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钢筋净距的 3/4。 结构截面较小,钢 9 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 ; 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 ④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避免暴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润湿,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专 人负责 ; ⑤ 冬季、雨季、高温 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制作 同条件养护试块; ⑥通道沉降缝分隔 处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 要求 进行施工, 在安装沉降缝时认真检查, 不得出现 挫 缝、断缝 或沉降缝不顺直等情况 ; ⑦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 要规范化, 尽量使用尺寸标准的混凝土垫块,砼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作。 垫块数量必须保证:水平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 6个 /m2,竖直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 4个 /m2;严格控制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的安装距离,挤牢垫块;浇筑砼时,避 免热振动棒直接碰撞钢筋骨架而破坏垫块; 预应力施工不规范 ( 1)原因 分析 ① 张拉机具未及时标定; ② 工序安排不够合理,穿束后放置时间过长; 10 ③ 张拉时龄期控制不规范,张拉时强度、弹性模量不明确; ④ 孔道压浆不及时、不密实。 ( 2) 预防措施 ①张拉机具 按规定要求定期 及时标定 ,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待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 ②工序 要合理 安排,穿束后放置时间 不宜 过长 ,放置张拉钢束生锈 ; ③ 张拉时 按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 90%以上且养护 5 天后,才能进行预应力张拉。 龄期控制按试件抗压强度为准 ,张拉时 试验室提供准确的 强度 、弹性模量 等数据,施工现场计算出精确的张拉力进行有序控制 ; ④ 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 要 及时 , 严格按配合比配置水泥浆, 注意控制好净浆的质量,保证稠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之类,并认真做好二次注浆。 并确保流出浆液为原浆才能停止压浆并及时封锚养护。 三)实体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及治理 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 ( 1)原因 分析 ①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② 钢筋布设偏差超标; ③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 ④ 桥梁立柱 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 11 ⑤ 桩基工程沉桩偏位超标。 ( 2) 预防措施 ①针对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的 特点,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a、严格按规范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所用原材料合格且与配合比设计时使用的出入不大。 b、按规定对拌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避免计量误差引起砼强度偏差。 c、加强砼坍落度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砼。 d、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应要密切关注施工环境,做好气温突变的应对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 e、对砼施工环节进行监控,加强振捣和养护管理。 包括: ⅰ 、禁止使用过于简单、以致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手段。 ⅱ 、浇筑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撞击钢筋,造成灰浆、骨料分离情况。 ⅲ 、振捣机具配置合理,且不得长时间放置不振捣。 ②钢筋布设偏差 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 通过加强检查,确保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定位准确、牢固。 对钢筋间距、钢筋加工尺寸、钢筋骨架尺寸、钢筋弯起位置等检查,确保钢筋间距及骨架尺寸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③ 对于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 的问题,特落实如下有效措施: a、保护层垫块数量必须保证:水平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 6 12 个 /m2,竖直钢筋垫块数量不少于 4 个 /m2; b、严格控制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的安装距离,挤牢垫块; c、 浇筑砼时,避免热振动棒直接碰撞钢筋骨架而破坏垫块; d、尽量使 用尺寸标准的混凝土垫块,砼垫块强度不得低于同构件强度,垫块厚度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作。 ④桥梁立柱轴线 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之类,测量先放好桩位,立模板后再进行桩位校准。 严格控制 竖直度 ,通过正三角布置,从模板顶部吊垂线进行调整,严禁竖直度 超标; ⑤桩基工程沉桩偏位 不得超出规范标准。 按规定程序通过部门联系单执行测量程序:进行粗放(整理场地)、细放(埋设护筒)、第一次复核(钻进 10m内)、过程复核(视施工情况)、再复核(下钢筋笼前)。 同时钻进过程中注意 复核 冲锤是否和冲锤钢丝绳在同一轴线上,不在同一轴线时要调整桩机的角 度。 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缺陷 ( 1)原因 分析 ① 蜂窝、 ② 麻面、 ③ 漏筋、 ④ 色差大; ⑤ 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错台现象; ⑥ 边角破损; ⑦ 通道沉降缝歪斜; 13 ⑧ 裂缝超限。 ( 2) 预防措施 ①蜂窝的预防措施 及治理方法 a、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b、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 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 c、 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d、 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 取下列措施: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 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 1cm,保证下口严密。 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 50~100mm 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e、 混凝土的振捣也应分层捣固,浇筑层厚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