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品种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果园整体管理水平较高,基础较好,采取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果农生 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苹果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按照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要求进行苹果生产,适 10 应当今消费者要求,会提高果品质量竞争力,保证了果品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为市镇村,此 村苹果种植集中连片,果园管理水平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 带动周围果园提高生产水平; 果业专业 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基础,成员生产无公害苹果的积极性高,便于开展工作。 项目实施规模:项目实施规模为 200 亩。 项目 实施 地 自然与社会经济 条件 : 项目区海拔高度 1000 米左右,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多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无霜期 170180 天,多年平均日照 小时,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毫米。 以上条件全部符合优质苹果生产的各项气象指标。 项目所在村 2020 年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 1300 亩, 农作物 种植以玉米为主,果树以苹果为主,农村经济总收入 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600 元,是典型的农业村。 项目区交通便利,离高速出口和铁路站仅 15 公 里,这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水电网络 进村入户,程控电话、移动、联通覆盖全村。 11 指导思想 与目标 指导思想 :以生产无公害果品为核心,以增加果农收 入 为重点,按无公害果品质量要求,推广高新技术,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市果业生产做出向导性示范。 技术目标:瞄准精品苹果消费市场, 参照各地无公害苹果生产操作规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现有生产水平, 在品种上,重点 示范 推广“富士冠军”、“ 短技红富士”、“蜜脆”三个新品种;在技术上, 重点示范推广 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 、树形动态化管理、 果园生物覆盖、 配方施肥、节水灌溉 (涌灌) 、 果实套袋和贴字、病虫害连片综合防治等,从而形成适合当地生产的无公害苹果生产操作规程,作为当地苹果生产的技术指南。 项目的创新点: ⑴品种新。 目前 苹果 市场销售的 品种多为“长富 2 号”等,已赶不上 时代要求。 苹果在今后的发展对品种的各种性状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 示范园引进的三个新品种 刚开始发展,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 ①富士冠军:该品种是日本野村园艺农场从皇家富士定植株中发现的株变富士新品种 ,果个大 ,着色早 , 品质上等 ,在富士品系中 ,堪称新时代世界梦幻顶级富士新品种 , 是进入超级市场的优秀品种。 ② 12 蜜脆:蜜脆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园艺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 果个特大,着色早,质脆而不硬,汁液特多,有蜂蜜味; 9月上旬 成熟, 适逢“双节”应市;果实极耐贮藏;该品种丰产性和连续结果能力强,耐旱抗寒性强,抗病抗虫性强 ,综合性状极为优良,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中熟优良苹果新品种。 ③短技红富士 : 短技红富士是 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农合作协会和 果业专业合作社在本合作社的果园共同选育成功的一个 富士系列苹果新品种, 年月日, 经 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 该品种 从单株变异中发现 ,属短枝变异类型, 同园内 20长富 2 号相比较,主要变异特征有:树体矮化,树姿较开张,短枝系数高,坐果率高。 果个大,着色好,果实品质高。 丰产性好。 综合性状优良而稳定。 ⑵技术新。 目前苹果树以乔砧栽培为主,多数果园为乔砧密植栽培,随着树龄的增大,果园郁闭现象逐渐显现出来,影响了苹果 的 产量与品质,利用矮化中间砧前期实行 2 米 3米的密植栽培,可保证果园提前受益;后期栽植密度实行动态管 理,逐步 形 成 3 米 4 米的密度,可保证果园的 长期 丰产稳产,保证质量和效益。 经济效益目标:建立 200 亩无公害标准化苹果新品种科技示范园,示范园 3 年见果、 5 年丰产,盛果期亩产量稳定在 2500 公斤左右,通过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 13 使精品果率达到 80%以上, 平均果价达到 元 /公斤(参考2020 年果价),亩产值 15000 元左右,示范园年创产值达到300 万元以上。 社会和生态效益目标:合作社成员要普遍接受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素质,增强果农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果农的参与 程度。 探索苹果生产的“ 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大范围推广 提供借鉴。 通过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保持示范区洁净的生产环境,促进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实施内容 以生产无公害精品苹果为目标,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无公害 优质 新品种 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苹果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示范推广适合当地区域特色的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探索果业合作社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 善 要保持产地洁净的环境,按照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要求,首先要保证产地周围无“三废”污染,并做到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循环利用,项目拟建设 20 个 8 立方米 的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熟化处理, 既可防止污染,也可为果园增施有机肥。 14 本项目通过田间道路建设和铺设灌溉管网 等 来改善果园生产条件。 新品种 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 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 ⑴种植密度:示范园全部采用矮化中间砧树苗, 密度实行动态化管理,初栽植为 2 米 3 米,随树龄的增大,逐步间伐为 3 米 4 米。 ⑵修剪技术:永久株采用自由纺 锤形树形,临时株采用细长纺锤形;亩留枝量 78 万条,前期推广 刻芽、拉枝等简化技术,以甩放、疏枝、扭枝等技术为主,单轴 延伸培养结果枝组。 ⑶花果管理技术:推广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技术,普及果实套袋和贴字、摘叶、转果铺反光膜技术。 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技术 ⑴ 果园生草技术:采用“行间种草、株间清耕覆草”的生草管理模式,推广“以三叶草为主、其它草为辅”的草种及组合方案。 ⑵平衡施肥技术:通过科研单位进行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