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首先考虑了中国市场的消费特点。 今年, CT200h、全新一代 ES和此前上市的 GS车型成为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冲击 万辆销售目标的主力车型。 CT200h销量已经达到极限, GS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全新一代 ES市场前景尚难预料,雷克萨斯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 目前, CT200h车型已处于微利状态,其他两款车型均难以盈利,此外, LX570等盈利空间较大的车型,销量却相对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雷克萨斯的经销商开始为今年下半年的销售状况担忧。 当厂商将销售压力转移到销售终端后,市场让利促销在所难免,同时经销商的利润将难以保证。 为了配合“保八争十”计划的顺利推进,雷克萨斯在国内的经销商网络的扩张计划也在加速推进中。 截至目前,雷克萨斯开门营业的 4S店有 87家,今年的目标是达到 100家。 现在,已经得到雷克萨斯授权的经销店有 135家。 在经销商网络扩张的同时,利润持续摊 薄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四、新能源车型产销数据及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车时代网 目前,雷克萨斯 CT200h 月销近 1500辆、一汽丰田普锐斯 3个月销量已近千辆。 再加上日前正式上市的广汽丰田凯美瑞尊瑞混合动力车型,丰田的在华混合动力计划已步入发力期。 而面对日系混动车的来势汹汹,自主品牌混动车型中目前仅有比亚迪 F3DM能够勉力“抗衡”, 比亚迪 e6先行者、 F3DM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车时代网 在仅有深圳、杭州(及周边)少数几个城市销售的情况下,比亚迪 e6 先行者与 F3DM的成绩不能算太差。 据了解,比亚迪正在扩大 e6先行者的经销网络,目前石家庄、西安、重庆、长春等多地比亚迪 4S店均有现车到店提供试驾,并接受预定,订金 1万元,提车周期视实际情况而定。 奇瑞 3EV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车时代网 奇瑞刚刚在上半年推出 2020款 后,便又再一次将新能源动力装配至了其最小车型之上。 据悉,这辆改款 3EV 电动轿车 即将推出,但价格尚未披露。 新款 3EV 的上市,有望进一步带动奇瑞电动汽车在中小城市的销售。 2020款奇瑞 3EV依旧搭载了 60V 6KW 电驱动系统,配备了 150Ah 高性能动力蓄电池。 发动机舱内不见了发动机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组体形较大的电瓶和电动机,以及少数控制系统。 全新 3EV续航里程将维持在 100公里上下,且百公里耗电在 15 度左右。 新普锐斯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表:电动车时代网 北京市场月销 近 50辆 自今年 2月份上市以来,新普锐斯的市场表现令丰田很是满意。 毕竟对比上一代普锐斯5年销量 3700辆的成绩而言,新普锐斯平均月销超 300辆的市场表现翻了不止一番。 一汽丰田花园桥店的总经理骆振瑜告诉笔者,由于新普锐斯全年的产能才只有 3000辆,平均到每个店全年的销量也就只有 7辆,而该店仅上个月就卖出了 4辆。 据他透露,目前整个北京市场月销普锐斯近 50辆。 笔者在店里还巧遇了一位上一代普锐斯车主黄先生,他认为,上一代普锐斯虽然价格近30万元,但是连导航都没有,性价比确实不高。 他笑称:“新普锐斯不 仅价格下探了 3万元,而且还配置了 Gbook,又有点心动了。 ” 但同时,骆振瑜也表示,仍有很多消费者认为现有的价格太高。 他说:“如果定价更低,新普锐斯绝对就卖脱销了。 ” CT200h 已占单店月销量 25% “目前, CT200h的销量非常不错,这款车已经占到我们店每月总销量的 25%了。 ”雷克萨斯花园桥店市场经理周雷告诉笔者。 据了解,目前雷克萨斯在华共有 4款混合动力车型,分别为 CT200h、 GS450h、 RX450h 和 LS600h。 3月, CT200h销量高达 1456辆,混合动力车型占雷克萨斯当月销量的 25%,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郎立新表示,这一销售成绩远远高于“全年混合动力车型将占到雷克萨斯全年销量 15%”的目标。 周雷介绍说,相比另外三款车型动辄百万元的车价,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 CT200h的价格已是雷克萨斯所有车型中最低的一款。 虽然不是市场上售价最低的混合动力车型,但雷克萨斯的品牌还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周雷说:“用这样的价格买雷克萨斯很划算,而且还是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更不用说 CT200h的 6年或 15万公里保修政策的吸引力 了。 ” 凯美瑞尊瑞 广汽丰田第七代凯美瑞尊瑞混合动力版实拍 蒋城先摄 价格比预想要低 上周,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正式上市,其 万元的价格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其起步价比上一代凯美瑞混合动力车型下探了 6万元之多。 “这一价格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前预计凯美瑞尊瑞的价格应该要比现在的再高 1万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