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削式木线机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F = ( N) 8 带轮结构设计,因为 d 300,所以大带轮采用轮辐式,小带轮采用实心式。 大带轮的结构尺寸为: 图 3 电机带轮 项目 符号 槽型 SPZ 基准宽度(节宽) db ( pb ) 基准线上槽深 ah min 2 基准线下槽深 fh min 7 槽间距 e 12 12 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 f 8 最小轮缘厚 min 带轮宽 B 38 外径 ad 400 轮槽角  38176。 小带轮的结构尺寸: 图 4 主轴带轮 项目 符号 槽型 SPZ 13 基准宽度(节宽) db ( pb ) 基准线上槽深 ah min 2 基准线下槽深 fh min 7 槽间距 e 12 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 f 8 最小轮缘厚 min 带轮宽 B 38 外径 ad 132 轮槽角  38176。 主运动轴的计算与设计 ( 1)轴的设计 对于我这次设计中所用的轴我查找书籍及相关资料,选择材料为 45 钢,经过各种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 计算主轴最小直径 根据经验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并经过调质处理,查手册取 0A =105 mind = 30 nPA = 3 = ( mm) 考虑到主轴上有 1个键槽,轴径应增大 d  mind ( ~ ) = )~(11 故取 mind = 24 ( mm) ( 2)轴的校核 14 图 5 轴的受力简图 ( 1)绘制轴的受力简图 将载荷简化,支点简化,得到轴的受力简图。 ( 2)校核计算 由扭矩图和弯矩图可知, A 点应力最大,所以  截面为危险截面,即轴的 第三段和第四段的交 界处,因而该轴只需校核轴截面Ⅰ左右两侧即可。 ①截面  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 W = =  = ( 3mm ) 抗扭截面系数 TW = 34d  = ( 3mm ) 截面  左侧扭矩 T: T = np410955 =9550  mmN 截面  左侧弯矩 M: M = tF 2370 =  mmN 截面上弯曲应力 b : WMb  = ( aMp ) 截面上扭转切应力 T : WTTT  = ( aMp ) 15 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由手册查得: b = 640 aMp ; 1 = 275 aMp ; 1 = 155 aMp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 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a 及 a 按表查取 因 dr = = dD = 3440 = ,经插值后可查得 a = a = 查得轴的材料的敏感性系数为: q = q =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 11Kq     =  1 1   =  11Kq      )(  = 弯曲尺寸系数   扭转尺寸系数   轴按磨削加工,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 1q ,综合系数值 K = 11  k =  = xK = 11 xxxk  =  = 碳钢的特性系数为:     计算安全系数 Sca值,得 1 2 7 5 3 . 8 83 . 1 5 2 2 . 4 7 5 0 . 1 0mS k           1 1 5 5 1241 . 2 1 5 1 . 2 1 52 0 . 0 522mS k           2 2 2 23 . 8 8 1 2 4 3 . 8 7 1 . 53 . 8 8 1 2 4ca ssS ss     故可知其安全。 16 ②截面  右侧: 抗弯截面系数 W = 3d =  340 = 6400 ( 3mm ) 抗扭截面系数 TW = 3d =  340 = 12800 ( 3mm ) 截面  右侧的弯矩 M为: M = ( mmN ) 截面上弯曲应力 b : b = WM = = ( aMp ) 截面上扭转切应力 T : T = TWT = 128009550 = ( aMp ) b = 640 aMp ; 1 = 275 aMp ; 1 = 155 aMp  =  = q = q =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K = )1(1   q = )(  = xK = )1(1  xxq  = )(  = 弯曲尺寸系数  = 扭转尺寸系数  = 轴按磨削加工,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 =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 q = 1,综合系数值 K = 11  k =  = xK = 11 xxxk  =  = 碳钢的特性系数为:  =  = 计算安全系数 Sca值,得 1 2 7 5 6 . 3 33 . 1 5 1 3 . 8 0 . 1 0mS k           17 1 1 5 5 2 0 2 .6 10 .7 4 6 0 .7 4 62 0 .0 522mS k           2 2 2 26 . 3 3 2 0 2 . 6 1 6 . 3 3 1 . 56 . 3 3 2 0 2 . 6 1ca ssS ss     故可知其安全。 进给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图 6 刀具切削工件 Z4小带轮 Z5出料带轮 Z6 进料带轮 1 弹簧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