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钛行业调查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攀枝花钛产业集群高速发展。 2020 年 10 月 31 日,在四川恒为制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四川第一炉约 5 吨重的海绵钛出炉,标志攀枝花钛产业全流程全线打通。 经过多年努力,攀枝花现 已经形成规模化的铁、钒和钛产品生产能力,特别是攀枝花钛资源优势和钛产业技术创新给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确立了攀枝花作为重要钛产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龙蟒、兴中、钛海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的进入,攀枝花已形成了以攀钢为龙头、 70 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的钒钛产业集群。 攀枝花 目前已拥有全国最强的钒钛技术专业人才队伍, 钒钛产业科研机构达到 10 家,转炉提钒技术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三氧化二钒和高钒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技术创新将从根本上解决高炉工艺对钛资源无法利用的世界难题。 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了产业链的快速延伸,目前,攀枝花已形成从钒渣 — 钒氧化物 — 钒氮合金、钒铁的钒产业链,以及从钛精矿 — 高钛渣 — 钛白粉、四氯化钛 — 海绵钛 — 钛锭的全流程钛产业链。 2020年底,攀枝花 钛产业方面已形成年产钛精矿 100万吨、钛渣 万吨、钛白粉 9 万吨、海绵钛 5000 吨的生产能力。 攀钢 万吨海绵钛项目场平已基本完成,氯化精制、还原蒸馏、镁电解等六大车间即将开建。 整个项目预计将在明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攀枝花市海绵钛的总产能也将达到 万吨以上,位居世界前列。 三 . 河南洛阳 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海绵钛、钛板带、精铸钛、氧化钼、钼铁、白钨、铝箔为代表的特色材料产业,已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海绵钛、钛合金精铸制品、钛制设备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大到船舶部件、换热设备,小到心脏支架、高尔夫球头都已形成系列化产品。 中船重工 725 所钛合金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中心的建立,双 瑞集团亚洲最大 1000kg 凝壳铸造炉的投入使用,标志开发区在国内钛产业应用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万吨级海绵钛项目的投产, 5000吨钛板带项目的开工,将彻底解决制约洛阳高新区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形成“海绵钛 ———钛铸锭 ——— 钛加工材 ——— 钛合金制品”这一完整的产业链。 在开发区内,其中,年产万吨海绵钛项目建设将于今年年底达到 10000 吨 /年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主要工艺技术从国外引进,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绵钛生产环境友好、节能降耗、自动高效和卫生清洁,综合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其二 ,年产 5000 吨钛合金板带材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建设工艺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板带材生产线,设计产能为年产 5000吨板带材,创造产值 12 亿元,利税 亿元。 力争达到 50%国内钛合金板材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钛及钛合金加工材生产基地。 其三,年产 600 吨钛合金结构件项目启动,项目主要以大型管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束式换热器和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件为主要产品,建成可达到年产 600 吨钛合金结构件 (200 台 /套钛制设备 )的生产规模。 其四,年产 100 万只钛合金精铸高尔夫球头生产线项目落户开发区,该项目年创效益 20200 万元,利税 2020 万元,出口创汇 2500 万美元。 同时将建成以钛合金精铸高尔夫球头产品为主的精密铸造钛合金制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满足国内外相关行业对铸造钛合金制品的需求,并在稳定球头市场的同时扩大人体假肢和航空精铸钛合金市场。 未来 3~5年内,洛阳高新区将以现有钛产业为基础,实施三大集群产业发展战略 :钛合金半成品产业集群、精铸钛制品产业集群和钛设备产业集群战略。 以 10000吨海绵钛、 5000 吨钛板带项目为基础,以 725 所材料研发体系为平台,引进国内外企业先进技术、设备,研发生产记忆合金、耐蚀合金、结构材料、钛铝化合物等钛合金材料及其延伸产品。 利用高新区钛产业链中冶炼环节的薄弱性与洛阳能源优势,着力吸引钛冶炼企业加盟钛锭生产。 在保障 5000 吨钛板带顺利实施的同时,利用洛阳重大装备技术条件和钛焊接、复合工艺,引进资金投资建设钛管与复合钛板材项目,满足我国电力行业对钛焊管的强烈需求,实现洛阳高新区钛材半 9/21 成品的多样化、系列化。 作为船用钛合金材料研究及应用归口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少数几个系统开展 钛合金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在钛合金应用研究方面代表了国家水平。 运用 725 所在军品生产中积累的精铸钛制品的技术和工艺,以及双瑞集团在高尔夫球头毛坯市场上的地位与声誉,进一步寻求与国际体育用品公司在球拍、自行车架等产品的直接合作,争取在洛阳形成一条由多家企业协作,包含原料 — 毛坯 — 成品 — 组装 — 出口等各环节的钛制体育用品产业链。 发挥洛阳钛材与钛专业技术队伍优势,结合市场对新兴精铸件的需求,借助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着力发展在航空钛铸件、泵体、阀体、叶轮及人体植入物方面的合作,在洛阳 建立精铸钛件研发、加工基地。 随着化工行业周期性复苏,海洋工程日益扩大,热交换器、冷凝器、压力容器、海水淡化等钛设备需求不断增加和洛阳钛板带材原料与加工优势,吸引众多钛设备厂家来洛阳投资建厂。 洛阳装备制造基础与石化工程设计领军优势,使洛阳的石化设备制造在国内率先步入高端市场。 实施三大集群战略后,高新区钛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 50亿元,产业内主要领域的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钛制品与钛材料双驱动”的产业特色也成为高新区钛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四 . 云南昆明 云南是我国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且钛矿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分选性能好等优点。 昆钢集团 2020 年 4 月成功轧制出中国第一卷冷轧钛卷 ,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热轧至冷轧退火钛带卷全流程生产工艺技术的厂家 , 昆钢集团旗下的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打造一个年产 2 万吨的钛材加工基地。 这样的产能 将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三。 与高产能相匹配的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高端化以及产业的低碳运作,云南的钛业正从一个高起点起步。 随着昆钢集团旗下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禄丰土官 2万吨 /年钛材加工基地 7月 1日的建成投产 ,由昆钢集团和云南冶金集团联手打造的全国最大钛产业集群在云南初具雏形。 云南冶金集团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于 2020 年 11 月投资 40 亿元 ,引进德国和乌克兰先进的钛冶炼技术 ,在禄丰建设 6 万吨 /年钛白粉项目和 1 万吨 /年海绵钛项目 ,目 前已完成投资 亿元,已有 51 个单体土建工程开工建设,将于 2020 年 3 月竣工投产。 经过云冶、昆钢两大集团联手打造 ,云南正逐步形成从钛矿开采、钛精矿、钛渣冶炼、钛白粉、海绵钛到钛锭、钛坯、钛卷、钛轧材的完整的钛产业链 ,形成全国最大的钛产业集群之一。 五 . 河北承德 我国的钛矿资源绝大部分 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四川等南方地区,承德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惟一可较大规模生产钛精矿的地方。 现在北方地区的钛白厂和海绵钛厂所需钛矿原料,都是从几千里外的南方运来。 可见,承德生产钛精矿和高钛渣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 承德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发祥地,其钒钛主导企业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拥有自主开发的一整套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的专有工艺技术,以综合提取钒钛磁铁矿中的钒、钛产品和冶炼、轧制含钒钛低合金钢材在国内著称。 2020年 承德钒钛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挂牌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这标志着双滦钒钛产业聚集区实现了从省级产业聚集区到国家级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跨越 , 使承德成为继四川攀枝花之后全国第二大钒钛产品深加工基地。 10/21 长期以来,承德钒钛为我国钒钛磁铁矿中铁、钒、钛的综合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承担过国家开发利用钒钛磁铁矿的许多重大研究项目。 1965年“承德钒钛”首创了我国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解决了世界冶炼技术的难题,支持了攀枝花钒 钛钢铁基地的建设。 承钢和科研设计院所合作,对从承钢选铁尾矿中回收利用钛精矿的技术已经掌握,现已开始建设年产 4 万吨钛精矿的选钛厂,并计划继续扩建并回收尾矿坝中的钛精矿,最终年产量可望达到 10 万吨,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钛原料基地之一。 承德钒钛拟引进乌克兰 16500kVA 半密闭式电炉技术,建设年产 万吨高钛渣项目。 该项目如建成,将开创我国大型化生产高钛渣的先例,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钛白厂和海绵钛厂提供重要的原料,并为今后发展钛白和金属钛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预计到今年底,承德市将具备钛精粉25万吨、钒钛合金钢1200万 吨的年生产能力。 承德地区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前景很广阔,是我国重要的钢铁钒钛生产基地。 2020 年,承德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 238亿元,总收入 216亿元,工业增加值 65亿元,上缴税金 亿元,净利润 ,出口创汇 5000 万美元。 基地内共有钒钛生产企业 18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 2家,从业人员 33210 人,初步形成了以氧化钒、钒铁、钛精粉、高钛渣、高洁净齿轮钢、含钒钢材为主的产品体系。 通过 5 年的建设, 承德将 建立起以双滦钒钛产业聚集区为核心区,承德新新钒钛、万利通等企业等为龙头 支柱企业,钒钛深加工产品、含钒钢材产品并重发展的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完整的钒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第四章 中国钛行业 代表性 企业 第一节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宝钛 公司是 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 企业 ,也是全球第 四 大钛材生产商 ,拥有规模和技术优势 ,2020 年钛铸锭产能 25000 吨 ,钛材产能 16000 吨, 是国内唯一的波音和空客两大飞机制造商指定钛材供应商。 宝钛股份 是我国最大的以钛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医药、海洋工程及高档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国内市场占有率在 40%以上 ,公司军工钛材的供应量占军工总需求的 95%以上 ,公司国外航空钛材的供应量占国内采购的100%,均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宝钛公司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海绵钛 钛锭 钛材相对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为未来公司获得行业超额收益奠定了基础。 公司收购华神钛业并投资扩建 6000 吨海绵钛生产线 ,有望实现海绵钛的自给自足。 通过三次募集资金实现了熔铸产能的快速扩张 ,目前拥有 11台 10吨 VAR炉、一台 EB 炉 ,使公司熔铸产能达到 20200 吨以上 ,大大提高了公司前端工序的生产能力。 在钛材生产能力方面 ,公司继续扩大各工序生产能力 ,2020年公司钛材产能有望达到 16000吨 ,为 2020年的两倍 :将达到板材 6000 吨以上、管材 3000 吨左右、钛带 5000吨、锻件 4000 吨、棒丝材 1200 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宝钛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2020 年公司钛材生产能力将上升到 12020 吨 ,主要是公司钛棒丝材生产线改造项目以及钛合金板材扩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完成所致。 2020 年 ,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将会陆续投产 ,钛材产能将达到 16000吨。 其中钛带生产线项目预计 2020 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届时将新增 5000 吨钛带生产能力 ,有效解决公司钛和钛合金薄板的生产能力。 万吨自由锻压机项目预计 2020 年 3 月份设备到达 ,8月份投产 ,届时将有效解决公司在大型锻件、宽厚板方面的生产能力 ,为中国发展大飞机战略奠定基础 ,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建设 ,公司的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宝钛的钛材主要分为民用钛材、新产品和出口产品。 其中新产品主要是指军用钛材 ,而出口产品。年钛行业调查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loomberg&华鑫期货 从消费方面看,精炼铜消费大幅回落 , 供应缺口进一步收窄 ;据统计, 2020年 7月全球精炼铜消费 161万吨,同比减少 %。 从 历史上看,目前精炼铜消费依然处于年中较高水平,在 5月达到高点,之后几个月精炼铜消费恐会继续减少。 从增速上看,今年精炼铜增速未能延续 2020年的高增长行情,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只有 1月份增速出现大幅提高为 %,其余
min 内转了 60r,请你通 过计算说明婷婷家是否还有其它用电器在同时工作 ? 六、实验、探究题 (共 5小题。 共 36分 ) 28. (7 分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当水温升高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 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 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有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均要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按《国有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12 ( 2)如何确定成本 核算对象。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要尽量考虑并满足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的要求。 在建账时,设置的会计账簿尤其是明细账要与项目概算的明细项目基本吻合,形成对应关系,做到成本项目与概算口径保持一致
处理。 (三)设备大(中)修管理 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根据设备日常运行技术状态,制订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 积极参与工厂检修协作管理,大的检修项目尽可能以内部协作的方式进行,降低修理费用。 总结工厂历年检修工作经验,汇总、完善各主要检修项目技术标准,装订成册,规范检修作业标准。 兼顾市场形势和当前生产设备状况,合理选择具体的检修时机;提前做好检修计划,落实好检修方案、安全措施
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种植区域、品种退出和授权品种生产商是否经品种权人许可等信息。 检查内容见附表 5。 转基因品种 : 检查市场上销售的 杂交 玉米 和杂交 水稻种子是否 含有 转基因 成分。 分工 检查扦样 : 按 属地管理的原则,由 各 级种子管理机构 对 本辖区的 种子质量、 标签、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 、 6 转基因品种等 进行 检查 、扦样,将纯度样品寄送省种子质检站
时,求 AD 的长。 【答案】( 1)证明:连接 OD,则 OD=OA ∴∠ OAD=∠ ODA ∵ DE DF ∴∠ OAD=∠ CAD ∴∠ ODA=∠ CAD ∴ OD//AC 又∵∠ C=90186。 ∴∠ ODC=90186。 即 BC⊥ OD ∴ BC与 ⊙ O相切 ( 2)解:连接 DE,则∠ ADE=90186。 ∵∠ OAD=∠ ODA=∠ CAD=3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