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种植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尽可能地发挥前沿科技优势 , 避免无序竞争和无效率的重复建设 ,充分突出和彰显自己的特色,把薰衣草产业做成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强势产业和品牌产业 ,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 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优化品种结构。 充分利用可行的创新条件与技术 , 进一步从国内外引进薰衣草优良新品种,通过驯化吸收、示范创新、改良并替代部分品种 , 对薰衣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 筛选出符 合市场需要又适合在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 3.发展薰衣草产品的精深加工 , 多方位开发产品。 当前可以紧紧盯住市场的需求 , 特别是国内外市场对元公害、生态和绿色型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的契机 ,引进、应用高新技术进行薰衣草的精深加工,多方位开发产品。 第三章 产品与技术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随着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趋于成熟。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叶、茎尖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胚乳等)、细胞(如孢子及体细胞)以及原生质体,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植株 的再生能力,培养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使其 生长 形成完整植株。 因为尽管薰衣草能无性繁殖,然而由于缺乏精选过的无性系,而且生根率很低,用 扦插 、 分株 等方法不能行之有效地繁殖它们,薰衣草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选择组织培养技术来快速繁殖薰衣草有以下优点 : 此培养技术简单易行,繁殖速度快; 第 页 5 可加速优良品种的繁殖,且增殖的 幼苗 质量好,无病,性状均一; 可解决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无性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且节省植株; 工厂化育苗 薰衣草是全日照 , 半耐热性,好凉爽,喜冬暖夏凉植物 , 适宜于微碱性或中性的沙质土 壤里生 长。 薰衣草 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一年开花两次,一次在 5 至 7月份,另一次在 9 月份,每年第二次 生长 的薰衣草品性明显逊色于首次,薰衣草产品价格明显下降。 智能温室里配有雾喷降温系统,内外遮阳系统和开窗机构,带数字自动控制系统,可对温湿度、光照进行人为控制,使熏衣草在最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进行快速生长并缓其衰亡,而且还能抵制外在不良环境和病毒的入侵 , 这对熏衣草植株的优良性和精油品质都起重要作用。 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 常用的薰衣草精油提取方法有三种: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 溶剂浸提法的出油 率虽高但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而且分离比较麻烦,超临界 CO2 萃取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实验室难以进行,而水蒸气蒸馏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虽然某些精油成分有所减少,但是在提取过程中不易引入杂质,减少了由有机溶剂和材料中某些成分反应而引起变质情况的发生,同时该方法又适合工厂规模化生产时放大操作,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水蒸气蒸馏法对精油的气味、色泽品质方面有很大提高,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大大地提高。 下表为薰衣草精油实际生产应用的标准,符合薰衣草精油的国际标准说明该精油的品质较好。 表 熏衣草精油 得 国际标准 物理 指标 熏衣草精油国际标准 外观 澄清流动液体 色泽 浅黄色 香气 特征性的新鲜花香 类似该植物开花部分的香气 相对密度 ~ 折光率 ~ 旋光率 ~ 6176。 第 页 6 第四章 生产成本和效益预测 为了连续化生产,薰衣草生长周期为 4 个月,以 1 个月为 1 个生产批次,预计每一批次种植得到 40 万株成苗,第 1 个月进行组织培养,第 5 个月即可进行精油提取,随后进入连续化生产,以平均出油率为 1%(实验得到的最大出油率为 %),每个周期可得到 40kg 纯的薰衣草精油,即可达到年产量 480kg。 生产指数设定 以影响分化苗数和生根苗数的丛芽分化率、生根率、分化周期、生根周期、污染率等项技术指标为基础,设定以下参数: 丛芽分化倍数: 3 周 5 倍 生根率: 85% 存活率: 95% 出油率: 1%(实验得到的最大出油率为 %) 每株 (叶、花) 重量: 10g 根据计算: 出苗数 = 生根接种数 ( 1- 5%) 85% 每周期分化数 = 每次分化培养接种数 ( 1- 5%) 5 得出: 每个周期生产 40 万株,需每次分化培养接种 132090 株, 1 个周期可分化到 627427 株;每次留 132090 株继续分化培养;其余 495337 株用于生根培养;则每次可出苗 400000 株;若分化培养按 5 株 /瓶计,则分化培养需接种 79254 瓶;生根培养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