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壳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互不影响,精度逐渐提高,有利于保证表面加工质量。 方案 二 的特点在于:基本遵循粗精加工划分阶 段的原则。 将精车 D1 T1 T2 安排在在工序 050,为后续加工提供了精基准。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方案二为差速器壳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六、 工艺规程设计 机床的选择: 考虑到大批大量生产,尽量选择高效车床。 工序 0 0 050 主要为内孔及端面的加工,特点是各孔都属同轴孔,用转塔车床加工很方便。 另有内球面,其加工类似内孔的加工。 既有外端面,又有内端面,故选用带有前后刀架的 CB3463 型程控半自动转塔车床。 工序 0 0 060 为外圆及外端面的粗加工、半精加工,且有 12Ф 11 连接孔, 8Ф 10 螺纹孔 需钻,工步较多,为方便刀具安装,提高生产率,选用 C3163型转塔车床加工。 根据车间设备情况,尽量选用或改用高效、高精度的组合机床。 用卧式两面组合机床钻、扩 4Ф 22R8 孔,用卧式单面组合机床精镗 4Ф 22R8 孔。 选择夹具: 除工序 020 可用通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外,其余工序均采用专用夹西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7 具。 选择刀具: 、在机床上加工的工序,均选用 YG6 硬质合金车刀和镗刀,并尽量采用机夹可转为车刀。 、在组合机床上加工 4Ф 22R8 孔,由于采用钻、扩、镗的工艺方案,故工序 060 可用钻 扩复合刀具一次加工。 而工序 080 精镗 4Ф 22R8 孔,因加工余量小,则选用高速钢内孔车刀。 、 SR54 内球面的加工选用 专用工装刀具 (可转位刀具)。 选择量具:。 : 为保证质量,防止工件碰伤、污损,实施文明生产,应专门制作差上器壳专用周转车,要求每工序加工完毕后将工件放入专用车,排列整齐,避免磕碰。 七、确定工序尺寸 7. 1 径向 工序尺寸: 径向各圆柱表面加工时的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根据前面 资料已初步 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 根据手册十五章有关资料 确定各表面 精加工、半精加工余量,由后向前推算尺寸,并确定起公差,见 下 表 : 西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8 加工表面 加工内容 加工余量 精度等级 工序尺寸 表面,粗糙度 Ra( um) 工序余量 最小 最大 Ф 50( D1) 铸件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5 CT9 IT7 IT9 IT12 Ф 55 1 Ф  Ф 0  Ф 0  1. 6 3. 2 12. 5 Ф 37( D2) 铸件 半粗镗 粗镗 6 CT9 IT9 IT12 Ф 31 1 Ф  Ф  3. 2 12. 5 1. 562 Ф 48( D3) 铸件 半粗镗 粗镗 6 CT9 IT9 IT12 Ф 42 1 Ф  Ф  3. 2 12. 5 Ф 200( D4) 铸件 粗车 8 8 CT9 IT12 Ф 208 Ф 0  12. 5 Ф 133( D5) 铸件 精车 半精车 粗车 6 4 CT9 IT7 IT9 IT12 Ф 139 Ф 0  Ф 0  Ф 0  1. 6 3. 2 12. 5 SR54 内球面 Q1 铸件 半精镗 粗镗 5 CT9 IT9 IT12 SR49 1 Ф  Ф  Ф 139( D6) 铸件 粗车 6 6 CT9 IT12 Ф 145 Ф 0  12. 5 Ф 138( D8) 铸件 粗车 6 6 CT9 IT12 Ф 14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