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三层小学教学楼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MMMlqlR 12 ( 29) 式中 MGA、 MGB— 重力荷载作用下梁端的弯距; MEA、 MEB—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距; RA、 RB— 竖向荷载与地震荷载共同作 用下梁端反力。 x 处截面弯距为: EAGAAx MMqxRM 22 ( 210) 由 0dMdx ,可求得跨间 Mmax的位置为1 ARx q 将 1x 代入任一截面 x 处的弯距表达式,可得跨间弯距最大值为 2 222Am a s G E G A E A G A E AR qxM M M M M Mq 当右震时,公式中 MEA、 MEB为反号。 MGE及 x1的具体数值见表 222,表中 RA、 MGE 、 x1的数值均为两组。 梁的内力组合见表 223。 表中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梁端弯距取调幅后的数值(图20 21 216 括号中的数值),剪力取调幅 前后的较大值。 M调幅前的数值, M'为调幅后的数值,剪力值应取 V 左 和 V 右 ',具体数值见表 2221。 表 222MGE及 Xi值计算 项目 (恒 +) q L RA Xi MGE MGA MGB MEA MEB (恒+) /m /kN /M /kN m 跨 层 /kN m /kN m /kN m /kN m AB跨 3 2 1 BC跨 3 2 1 当 1xl 或 10x 时,表示最大弯距发生在支座处。 应取 1xl 或 1 0x ,用下式计算。 梁内力组合见表 223,表中恒载和活载的组合,梁端弯矩取调幅后的数值(图21 215 括号中数),剪力取调幅前后的较大值, M 左 、 M 右 为调幅前弯矩值, M 左 '、M 右 '为调幅后的弯矩值,剪力值应取 V 左 和 V 右 ',具体数值见表 21 217。 表 223 梁内力组合 层次 位置 内力 荷载类别 竖向荷载组合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 荷载① 活载② 地震荷载③ ① +② (① +②)177。 ③ 3 A 右 M V B 左 M V B 右 M V 跨中 MAB MBC 2 A 右 M V B 左 M V B 右 M 21 V 跨中 MAB MBC 1 A 右 M V B 左 M V B 右 M V 跨中 MAB MBC 框架柱内力组合 框架柱取每层柱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组合结果见表 22 223。 表中系数β是考虑计算截面以上各层活荷载不总是同时满布而对楼面局部活载的一个折减系数,称为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取值见表 224。 表 224 A柱内力组合 层次 位置 内力 荷载类别 竖向 荷载组合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 恒载① 活载② 地震荷载③ ① +② (① +②)177。 ③ 3 柱顶 M N 柱底 M N 2 柱顶 M N 柱底 M N 1 柱顶 M 90 N 柱底 M N 表 225 B 柱内力组合 22 层次 位置 内力 荷载类别 竖向荷载组合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 恒载① 活载② 地震荷载③ ① +② (① +②)177。 ③ 3 柱顶 M N 柱底 M N 432 2 柱顶 M N 柱底 M N 1 柱顶 M N 柱底 M N N 竖向 荷载下框架内力计算 ( 1)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1) 计算单元 取⑥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 ,如下图所示。 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如下图中的阴影线所示,计算单元 范围内的其余楼面则通过纵向框架梁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架,作用于各节点上。 由于纵向框架梁的中心线与柱的中心线不重合,因此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99.099.099.099.099.099.099.099.099.0 799.099.099.099.099.099.099.099.099.0 740.0 40.040.040.040.040.040.040.023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2) 恒荷载和活荷载的计算 A框架梁及粉刷自重 AB跨自重 25= kN/m 边跨梁粉刷: ( ) 17= kN/m 梁线荷载标准值 G5 += kN/m 荷载传来(梯形) =BC跨 屋面均布恒荷载传给梁 kN/m 恒荷载传来,(梯形) = kN/m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楼地面面层 = kN/m 20 厚水泥砂浆 16= kN/m 20 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20=150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 kN/m 15 厚板底抹灰 ( ) = kN/m 合计 kN/m 3) 框架梁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边框架梁及粉刷自重(均布) kN/m 边框架梁填充墙自重 ( ) = kN/m 24 填充墙墙面粉刷自重 2( ) 17=BC 跨梁和粉刷自重(均布) kN/m AB CD 跨梁自重(均布) ++=AB CD 跨梁上面的荷载(梯形) = kN/m 4)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值 A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边柱纵向框架自重 25=15kN/m 边柱纵向框架粉刷 2( ) 17=1M 高女儿墙自重 1 =1M 高女儿墙粉刷 1 17=纵向框架传来的自重 05 =总计 kN/m B顶层中间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25=15 kN/m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2 ( ) 17= kN/m 纵向框架梁传来的屋面自重 ( +) = kN/m = kN/m 合计 kN/m 5) 楼面集中荷载标准值 A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边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15 kN/m 边柱纵向框架梁分数 kN/m 塑钢窗自重 3 2 = kN/m 窗下墙体自重 ( ) = kN/m 窗体下墙体粉刷 2 17= kN/m 窗边墙体自重 ( ) =窗边墙体粉刷 2 ( ) 17= kN/m 框架梁柱自重 25= kN/m 纵向框架梁传来的楼面自重 = kN/m 合计 kN/m 25 B中间层节点集中荷载 中间框架梁自重 15 kN/m 中间框架梁粉刷 内纵墙自重 0 .19( )( ) =内纵墙粉刷 kN/m 扣除门窗自重加上墙重 kN/m 框架梁自重 kN/m 框架梁粉刷 kN/m 纵向框架梁传来的自重 ( +) =总计 kN/m ( 2) 活荷载计算: 顶层 AB CD 跨 = kN/m 顶层 BC 跨 2 = kN/m 顶层集中荷载 A,D点 2= kN/m 顶层 BC 跨 ( +) 2+ 2=中间层 AB CD 跨 = kN/m 中间层 BC 跨 = kN/m 中间层节点活荷载值 A,D点 2 = kN/m 中间层B,C (+) 2+ 2/ 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分析,除了活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外,对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可不考虑活载的不利布置 ,这样求得的框架内力梁的跨中弯距比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求得的弯距偏低,但当活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小时,其影响很小,若活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大时,可在截面配筋时将跨中弯距乘 ~ 的放大系数予以调整。 1) 固端弯距计算 将框架视为两端固定梁计算固端弯距,计算结果见表 217 固端弯距计算 AB 跨固端弯矩 /kN m BC跨固端弯矩 /kN m 顶层均布恒载 标准层均布恒载 26 底层均布恒载 顶层均布活载 标准层(底)均布活载 2) 分配系数计算 根据框架相对线刚度计算分配系数,框架的梁柱线刚度如图。 相对线刚度计算: 令二至三层柱子线刚度 i=,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 首层 柱: 首层梁: 46 9ABi 01 9BCi 二至三层梁: 42 9ABi 4 9BCi 例如: A 柱顶层节点分配系数计算: 1 .0 0 .7 0 91 .0 0 .4 1 下 拄 0 .4。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某三层小学教学楼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69 内力计算 .................................................................................................. 69 平台梁的设计 ...................
100mm1:8 厚水泥炉渣保温层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mm 板底摸灰 100 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楼面做法: 水磨石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6 100 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吊顶或粉底 注:由于使用的特殊要求,楼面跨度较大,为避免跨中绕度过大,楼面板采用特殊施工工艺。 ⑼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纵筋Ⅱ级,箍筋Ⅰ级。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梁柱截面
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科技进步推动施工生产,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其它周边 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强化项目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 为使各项目标全面实现,现详述如下: 工期目标 确保 190 个日历天全部完工,交付使用。 其中基础至177。 ,完成共计 25天,主体阶段 完成共计 100 天, 装修装饰工程完成共计 54天,收尾工作完成共计 6天。
定位放线 → 土方开挖 → 基础验槽 → 基础垫层 → 垫层养护 → 放线→ 基础 、 地梁钢筋绑扎 → 模板支护 → 砼浇注 → 基础养护 → 拆模 → 柱放线 → 柱钢筋绑 扎 → 钢筋验收 → 支柱模 → 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养护 → 验收 → 回填土。 3. 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柱弹线定位 → 柱钢筋焊接、绑扎 → 柱支模 → 梁、板支模、扎筋 → 浇砼 → 转入上一层流水作业。 4.
机、铲煤机等重型设备。 在重工业厂房里我看到了钢屋架、预制混凝土槽形板屋盖、柱间交叉支撑、牛腿、吊车梁、吊车、双柱伸缩缝和用于安装设备而预留的螺 栓口或预埋钢筋基础。 4 大型设备需要设置专门的基础,小型轻型设备可以用地脚螺栓固定,由于设备安装位置影响因素较多,所以预留的地脚螺栓孔应适当加大,最后再用水泥灌缝即可。 参观下来发现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考虑吊车动荷载外,设备安装
件好的地块,便于耕种管理和排灌。 为此,村组在乡镇《实施方案》和《细则》的基础 上,依据村规民约和历史习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另外制定土地权属分配具体 办法:①土地平整后,不论在 5 何位置,都属于水田,不分等级,所有田块按同等级对待;②依据历史 习惯,调整前户主排序编号抽签,从编号 1 为第一个调整人,按照小动大不变的原则,依此类推进行 调整;③采用全仗仪实地测量,现场记录面积,造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