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住空间的设计还是到每 一个建筑细部的处理,都较好地体现对人性的关怀,这也正是欧洲传 统城镇环境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 设计模式: —— 围合式街区 ( BLOCK )是德国中心城的 常规结构,街区设周边式建筑 , 建筑入口直接开向街道 , 以庭院串连 不设区内道路 ,这是一种针对巨型都市人口稠密区的合理有 效的空间秩序系统原理:密集能使居民区形式紧凑从而使路线缩短, 对自然环境的耗费减少,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效率提高;而分布式 则使各个独立单位能够各自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有利于技术及社会结 构的高效和稳定 “城市肌理” , 呈“ 低层高密”的趋势 □ 空间层次 第一重围合 —— 沪宁高速、三江交汇和一条墨玉南路围合,远离喧嚣 第二重围合 —— 环绕小镇的 15m 运河。 第三重围合 —— 街区的围合 , 由建筑单体构成街区形成内庭 , 内庭既 是半开放的公共空间 , 也是半私密的专署空间。 □ 公共设施 46000 平米,建筑面积 30000 平米。 、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预科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 占地 100000 平米,可容 5000 在校学生。 80000 平米体育公园和会所则可以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提供足够 的运动健身和休闲空间。 120200 平米商业及商务服务区域, 20200 平米音乐厅、图 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教堂等文化设施。 □ 生态规划手段 考虑土地、建筑、植物、水系、空气各种生态因素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 关系,通过新镇区域内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持,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 续性与协调发展。 ■策划矩阵 VALUES GOALS FACTS NEEDS PROBLEMS IDEAS 人文因素 HUMAN individual and group activities 满足人的行为和需求 老社区的一些设施不能满足人的需求。 邻里缺乏交流 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设施和空间。 增加交流空间 不同年龄段的人需求不同。 不同功能空间的过渡。 私密性需求。 增加满足现代人需求的设施。 过渡空间。 居住建筑采用院落 /围合的形式 文化因素 CULTURAL societal context 建筑地域性文化的表达。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建筑的传统文化缺乏传承 地域性 /传统文化在建筑中体现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结合。 将地域性元素 /传统元素加入现代建筑 美学因素 AESTHETIC artistic context 有韵律感。 形体美。 空间丰富,有变化。 有意境 /理念 空间单一,组合单一。 没有创新性 空间丰富。 色彩搭配舒适 形体美且丰富空间实用。 怎样创新。 将形式美与空间美结合,满足人的需求。 强化意境 /理念表达 时间因素 TEMPORAL physical context 建筑的持久耐用性 使用寿命短 满足使用周期。 产值回报 周期。 过程。 合理周期。 提高建筑质量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exterior site context interior psycrometric requirements 社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现有社区相对封闭,与周围繁华的分离。 现有老社区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充足的绿化。 舒适的空间。 充足的日照。 良好的通风 老社区与周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