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频率检测装置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序存储允许时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当 AT89C52 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时,每个机器周期 两次 有效,除了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将跳过两个信号。 /VPP: 外部访问允许。 为了使单片机能够有效的传送外部数据存储器从 0000H到 FFFH单元的指令, 必须同 GND相连接。 需要主要的是,如果加密位 1被编程,复位时 EA端会自动内部锁存。 当执行内部编程指令时, 应该接到 VCC端。 XTAL1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以及内部时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信号调理及放大整形模块 工作原理 放大整形系统包括衰减器、跟随器、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 它将正弦 输入信号 Vx 整形成同频率 7 方波 Vo,幅值过大的被测信号经过分压器分压送入后级放大器,以避免波形失真。 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射级跟随器起阻抗变换作用,使输入阻抗提高。 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R3+R4) /R3,改变 R3 的大小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系统的整形电路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整形后的方波送 至单片机 以便计数。 由于输入的信号幅度是不确定、可能很大也有可能很小,这样对于输入信号的测量就不方便了,过大可能会把器件烧毁,过小可能器件检测不到,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这个信号调理电路对输入的波形进行阻抗变换、放大限幅和 整形,信号调理部分电路具体实现电路原理图和参数如下图 3所示: [4] 图 3 信号处理 图中 D1— D4为肖特基二极管( DIODE),本设计中选用 IN4148。 D5为稳压二极管,本设计选用的稳压二极管 IN4625,其中 R R R R6为 10KΩ, R4为 150KΩ, R3 为 500KΩ的电位器。 [5] 信号放大仿真 下图为当 R3=50KΩ 时 输入信号频率为 100Hz,幅度为 1V在输入端和 R1左端测得的信号仿真图,由 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R3+R4) /R3可得到放大后的频率不变,幅度 放大了四倍。 8 图 4 信号放大仿真 信号转换成方波后的仿真图 下图为当 R3=50KΩ 时 输入信号频率为 100Hz,幅度为 1V在输出端测得的仿真波形图,频率不变,幅度为 5V。 图 5 转换方波 LF353双运算放大器简介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电压增益 、高输入电阻和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它的类型很多,电路也不一样,但结构具有共同之处,图 6表示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组成原理 框图。 图中输入级一般是由 BJT、 JFET或 MOSFET 组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利用它的对称性可以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其他方面的性能,它的两个输入端构成整个电路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 [7]。 电压放大级一般由电压跟随器或互补电压跟随器所组成,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 偏置电路是为各级提供合适的工作电流。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环节,如电平移动电路、过载保护电路以及高频补偿环节等。 + 差分 电压放大级 输出级 Vid 输入级 9 偏置电流 图 6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内部组成原理框图 运算放大器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741型集成运算放大器即为通用型,其电路主要包括偏置电路( 24个 BJT、 10个电阻和一个 电容组成)、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四个部分,整个电路要求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放大器主要参数的设置不管是哪种类型都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到电路的实际功能。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除了具有高电压增益的通用型外,还具有性能更优良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集成运放,可分为高输入阻抗、低漂移、高精度、带宽、低功耗、高压、大功率和程控型等专用型集成运算放大。 题中用到的 LF353放大器属于用型集成运算放大 ,该运算放大器内部有偏移电压和 FET输入装置(双向场效应管),有较大的反向击穿电压,因此 ,当大差动输入电压时,可以很容易容纳增加的输入电流。 图 7 典型接法 图 8 内部结构 显示模块 1602ALCD 与单片机的接法 单片机与 1602ALCD的连接如图 9所示 10 图 9 单片机与 LCD 接法 1602ALCD 采用标准的 16 脚接口 ,本设计具体接法如下: 第 1脚: VSS为地电源 (图中未画出)。 第 2脚: VDD接 5V正电源 (图中未画出)。 第 3脚: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 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 “鬼影 ”, 本设计 使用时通过一个 10K的电位器调整 其 对比度 (图中未画出)。 第 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 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和 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为低电平 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为高电平 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 6脚: E端为使能端,当 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 7~ 14脚: D0~ D7为 8位双向数据线。 第 15~ 16脚:空脚 (图中未画出)。 由于 AT89S52单片机的 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故在单片机与 1602ALCD之间需加上上拉电阻(图中未标出),本设计中选用。 1602ALCD基本技术: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 CGROM)已经存储了 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如表 1所示,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 “A”的代码是 01000001B( 41H),显示时模 块把地址 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 “A” 11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 11条控制指令,如 下 表所示, 它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 (说明: 1为高电平、 0为低电平) 指令。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式频率检测装置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红灯和绿灯的时间最大可以设为 99,超出99 的时候会从 40 开始重新计数。 它包含倒计时调整和紧急状态两个状态。 主程序中放了一个按键的判断指令,当有按键按下的时候,程序就自动的跳转到按键子程序处理。 当检测到按键2( P17)键按下的时候就自动返回到主程序。 当出现紧急的情况的时候,按下按键 3( P27)就切 换到紧急状态,当紧急事件处理完毕的时候,按下按键 2( P17)
ey2 key3 D1D2D3 L1L2L3 0 0 0 正常运行 灯灭 灯灭 1 0 0 左转弯 灯灭 L3→ L2→ L1→ L3 0 1 0 右转弯 D1→ D2→ D3→ D1 灯灭 0 0 1 急刹车 闪烁 闪烁 总体设计思想 经过以上所述的设计内容及要求的分析,可以将电路分为以下几部分: 单片机扫描与 3个按键相连的 IO口的高低电平来确定是那个按键按下去了; 2
本设计选用离子感烟传感器( UD02 型离子感烟传感器)。 相对于感温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离子感烟传感器能在火灾超早期作出准确判断。 第二,单片机的选取。 根据要求,本设计选用的单片机为AT89C51。 第三,接口芯片。 本设计的接口芯 片采用并行接口芯片 8243。 通过 8243 进行多探头监控。 第四,报警装置。 本设计的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装置:首先,起火点会发出声音报警;同时
1Hz; (4) 内含 复位电路振荡器电容和掉电检测电路; (5) 四种报警功能和定时器功能; (6) I2C 总线从地址:读, 0A3H;写, 0A2H。 PCF8563 的芯片引脚排布及引脚介绍如图 2 所示 : O S C I :振荡器输入; O S C O :振荡器输出; / I N T :中断输出(开漏,低电平有效); V ss :接地; S D A :串行数据 I / O ; S C
性。 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具有简单、应用广泛、性价比高等特点,特别是它们具有自锁性能。 如果跟踪平台采用蜗杆传动或者 螺旋传动,遇到逆风情况,山于系统结构能够自锁,跟踪平台并不会被风吹动甚至翻转,能够正常工作。 采用蜗杆传动或者螺旋传动结构,比较适合较大跟踪范围、防风性场合的需求。 图 .方案 (1)传动原理 :输入轴转动时,蜗杆带动蜗轮及输出轴旋转。 方案 (2)传动原理 :输入轴转动时
总线结构,以前芯片间接线繁琐,这样就使得单片机内部连线大大缩减,使得单片机在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工作的稳定性。 ( 3)工作时候功耗低、工作电压低,体积小可以生产携带方便产品。 ( 4)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单品将具有较强的控制功能,它内部带有有 CPU、以及各种转移指令。 ( 5)由于 51单片机 系统的不断规范、完善、兼容性强等特点,比较便于形成各种应用系统。 电源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