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xx年中考历史科目初中毕业非实验区学业考试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义会议召开 周年 分析:此题较新颖,用“距今 XX 周年”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程度,也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其中像郑和下西 洋这样的重大事件纪念活动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学生稍加关注,一翻书也会立即做出来。 此题平均分 分;难度为 ,区分度。 此题并不是最容易的,且区分度很好,说明学生在掌握时间上不讲究规律和方法,或者说一味将希望寄托于考试中的 2 小时“开卷”上。 第 16 题:写出下列三段文字所描述的“他”分别是谁。 ( 1)他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虽然在 26 岁后逐渐丧失听力,但是他没有屈服,勇于扼住命运的喉咙,创作出了《英雄》、《命运》等九部蜚声世界乐坛的交响乐。 ( ) ( 2)他出身贫寒,只受国很少的学校教育,当过店员、邮务员、律师。 后来,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 ( 3)他是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特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一战后,针对国内的好战狂热,他呼吁停止战争,停止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 ) 答案: 分析:此题通过文字介绍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判断能力,此题类似于材料题,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就能判断出来,如贝多芬“丧失听力”、“《英雄》、《命运》交响曲”;林肯“美国总统”“解放黑人奴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 此题难度为 ,平均分 分,区分度 ,由此可见此题难度较低,但区分度很好。 此题通过对这三个历史人物的考查,达到了教育学生不屈于命运、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是全卷中最出彩的地方,题目 设计最新颖又实用,趋于生活化,让初 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在历史长河中倘徉,通过“身临其境”的历史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本大题还将政治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综合起来,体现了文科综合的特点。 第 17 题:某班举办了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征文比赛。 马小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我的 1909》短文。 以下是这篇短文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的 1909 前几天,我收到远在北京(那时也称为京师)的表哥的来信,他在那做小生意,邀请我去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乘飞机出发了。 到了北京,表哥 把我接到了他们位于东郊民巷的新家。 次日上午,表哥陪我到紫禁城内游览了一番。 紫禁城真不愧为举世闻名的皇家建 中文 word 文档库 ,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 筑。 中午,我们品尝了北京小吃。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街头,我有幸听到谭嗣同充满激情的演讲,深受鼓舞。 回家的路上,我顺便买了本《新青年》杂志。 ( 1)错误 理由 ( 2)错误 理由 ( 3)错误 理由 ( 4)错误 理由 ( 5)错误 理由 答案: 分析:此题实际上是改错题,但此题从题目到材料内容都很精彩,让学生“穿越历史时空”,于 1909 年在北京逛了一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关“飞机发明”、“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清政府被推翻”、“谭嗣同牺牲”和“《新青年》创刊”等历史事件掌握 的程度。 从考查结果看,此题满分 10 分,平均分为 分,相差 分,难度为 ,难度较适中,区分度很好,为 ,易于选拔人才。 此题出现最多的错误是“东交民巷问题”,它在《辛丑条约》中被划定为“使馆界”,时间应是 1901 年,此后此地不许中国人居住。 还有清政府被推翻的时间,是在 1912 年,学生不易识别出来。 这说明此题考查知识是在运用中考查,在实际生活中考查,在隐形中考查。 其考查效果比单纯考查某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要好得多,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第 18 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材 料 1 50 年前,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以其睿智、勇气与远见为新中国外交开创了崭新局面; 50 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承前启后,在亚非首脑峰会上郑重重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 《嘹望新闻周刊》 2020 年第 17 期 材料 2 新加坡曾为英国殖民地, 1965 年正式独立。 在不到 30 年时间里,这块资源“只有空气和人”的弹丸之地却屡创奇迹。 1991 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 1599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2020 年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位居第二,仅次 于美国。 请回答: ( 1) 50 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到印尼出席的重要会议是。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这一方针,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外交实践,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 2)结合材料 2 和所学的知识,归纳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 3)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英文字母是 ,它成为世界海运重要枢纽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此题考查了中国外交与东南亚经济发展。 把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 胡锦涛参加亚非首脑峰会)、地理学科(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 中文 word 文档库 ,海量 word 文档免费下载 为高中进行知识综合打下了基础。 题目中所给材料实际上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真正的答案全在课本中。 此题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如“这一方针,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外交实践,试举一例加以证明。 ”“归纳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的经验”等。 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树立和平外交、放眼世界、以史为鉴、大力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 此题难度偏大,难度为 ,此题满分为 12 分,平均分为 分,相 差 分,区分度为 ,区分效果很好。 此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把重要会议写成“日内瓦会议”;“举例说明外交实践”则写不出;借鉴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拿不到满分 4 分;判断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易出错,填成 B、 C 者居多等。 (四)分析与探究: 1材料 1 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某班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就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讨论。 甲同学说,如果美国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不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就不会很快投降;乙同学说,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