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企业中运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实现以及被认同 才是员工最深层次的需求,而工资、职位只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赢得一个员工的 忠诚 关键在于, 1 严新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第 218页 2 高宇杰:《员工激励的 88个最佳手段》,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2020年,第 21页 6 企业能否帮助员工实现 现自我价值 ; 3能否给予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很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员工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人的成长过程是相似的,每个人的成长必然是向着更独立、更积极、更活跃发展的。 尊重是一种无声的激励,也是一门可以通过训练掌握的技巧。 4以尊重、重视自已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 可以说,尊重是最人性化、最有效激励手 段,其成本之低,成效之高,是其他激励手段难以企及的。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 在企业中,员工处在最底层,无论从薪资待遇、培训、福利等各方面都不及办公室人员和管理人员高。 这也导致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不自信, 甚至 自卑。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被重视感。 5员工往往 凭直觉就能知道管理者究竟重视他们还是轻视他们。 如果个性得不到表现,个人得不到重视,员工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承认而无所作为。 这样,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无精打采,甚至消极怠工,工作效率就会非常难以提高。 企业中的管 理者对每一个员工者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不要因其渺小、地位在 你 之下就蔑视他们,看不起他们,无意识地忽略他们,这样会让你的内心变得狭隘。 首先:企业往往只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 这样对激励是没有 任何 好处的。 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像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 造成 积极性 匮乏。 因此 在激励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做出的成绩进行 必要的 肯定 ; 员工都希望得到企业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 , 很多员工总是抱怨,管理者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 ; 管理者注意对员工的正面反馈是很重要的 , 告诉 员工企业感谢员工的贡献,对员工进行肯定,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这才是对员工的极大激励。 3 汪园黔:《这样激励员工最有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0年,第 11页 4 陈禹安:《激励相对论》,东方出版社, 2020年,第 100页 5 李子明:《管理者有效激励和高效管理的艺术》,海潮出版社, 2020年,第 20页 7 其次:透明化管理,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的现实状态 , 是非常重要的。 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 , 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 , 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新员工而言,领导者或是老员工的赞赏是让他们融入企业的捷径。 当员来到一个新环境时,他们都会希望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而一旦得到这张“入场券”,他们就会 大胆的 展现自己的才能。 这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几乎会令领导者感到惊讶。 赞美与肯定,能够让员工产生 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内在潜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 因此,赞美应成为企业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呼唤赞美,不仅是员工的心理需求, 也应该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6 (二) 激励制度 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只注重集体教育和批评帮助,而忽视了经常性、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对员工思想动态掌握的少,不善于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在员工中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主要表现为内部考核制度不完善, 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 员工考核的结果没有真正与员工任用、奖惩、交流、培训挂钩,奖金分配没有真正拉开档次,吃“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不出按劳分配“能者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导致员工士气低下,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6 高宇杰:《员工激励的 88个最佳手段》,广东省出版集团、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20年,第 50页 8 3.职务晋升激励不 规范 职务晋升在 员工提拔使用上,没有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机制。 一些企业的部门在对员工的使用上,轮岗、交流、待岗等制度执行还不到位,出现一些工作能力差的员工该换岗的不换岗,一些不想干事的员工该待岗学习的不待岗学习。 这样,不仅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得不到锻炼提高,而且对有能力 干事、想干成事的员工影响很大,同时也不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三) 奖惩机制不透明 奖惩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关系着员工的利益问题。 奖惩方式是指通过货币(如加薪、奖金或罚款)及非货币(如提升、嘉奖或降级)形被考核者的绩效 进行反馈。 7 奖惩 是调节企业绩效天秤的支点,奖的好与不好,罚的对与不对,都关系着 管理活动所能够 产生的效果。 8奖惩得当,管理的天秤就会高效和积极倾斜,为员工排除行动的阻力,挖掘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改变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势,会使组织焕然一新。 奖惩不当,天 秤就会倾斜于低效与消极,产生的后果不仅仅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难题,同样预示着企业的危机。 趋利避害是每个生物体的本能反应,管理中也同样,要想规避惩罚的实施不当,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学习和掌握这些心里法则,从而使得奖惩积极的效用。 奖罚不分明在激励相对性迁移的作用下, 会造成“逆向奖惩”。 9即正向的良性行为被严重抑制,几乎绝迹,而负向的不良行为则被纵容鼓励,愈演愈烈。 员工无论表现的好与坏,得到的奖励都是一样,惩罚也是相同的,这也会造 7 朱伟,《绩效管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第 239页 8 孙科炎 ,《奖与罚,管理的杠杆效应》,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年,第 10 页 9 孙科炎,《奖与罚,管理的杠杆效应》,中国电出版社, 2020年,第 85 页 9 成“大 锅饭”的情况 ; 员工就会认为无论工作怎样,结果都是一样 , 即 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的工作,造成的后果就是 员工也不会尽心尽力去工作, 甚至是消极怠工, 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士气。 而做好奖励和惩罚分明,就能够做好激励,带动员工的工作动力。 中国古人提倡“赏不食逾时”、“罚不迁列”(《司马迁 天子之义》),即奖赏不能错过时效, 惩罚不能等到士兵离开队伍的行列后再执行。 10 不及时的奖励就会让奖励变成为惩罚。 但在现实的组织中,我们触目所及的却是非常普遍的不及时奖励。 总之,及时奖励给员工带来充沛的激情,给企业带来勃勃的生机 , 这就是对及时奖励的最佳奖赏。 不及时的惩罚就等于是奖励。 对于一个该处罚的员工却不给予及时的处罚,就会带来诸多的危害。 如做了错事的员工不及时处罚,他就不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从而丧失了及时改正的机会,在错误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 其次,在做错事的员工自身已经知情的情况也,管理者却迟迟不对其进行处罚,就会助长、纵容员工愈演愈烈,直到不可收拾 , 这等于是奖励员工的错误行为。 对表现恶劣的员工不及时处罚,等于是对其他表现良好的员工的惩罚,这样会造成恶性的示范作用,并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 10 严新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第 244页 10 三、 激励机制在企业中运用的问题 存在的原因 现 代 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激励的本质是激发员工去做某件事的意愿,这种意愿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为条件,因此,激励的核心在于对员工内在需求的把握和满足。 11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需要,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受到高度激励。 (一) 管理者未合理的运用激励机制 激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出发 ,针对不同的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酬值 ,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 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