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专业培养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PA 中心教学的主导力量。 专业方向: 1.行政学理论 与方法 内容 :主要研究行政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思想流派、研究方法、行政组织与管理的过程、理论、方法、技术以及行政改革与发展趋向等; 特色 :本方向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具有多学科的教学背景与多年的培养经验,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实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比较系统深入地开展对中国行政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研究; 意义 :本方向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开展对国内外行政理论的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体系做出贡献,能 够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方向的教学提供学科基础。 2.公共经济 学 内容 :主要包括公共经济的目标、原则、职能、范围; 公共产品、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政策、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分配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公共经济管理、公共经济政策、地方公共经济以及政府采购活动等; 特色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等特色; 意义 : 本方向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开展对国内外公共经济理论的研究,能够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方向的教学提供相关支持。 对于推动我国公共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内容 :主要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 发展历史、思想流派、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前沿方法与技术以及它们在政府公共部门的应用实践与发展趋向等; 特色 :本方向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坚持以政治学、行政学与经济学为学科背景,实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深入系统研究中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它们在政府与公共管理实践中应用 10 的特点; 意义 :人力资源,是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国政府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本方向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开展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在政府与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做出贡献,能 够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方向的教学提供相关学科支持。 4.当代中国政府管理 内容 :鉴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中国政府管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研究方向注重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背景下,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基于制度创新的中国政府管理及其有效性的学习和研究。 研究重点包括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政府职能,政府公共政策的理性选择与有效性、政府制度创新等; 特色 :强调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意义 :本方向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开展对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研究,能够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 方向的教学提供相关学科支持。 对于推动我国政府管理科学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制规定: 1. 学习年限: 2 年 2. 应修学分: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 31 学分;其中全校必修 7 学分,专业必修 12学分,限选 6 学分;任选不少于 6 学分。 课程选择: 1. 必修课: 19 学分 30810010 第一外国语( 4 学分) (以下课程皆为 3 学分课程) 03214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研读 03215090 行政学研究方法 03216000 公共行政专题研究 0321602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题研究 03215320 政府经济学专题研究 2. 限选课:以下课程任选 6 学分 (以下课程皆为 3 学分课程) 03216070 宪法与行政法原理 03216060 组织与管理专题研究 03214340 新公共管理专题研究 03215330 比较行政 体制 专题研究 03215350 比较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 03214080 国家公务员制度专题研究 3. 任选课:全校课程任选不少于 6 学分 4. 学生的选课计划应与导师或专业负责人商定。 11 公共政策专业 专业 概况 : 公共政策专业以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人才和掌握政策分析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实践型政策分析人才为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作为这种趋势的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就成为促进公共政策学科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同时,也为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人才和实践型政策分析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适应上述趋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将原为行政学硕士点一个研究方向的公共政策学科独立出来成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中一个独立的硕士专业。 依托我院在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参与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进行政策分析实践的丰富经验以及我们在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优势,结合北京大学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力量,北京大学公共政策专业将成为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型人才和政策分析实践型人才的理想的培养基地。 专业方向: 1.公共政策理论 内容 :( 1)公共政策相关基础理论;( 2)国内外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3)利用所学公共政策理论来研究中国公共政策过程; 特色 :本方向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公共政策理 论人才。 鼓励学生以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加强学生对中国公共管理发展过程中公共政策实践的认识和研究; 意义 :适应公共管理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加强对中国公共政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的任务。 这就要求学生既熟悉国外理论,又对中国公共政策实践有深刻的了解。 2.公共政策量化研究 内容 :( 1)公共政策基础理论;( 2)公共政策量化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3)针对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量化分析和研究; 特色 : 本研究方向在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公共政策基础理 论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公共政策量化研究方面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 意义 :量化研究是公共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具备量化研究和分析能力的公共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将快速上升。 3.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 内容 :( 1)公共政策主要理论;( 2)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 3)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 特色 :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公共政策基础理论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