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括温度、操作压力、流量、流速、密度、粘度等) 以及烟气中所含物质的特性与每种换热器进行匹配,再通过技术方案 对比 和经济核算。 最终确定为用列管式换热器作为该种烟气的余热 回收装置,该 种换热器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坚固耐用,传热效果好,而且能用多种材料制造。 高温烟气 (热物料) 低温空气(冷物料) 列管式换热器 低温烟气 高温空气 9 生产 工艺流程 详见附图 一 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由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 (1) 热物料 (废气 )的进口温度为 425C ,出口温度为 180C。 (2) 组成类似于空气。 因此,废气的平均温度可视为 t= 425 180 C 在此温度下,废气的物性参数为: (1) 平均比热容 Cp= (kg C ) (2) 粘度 μ = 10- 5Pa s (3) 导热系数 λ = 10- 2W/(m C ) (4) 密度 ρ = 冷物料 (空气 )的出口温度需要经过计算,因此, 选 200250 的中间温度 225℃时的物性参数。 在该条件下 ,空气的物性参数为: (1) 平均比热容 Cp= (kg C ) (2) 粘度 μ = 10- 5Pa s (3) 导热系数 λ = 10- 2W/(m C ) (4) 密度 ρ = 10 换热器换热面积的估算 (1) 冷物料 (空气 )出口温度的计算 废气质量流量: 51W = 1 0 0 0 0 0 0 . 6 1 5 = 0 . 6 1 5 1 0 k g / h 热负荷: 1 1 2536W Cp ( T T )Q = 36000. 61 5 10 1 .3 5 10 42 5 18 0 =3600 = 5. 65 10 W 空气质量流量: 2W = 1 0 0 0 0 0 0 .8 5 4 = 8 5 4 0 0 k g /h 根据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可建立热平衡关系式: Q1= Q2,即有: 106= 85400 103 (t2- 55) 空气的出口温度为: 62 3 10 360 0t = 55854 00 10 =29 0 C 这样,冷热物料的进出口温度 T、 t 和平均温度Δ tm为: 12121 2 2 1m1221 T =42 5 C T =18 0 C t =55 C t =29 0 CT t T tt=TtlnT t425 290 180 55 =425 290ln180 55 =13 0 C 11 (2) 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 设换热器为单壳程,单管程, 经查资料知,空气的传热系数 K 在 10~ 30 2 w/(m C) 之间,这里暂取 K= 22 2 w/(m C) 根据传热方程, Q= A KΔ tm 由此可以计算出总换热面 积 A: 6 2mQ 5 . 6 5 1 0A = = = 1 9 7 6 mt K 1 3 0 2 2 考虑到设备制造、安装、维护、成本等因素,根据实践经验和参考文献,采取“三器并联”方式布局,则每个换热器的面积: 21 1976A = =659m3 换热器结构的设计计算 (1).管径和管内流速 每个换热器废气体积流量为: 5 32 15 10 / 36 00 / 3V 6 m / 15。 考虑到废气的体积流量较大,因此,可选择较大管径的管子。 根据有关文献,可选用管径为 25 的碳钢管子。 通常,气体管程流速一般为 5~ 30m/s。 此处则取 : 管内废气流速为 u= (2).传热管数和管长 根据有关文献,传热管数 ns可按下式计算: ns=22V 9. 26( / 4) ( / 4) 0. 02 0 14 .6di u = 2023 根 即:传热管数为 2023 根 12 若按单管程考虑,则所需传热管长度为: 10sA 659L 4 . 1 5 m d n 0 . 0 2 5 2 0 2 3 取整,管长 L= 4m (3).传热管排列方式 由于传热管数较多,按照有关文献提供的经验, 应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管心距 t= = 25= 取整,则管心距为 t= 32mm 根据传热管根数以及相关标准手册查 得:横过管数中心线的管数为 49 根。 (4).换热器壳体内径 根据有关文献,换热器内径可用下式计算: D= t(nc- 1)+ d0+ e e 的范围取( 25~76) = 32 (49- 1)+ 25+ 39 = 1600mm 根据换热器标准系列,取换热器壳体直径 D= 1600mm (5).折流板 根据有关文献,采用弓形折流管 ,切去的圆缺高度 h 为: h= = 1600= 480mm 折流板间距 B 应介于 (~ 1)D 之间,取 B= = 1600=1280mm 折流板数 NB 为: B D 4 0 0 0N 1 1 2 .1 2 5B 1 2 8 0 取 NB= 2 块,厚度取 20mm。 13 (6).换热器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的计算 取管内废气流速 1u = 20m/s, 则接管内径为 1114V 4 1 0 0 0 0 0 /3 6 0 0 /3D 0 . 7 6 8 mu 2 0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若管内流速 2u = 30m/s, 则接管内径为 2224V 4 9 .2 6D 0 .6 2 7 mu 3 0 圆整后,取换热器壳程空气进出口接管规格为: 800 10 取换热器管程废气进出口接管规格为: 650 10 换热器结构设计的核算 传热能力核算 换热器壳程流体 (空气 )传热膜系数 α 0可用克恩法计算: 0 . 5 5 1 / 3 0 . 1 400ew0 . 3 6 R e P r ( )d 选三角形排列时,当量直径 de为: 2 2 2 20e0334 t d 4 0 .032 0 .0252 4 2 4d = 0 .02 md 0 .025 换热器壳程流通截面积 S0为: 200 d 0 . 0 2 5S B D 1 1 . 6 1 . 2 8 1 0 . 4 4 8 mt 0 . 0 3 2 换热器壳程流体流速 u0为: 14 0 0 1 0 0 0 0 0 / 3 6 0 0 / 3 2 0 . 6 7 m / s0 . 4 4 8Vu S Reynolds 准数: 0 5du 2 20 .67 54。环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