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业综合开发高优蔗园建设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创新,称为 “临沧市甘蔗丰产栽培经验 ”。 同时注重禁止甘蔗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化肥,培植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一是全县农业水利化程度只有 %,大多耕地面积 靠天吃饭,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作物产量低,复种指数不高。 二是耕地运输道路不配套,路面差,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小,生产物资、农产品大多只能肩挑马驮,农民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由于我县地处滇西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农民经营管理中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生产大多小而全,观念不解放,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蔗糖产业每年完成工业产值 13860 万元以上,上缴税金 2020万元左右,占财政收入 35%左右,蔗农收入 6600万元。 蔗糖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懂管理、守信誉的一家优良企业,目 6 前,公司有职工 340人,企业总资产 ,固定资产值 ,资产负债率 %,加工生产设备达国内 90年代初先进水平,生产能力 3000吨 /日, “三废 ”治理在全省率先达标排放, 2020 年至 2020 年榨季,蔗糖出糖率 13%,无拖 欠蔗农蔗款的情况。 糖料不足。 双江糖业根据设计和目前的加工生产能力为 3000吨 /日,年需入榨甘蔗总产量 45 万吨以上,但目前全县甘蔗入榨产量 35万吨。 主要的原因:一是我县甘蔗种植区 80%为为旱坡地,保土、保水、保肥差;二是甘蔗水浇地面积小,抗自然灾害弱;三是农民种植技术有待提高。 高产高糖蔗园开发建设是提高甘蔗总产量和糖份,确保糖料供给的有效途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产,实行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可解决蔗区甘蔗下田与粮食和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有利于蔗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项目 区的选择 项目区域概况 项目区选择于双江县勐勐镇的南宋、千福、大荒田、帮迈四个村民委员会,距县城 4—4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年均气温 20℃ ,年均降水量 1015mm,日照时数 242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76%,项目区属南勐河流域,有河流2条即:忙袜河、南宋河,平均流量。 四村共有耕地面积面 18846亩,分布在海拔 1000—1600米范围,大多为冲积型土壤和红壤,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是最适宜发展甘蔗种植的村办。 项目区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大棚子水库 ,库容量 300万立方)四个村共有 村民小组 39个,农户 1620 户,人口 7438人,劳力 3814 人;甘蔗种植面积 10091亩,占耕地面积 54 %,户均甘蔗种植面积 ,甘蔗产 7 量 45409吨 ,,收入 867万元,占农村总收入 1566万元的 55 %,甘蔗产业已成为四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项目区域选择依据 根据全市和双江自治县对甘蔗产业发展规划,种蔗区域规划在距糖厂半径不超过 30公里,海拔在 1400米以下,坡度在 25176。 以下,水资源有保障,土地集中连片,蔗农种蔗积极性高的区域内。 2020年规划建设的勐勐镇的南宋、千福、大荒田、帮迈四个 村民委员会符合规划条件。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 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目标,以科学发展观 , 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调整,突出优势农产品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建设重点,集中资金,重点按标准化建设好高优蔗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机制创新,密切农业行业、科研单位,企业和农民的联系,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建设目标:以双江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利用公司 +基地 +农户产业化模式,通过 5500亩高优蔗园基 地建设和甘蔗良种示范推广,使项目甘蔗平均单产达到 吨,甘蔗含糖份提高到 15%以上。 实现蔗农、企业 “双赢 ”目标。 建设内容、规模设想和工程量估计 修建 大荒田村忙那大沟 ,采用三面光衬砌,设计坡降 1/800,流量。 8 修建 南宋村先锋大沟 ,采用三面光衬砌,设计坡降 1/800,流量 ; 扩修大棚子沟 (首段 )全长 2 公里,采用三面光衬砌,坡降 1/800,设计流量 1 M3/S 179。 /s。 蔗园引水沟渠 一览表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沟渠长( km) 水源 点 设计流量( m179。 /s) 灌溉面积 (亩) 工程措施 忙那大沟 扩 建 新村河 1700 三面光衬砌 先锋大沟 扩 建 南宋河 1500 三面光衬砌 大棚子沟 (首段 ) 扩建 2 大棚子水库 1 2300 三面光衬砌 蔗园机耕路: 修建 回努蔗园机耕路 1条,全长 ,采用两侧衬砌石,设计路面宽 5米,弹石铺路。 蔗区机耕路 一览表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单位 长度 设计路面宽 工程措施 备注 大浪坝机耕路 修建 Km 5m 两侧补砌、配套侧沟、砂石路面 :甘蔗新良种新品种粤糖 00236扩繁及小品引进 , 品种扩繁、引进种植化肥、农药购买。 2020年项目区内示范推广新台糖 2 9 25,粤糖 93/15 00/236“双高 ”良种 1000亩。 主要工程量 项目 名称 一般土方开挖( M179。 ) 沟心土方开挖( M179。 ) 土方回填( M179。 ) 浆砌石( M179。 ) C20素砼( M179。 ) 1: 2砂浆抹面( M178。 ) 弹石( M179。 ) B40“U”槽型( M) 忙那大沟 5544 450 3559 180 1350 2250 先锋大沟 4435 366 2844 144 1080 1800 大棚子大沟 (首段 ) 3566 4440 1528 4870 88 1200 回努机耕路 5400 1350 580 68 1800 850 农艺、工程措施 甘蔗原料生产种植技术,措施以选择高产高糖良种,实施 “等高槽型,深沟板土,双芽双行,地膜覆盖 ”种植技术,实施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甘蔗产量和糖份。 品种选择:甘蔗含糖 15%以上,甘蔗平均产量在 6吨以上的新台糖 2 25,粤糖 93/15 00/236为推广种。 新植蔗种植技术:旱地蔗按等高线开挖,开挖定植沟为槽型,底宽30cm、高 40cm、行距 90—100cm,沟内无土见板底,采用双芽双行品字型摆植,亩确保 8000芽,施足底肥,实行地膜覆,确保全苗壮苗。 甘蔗病虫草鼠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残留,无公害新农药,禁止使用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砍收方式:用快锄低砍,不能损伤宿根桩,水田要入土 5 cm 砍收,旱地要入土 3cm 砍收。 甘蔗收购标准:收购的甘蔗原料不带泥沙、须根、叶鞘,没有嫩梢, 10 不带杂质,采用竹条捆绑,砍收后 24小时进 厂。 工程措施 针对我县糖料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蔗区水利化程度低,制约着甘蔗产量的提高,道路运输不畅,影响生产物资和糖料的运输。 2020年 “高优 ”蔗园基地建设以水利措施为主,改善部分运输道路。 蔗区沟渠采用三面光衬砌,设沉沙池和分水口,灌溉方式成型梯地采用自流灌溉,坡地采用人工浇灌。 蔗区运输道路采用砂石路面,路面设计宽 5米。 第四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 主要参照《云南省建筑工程算定额》、《云南省基本建设文件汇编》,临沧行署关于转发《云南省建筑工 程设计概 (估 )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规定。 同时,结合建设点交通和材料运输情况,进行投资估算。 :蔗区水利沟渠总投资 288万元 ,其中 : ① 大棚子沟防渗加固 2公里,采用三面光衬砌,开挖回填土石方 9534立方, M75沙浆砌毛石 4870立方。 投资 120万元。 ② 忙那大沟 修建 沟渠 公里,采用三面光衬砌,开挖回填土石方5994立方, M75浆砌石 3559立方,按装 B40“U”型槽 2250米。 投资 85万元。 11 ③ 先锋大沟全长 ,采用三面光衬砌,开挖回填土石方 4801立方, M75浆砌石 2844立方,按装 B40“U”型槽 1800米。 投资 68万元。 ,计划 总投资 93万元。 ( 1)机耕路 修建回努机耕路一条,全长 ,采用弹路面, 75浆砌挡墙 580立方,开挖土方 5400立方,砂石回填 1350立方,弹石 1800立方, B30“U”型槽 850米,投资 60万元。 ( 2)良种基地 建设良种基地 ,繁育优质良种粤糖 00236和新台糖 2 25等品种,投资 18万元,主要用于购种苗、化肥和农药补助。 15万元。 用于项目 区新台糖 2 25和粤糖 00/236等高产高糖良种示范推广,面积 ,投资 15万元,主要用于购种苗补助。 10万元。 以上项目总投资 376 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 273 万元,农业措施投资 78万元,科技推广 15万元,项目管理费 10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 5500亩高优蔗园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 376万元,按照投资比例,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198万元,申请省级财政配套 89万元,申请市级财政配套 1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79万元(其中:投工折资 75万元)。 第五章 综合效益分析 12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甘蔗单产从现在的 4吨增加至 6吨,亩平均新增2吨, 11000亩甘蔗面积新增总产 11000吨,按现行糖料价每吨 200元计,农民可新增收入 220万元,户均增收 1358元。 按现在 13%的出糖率计,11000吨甘蔗可产糖 1430吨,按现行精糖价 3000元 /吨价格计算,企业新增产值 428万元,还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72万元。 5. 2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 5500亩,蔗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项目的建设不仅企业和农户双方受益,同时还增加 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并促进其它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 通过良种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对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蔗农发展甘蔗的积极性和提高种植水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社会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新增糖料 5500 吨,按目前甘蔗单产 吨计算,可减少甘蔗种植面积 1312亩,项目的实施对节约土地资源,加快退耕还林和还草 ,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而且能保障糖业公司的原料供给,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 第六章 项目运行管护方案和措施 13 组织机构设置 县委、政府对项目的实施工作非常重视,并成立了 “双高 ”蔗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 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 、农业局和勐勐镇领导任副组长,县发展计划局、水利局、林业局、审计局、技术监督局及糖业公司为成员 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 财政局 办公,由 财政局局长 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水电局、县糖业公司骨干技术员组成项目实施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区规划设计,项目工程测设,工程质量监督和甘蔗规范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专款专用、专帐核算进行管理,并实行县级报帐制。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区的科技推广由农业局甘蔗技术推广站负责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由县农业局和水利局组织实施。 单项工程投资在 50 万元以上(含 50万元)实行招投标,工程投资不足 50万元的实行邀标。 项目实行监理和合同制管理办法。 项目运行管护方案和措施 ,建立忙建、忙乐两个甘蔗生产专业村,工程建成后移交忙建、忙乐、红土寨、千蚌村民委员会管理使用,村民委员会应健全完 善工程维修、使用管理制度,使项目区工程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14 ,由村民委员会与农户共同协商,收取工程维修管理费,用于沟渠,道路管理人员补助及工程维修,所收取的费用实行专款专储,不得挪用。 第七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环境现状分析及影响 项目建设区规划在原有的耕地和道路基础上,耕地坡度小,陡坡地段有森林覆盖,因此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对策及措施 沟渠、道路的陡坡地段要求在上下 5米植树,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 桥函的河道设计满足洪峰通过,禁止占河道建设。 甘蔗种植严 格控制超过 25176。 坡度。 同时要把坡度在 25176。 以上的耕地逐年退耕还林还草,为蔗园的糖料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九章 结 论 该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较好的组织和技术力量,有较好群众基础,措施可行,效益明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对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振兴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意义重大。 恳请上级部门给予立项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