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设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4 页 共 42 页 K 1 . 2 5 1 . 0 2 1 1 . 2 6 1 . 6 0 6 9FAFK K K K K       由表 105 查得 12FKK  : 由表 105 查得: 12SYY []SSFYY 并加以比较。 1112222 . 8 1 . 5 5 0 . 0 1 4 3[ ] 3 0 3 . 5 72 . 1 8 1 . 7 9 0 . 0 1 5 5[ ] 2 5 1 . 4 3SSFSSFYYYY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22131432 ([]2 1 .6 0 6 9 3 .6 4 8 1 0= 0 .0 1 5 51 2 0= 1 .7F a S adFKT Y Ymz   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 m 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2mm,按照接触强度算得的 分度圆直径 1 mm ,算出小齿轮齿数: 11 5 2 .0 6 262dz m   高速级齿轮的主要参数 m=2mm Z1=26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5 页 共 42 页 低 速 级齿 轮 的设计 大齿轮齿数: 21= 5 2 6 =1 3 0z i z高 这样设计的齿轮,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了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 4)几何尺寸计算: : 112226 2 5213 0 2 26 0d z m m md z m m m       : 12 2 6 0 5 2 15622dda m m   : 1 1 5 2 5 2db d m m     取 215 2 , 5 8B m m B m m ( 1)初选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速度不高,故选用 7 级精度( GB 1009588) : 由表 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 1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硬度为 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z1=20,大齿轮齿数 z=i 高 Xz1=4X20=80 ( 2)按 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验算公式 109a 进行验算: 即: 1 231 12 . 3 2 ( )[6 ]ztdK T u zd uH  1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Kt= Z2=130 1d 52mm 2d 260mm a=156mm 2 52B mm 1 58B mm i=5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6 页 共 42 页 低 速 级齿 轮 的设计 : 59 5 5 0 1 0 0 01 .8 7 7 1 0IIIPTnN m m     107 选取尺宽系数: 1d 106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MPa 1021d 按齿面硬度查 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 1 600H MPa 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lim 2 560H MPa  . 1013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1186 0 6 0 6 5 . 4 8 1 ( 2 8 3 0 0 1 0 )1 . 8 9 1 0 hN n jL        81 72 9 10= = 1 104NN i 高 1019 取接触疲劳影响系数 H N 1 H N 2=0 .9 3 K =0 .9 7;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式 1012 得: HN 1 Lim 11HN 2 Lim 22K[] 3 6001558K[] 7 5601HHSMPaSMPa 2计算: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7 页 共 42 页 低 速 级齿 轮 的设计 1td ,代入 [6]H 中较小值。 1 23152312. 32 ( )[ 6 ]1. 3 1. 87 7 10 5 18 9. 82. 32 ( )1 4 54 3. 2ztdKT u zduHmm v 1 t 1d n 3 . 1 4 7 7 . 5 6 5 . 4 8= = = 0 . 2 7 m /6 0 1 0 0 0 6 0 1 0 0 0 s     b 1 1 7 7 .5 7 7 .5dtb d m m    /bh: 模数: 117 7 .5 3 .8 720tt dm m mz   齿高: 2 .2 5 2 .2 5 3 .8 7 8 .7 1th m m m     : 根据 /ms  , 7 级精度等级,由图 108 查得动载系数  直齿轮: 1HFKK 由表 102 查得使用系数 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得 7 级 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撑非对称布置时   由 /  ,   查图 1013 得  故载荷系数 1 . 2 5 1 . 0 1 1 1 . 4 2 4 1 . 7 9 7 8HAHK K K K K       由式 1010a 得: 3 311 1 . 7 9 7 87 7 . 5 8 6 . 3 11 . 3t tKd d m mK    m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8 页 共 42 页 低 速 级齿 轮 的设计 118 6 .3 1 4 .3 1 620dm z  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 105 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m21312 ( []Fa SadFKT Y Yz 1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b. 由图 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1 500FE MPa 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2 380FE MPa  1018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12FNKK  c.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由式 1012 得 1112220 . 9 0 5 0 0[ ] 3 2 1 . 4 31 . 40 . 9 3 4 0 0[ ] 2 5 2 . 4 21 . 4F N F EFF N F EFK M P aSK M P aS     K 1 . 2 5 1 . 0 1 1 1 . 3 4 1 . 6 9 2FAFK K K K K       由表 105 查得 12FKK  : 由表 105 查得: 12SYY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19 页 共 42 页 低 速 级齿 轮 的设计 []SSFYY 并加以比较。 111222 5[ ] 321 .43 6[ ] 252 .42SSFSSFYYYY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22131532 ([]2 1 .6 9 2 1 .8 7 7 1 0= 0 .0 1 5 61 2 0= 2 .9 2F a S adFKT Y Ymz   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 m 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 ,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 m=3mm,按照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1 mm ,算出小齿轮齿数: 11 8 6 .3 1 263dz m   大齿轮齿数: 21= 4 2 6 =1 0 4z i z高 这样设计的齿轮,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了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 4)几何尺寸计算: : 11222 6 3 7 81 3 0 3 3 1 2d z m m md z m m m       : 12 3 1 2 7 8 19522dda m m   : 低速级齿轮的主要参数 m=3mm Z1=26 Z2=104 1d 78mm 2d 312mm a=195mm 项 目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第 20 页 共 42 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