系所提供學生有關修課的輔導方式為何?231:系(所)建置完善的學生修課諮詢及輔導管道除本所碩士班及博士班之導師與導生座談時間皆會提供學生修課與課業上之輔導外,本所並建置完善的學生修課諮詢及輔導管道:一、新生座談會在新生入學時舉辦新生座談會,藉由本所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下所建構的課程理念與內容的介紹,包括畢業學分、必修學分、修課相關規定等,建議研究所二年的修課內容與方向,並由在學的碩二生及博士生提供選課的自身經驗,讓新生在入學之初即能對本所課程有全面性的瞭解。 二、學生手冊為使學生對所上畢業條件及修課規定的瞭解,本所印製學生手冊於新生入學座談會時分發給學生;手冊內容包括本所教學目標、師資、設備、課程規劃、畢業條件與選課規定等事項,以利學生於在學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