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建筑幕墙设计人员岗位能力评价通过人员继续教育复习题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璃上的风荷载; t2 —— 不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单片玻璃厚度。 外片玻璃上的地震作用设计值 qE1=β Eα maxq G1 ( 5111a) 内片玻璃上的地震作用设计值 qE2=β Eα maxq G2 ( 5111b) 外片玻璃上的荷载 (作用 )组合设计值 q1= W1+ qE1 (5112a) 内片玻璃上的荷载 (作用 )组合设计值 q2= W2+ qE2 ( 5112b) 幕墙玻璃的挠曲按下式计算: 玻璃的挠曲 df =μ Wka4/{E te 3/[12( ) ]}η ( 5113) 夹层玻璃的折算厚度 te=( t13+ t23) 1/3 ( 5114) 中空玻璃的折算厚度 te=( t13+ t23) 1/3 ( 5115) 27. 复合(蜂窝)铝板抗弯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怎样 计算。 解: JGJ1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新版)规定的复合(蜂窝)铝板抗弯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 σ =( mqL2/We)η≤ fa ( 332a) df=(μ WKLX4/De)η ( 332b) 式中: We— 等效模量( mm3/mm)见表 320a、表 320c。 De— 等效刚度( Nm2/mm)见表 320b、表 320d。 ” 表 320a 复合铝板等效模量 mm3/mm 厚度 4 5 6 + + + + + + + + + We 2 表 320b 复合铝板等效刚度 Nm2/mm 厚度 4 5 6 De * 105 * 105 * 105 *适用 + 表 320c 蜂窝铝板等效模量 mm3/mm 厚度 10 15 20 25 1+1 1+ + + 1+1 1+ + 1+1 1+ + 1+1 1+ + We 8 14 19 24 16 表 320d 蜂窝铝板等效刚度 Nm2/mm 厚度 10 15 20 25 De ** 107 * 107 * 107 * 107 **适用 + *适用 1+1 属板、 加肋 金属 板各验算那些部位。 解: 四边简支金属板验算跨中弯矩,加肋金属板验算支座弯矩。 等跨加肋板 ,对固端弯矩系数进行平衡,求出支座弯矩系数后计算支座弯矩;不等跨加肋板可近似用固端弯矩系数求出各区格板固端弯矩,平衡后即为支座弯矩。 还要指出上述不同区格的划分仅为各种不支承条件区格的计算简图,它是一块整板的组成部份。 如果为一个单块板只能是四边简支板, ALPOLIC 板手册中所谓“四边固定板”仅是井字加肋板当中一区格计算简图,表中所列系数只是这块板的固端弯矩系数,它要和相邻的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区格的固端弯矩系数平衡后求出支座弯矩系数,再进行支座弯矩计算。 29. 幕墙 立柱的计算简图 怎样选用。 解: JGJ1022020 第 条规定:“应根据立柱的实际支承条件,分别按单跨梁、双跨梁或多跨铰接梁计算由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弯距,并按其支承条件计算立柱的轴向力。 ”条文说明第 ~:“ 大多数工程,应按铰接多跨梁来进行立柱的计算。 ” 30. 单元式幕墙竖框 怎样 验算。 解: 单元式幕墙由于竖框为组合框,对插的两竖框不可能同时伸缩验算时要分别验算,即取每根竖框承受单元组件一半的荷载(作用)计算,其中 W 值小者起控制作用。 怎样选用。 解: 横梁承受水平方向的横梁上下两 侧分布为三角形 (梯形 )面积上的风荷载、平面外平面地震作用 (图 56),和垂直方向的支承在横梁上的玻璃及横梁自重等自重荷载。 这样横梁为双向受弯构件,按式 (595)验算正应力,按式 (596)验算剪应力。 横梁上自重按式 (597)计算弯矩,横梁上风荷载为三角形分布时按式(598)计算弯矩,按式 (599)计算剪力;当为梯形分布时按式 (5100)计算弯矩,按式 (5101)计算剪力。 横梁强度验算取 SG+Sw+ 型材截面设计最大正应力值 σ =M/+MYW/+≤ fa (595) 型材截面设计最大剪应力值 τ =VSS/It (596) 由永久荷载(自重)产生的弯矩 MX =qB2/8 (597) 当风荷载 (平面外水平地震作用 )三角形分布时: 图 56 水平作用产生的弯距 MY=q2B2/12 (598a) 水平作用产生的剪力 V=q2B/4 (598b) 当风荷载 (平面外水平地震作用 )梯形分布时: 水平作用产生的弯距 MY=q2B2/24 [34 (a/B)2] (599a) 水平作用产生的剪力 V=q2L/2 (1a/B) (599b) 式中 MX— 由永久荷载(自重)产生的弯矩( N﹒ mm); MY — 由风荷载(平面外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 N﹒ mm); q2 — 线分布荷载最大集度(纵坐标最大值)( N); a — 梯形上、下底差的一半; B — 分格宽度( mm)。 挠度验算 绕 X 轴挠曲 df . lim X=5GKB4/384EI ( 5100a) 相对挠度 df . lim X/L< 1/180 ( 5100b) 绕 Y 轴挠曲(三角形分布时) df . lim Y= WK B4/(120EI) ( 5101a) 绕 Y 轴挠曲(梯形分布时) df . lim Y= [WK B4/(240EI)]( 25/85α 2+2α 4) ( 5101b) 相对挠度 df . lim Y/L< 1/180 ( 5101c) 怎样设计。 解: 幕墙连接件要通过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 预埋件按其在主体结构上的位置划可分为上埋式、侧埋式、下埋式。 由于连接方式各异,各种荷载 (作用 )对各种埋设位置的预埋件效应是不同的。 (1) 上埋式 (即埋于楼层面 )。 水平作用对它产生剪力 V,且其力作用线与预埋件面有偏心距 e1,竖向作用对它产生压力 N 压 ,而其作用线与预埋件中心线的偏心距为 e2,这样 M=Ve0+N 压 e2 ( 5131) 这种预埋件系剪力、法向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预埋件,应按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l02 式 (5. 7. 103)或 (5. 7. 104)计算,并取其中较大值。 AS≥ +( 5132a) AS≥ ( 5132b) 当 M 时,取 =0 式中: α v =()(fc/fy)1/2 ( 5133) αb=+(t/d) ( 5134) α r—— 钢筋层数影响系数,当等距配置时,二层取 ,三层取 ; fy—— 当为 I 级钢筋时取 210N/ mm2,当为Ⅱ级钢筋时取 310N/mm2; fc—— 当为 C25 级时取 / mm2, C30 级时取 15N/ mm2。 (2)侧埋式,即埋于梁侧。 水平作用对它产生拉力 N 拉 ,一般采用力的作用线与预埋件中心线相重,此时偏心距为零。 竖向作用对它产生剪力 V,它的作用线与预埋件面有一偏心距 e0,一般在 60~100mm。 M=Ve0 ( 5135) 它属于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的预埋件,应按 JGJ 102 式 (5. 7. 101)、式 5. 7, 102)计算,并取其中较大值。 AS≥ V/α rα vfy+N/ bfy+M/1. 3α rα bfyZ ( 5136) AS≥ N/ bfy+M/ rα bfyZ ( 5137) (3)下埋式 (即埋于梁底 )。 水平作用对它产生剪力 V,其作用线与预埋件面有一偏心距 e1。 竖向作用对它产生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