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车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式 主流道衬套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一般用于小型模具;二是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在固定在模板上。 主流道为标准件可以选择。 主流道部分在成型过程中,其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及一定温度、压力的塑料熔要冷热交换地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高,因而模具的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衬套式(俗称浇口套),对材料的要求很严格,小型模具可以将主浇口套和定位圈设 计成一个整体。 浇口套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如 T8A、 T10A 等,热处理要求淬火 53 ~ 57 HRC,保证足够的硬度,但是其硬度应低于与注射机喷嘴的硬度,以防止喷嘴被破坏,附录 D 列出了常用的浇口套结构形式和推荐尺寸。 主流道浇口套图见下图: 浇口套图 41 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形,以便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 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熔体的流速和冲模时间。 另外,由于其与高温塑料熔体及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因此设计中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交口套,以便选用优质的钢材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分 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向的作用,多型腔模具必须设置分流道,单型腔大型腔塑件在使用多个点浇注时也要设置分流道,分流道是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前的通道,可通过优化设置分流道横截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方向,使塑料熔体平稳充型,从而保证最佳的成型效果。 影响分型面设计的因素 1) 制品的几何形状,壁厚,尺寸大小及尺寸的稳定性,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要求。 2) 塑料的种类,亦即塑料的流动性,熔融温度和熔融温度区间,固化温度以及收缩率。 3) 注射机的压力,加热温度及注射速度。 4) 主流道及分流道的脱 落方式 5) 型腔的布置,浇口位置及浇口形式的选择。 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1) 塑料经分流道时的压力损失及温度损失要小。 2) 分流道的固化时间应稍后于制品的固化时间,以利于压力的传递及保压。 3) 保证塑件迅速而均匀的进入各个型腔。 4) 分流道的长度应该尽量短,其容积要小。 5) 型腔的布置,浇口位置及浇口形式的选择。 浇口道横截面的形状选择 常用分流道的截面面形状有圆形、梯形、 U 字形和六角形等。 要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则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流道的表面积小,以减少传热损失,因此可用流道的截面积与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 效率。 圆形截面效率最高(即比表面最小),由于正方形流道凝料脱模困难,实际使用侧面具有斜度为 5176。 ~ 10176。 的梯形流道。 浅矩形及半圆形截面流道,由于其效率低(比表面大),通常不采用,当分型面为平面时,可采用梯形或 U字型截面的分流道。 从上述分析,该模具分流道截面采用圆形截面,其加工性能好,而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尽量避免熔体温度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分流道的容积和压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 1) 一级分流道的长度 由于流道设计简单,根据两个个型腔的结构设计,分流道较短,故设计时尽量选小一点的,单边分流长度 L 分 =50mm。 ( 2)分流道尺寸具体计算 2)分流道的长度 根据两个型腔的结构设计,分流道长度适中,暂取 mm50分L。 3)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因为塑件的质量 20 0g89 . 05 x4 9. 42Vm  塑 ,根据式 (416),分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9 6 5 6 5 44  分塑分 LD 故取 分D 4)分流道的截面形状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有圆形、梯形、 U 形、六角形等,为了便于加工和凝料的脱模,分流道多设计在分型面上。 本设计采用梯形截面,其加工工艺性好,熔体的热量散失和流动阻力均不大。 5)分流道界面尺寸 设梯 形的下底宽度为 x,底面的圆角为半径 R=1mm,并根据表 46设置梯形的高 ,则该梯形的截面面积为 an(2 )8t (  )。 xhxx 再根据该面积与当量直径为 的 圆 面 积 相 等 , 可 得4 22  分)(。 D 即得  ,则梯形的上底约为 ,如下图所示 : 分流道截面图 42 6)凝料体积 ( 1)分流道的长度为 mm030650L 分 ( 2)分流道截面积 22 6 . 55 . 5A 分 ( 3)凝料体积 32 002130 0  分分分 ALV 考虑圆弧影响取 分 7)校核剪切速率 ( 1)确定注射时间为 S 。 ( 2)计算分流道体积流量: 分  塑分 V ( 3)由公式 RqVπ 可得到 133 6 5 6) 3分  (分分R 该分流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主流道和分流道的最佳剪切塑料132 s105~105 。 故分流道的熔体剪切速率合格。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 分流道表面不必很光滑,表面粗糙度可以设计在 ~ 之间,这是因为相对较粗糙的表面能增加外层塑料流动的阻力,使与其表面相接触的塑料熔体凝固并形成一层绝热层,从而利于内部的塑料熔体的保温。 有以上可得,此处取Ra=,另外脱模斜度一般在 1~ 2o之间,这里取脱模斜度 1o。 浇口的设计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流道,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 浇口的形状、数量、 尺寸和位置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 浇口的主要作用是 1)型腔充满后,熔体在浇口处首先凝结,防止其倒流; 2)易于切除浇口凝料; 3)对于多型腔的模具,用以平衡进料; 该塑件要求颜色均匀一致,无黑点、杂质等缺陷,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采用一模一腔注射,为便于调整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和封闭时间,因此采用侧浇口。 其截面形状简单,易于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 点浇口尺寸的确定 在工厂进行设计时,浇口深度常常先取小值,以便今后在试模的时候可以调整,并根据课本 P102 中推荐的 ABS 点浇口的厚度为 ~ ,故此处的深度取h=。 上面分别求出了塑件体积、主流到的体积、分流道的体积(浇口的体积太小可以忽略不计)以及主流到的当量半径,这样就可以校核主流道熔体的剪切速率。 1)计算主流道的体积流量 /scm1 2 8 nVq 3主  塑分主 VV 2)计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133 3 s101 1 101 2 3  主主主 R 主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和分流道最佳剪切速率 132 s105~105 之间。 所以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主要是储存熔体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影响制品的表面质量。 本设计既有主流道冷料穴又有分流道冷料穴,由于该制件要求没有印痕,采用脱模板推出塑件,采用球头拉料杆匹配的冷料穴。 开模时,利用凝料对球头的抱紧力使凝料从 主流道衬套中脱出。 冷料穴如下图所示: 冷料穴图 43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1)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用以形成制品的外表面,注塑件的结构比较简单,可采用整体式凹模,直接在定模板上加工。 其优点是牢固、接缝少、结构简单,常用于中、小型模具。 ( 2)凸模(型心)的结构设计 凸模式成型零件内表面的成型零件。 通常可以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分析可知,该塑件的型心只有两个:是成型零件的内表面大型心,因塑件抱紧力较大,所以设在动模部分。 根据对成型塑件的综合考虑,该塑件的成型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同时考虑机械加工性能。 又该塑件为大批量生产,所以构成凹模钢选用 P20(美国牌号)。 采用相应公式的平均尺寸法计算成型零件尺寸,塑件尺寸公差安塑件零件图给定的公差计算。 ( 1) 凹模径向尺寸计算 塑件外部径向尺寸的转换 mm1 5 0 .2 2mm1 5 0 0 0.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mm9 0 .2 2mm90 00 .4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mm4 8 .8 6 .2 0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 mm2 1 7 .3 0 0 .4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mm9 0 .2 2mm90 00 .4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mm5 0 .2 2mm50 00 .4  L ,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  故 : mmmmx 7 8 5 0] 5 0)0 0 5 [(])lS[(1L z111s1cpM1   ; mmmmx 4 5 ])0 0 5 [(])lS[(1L z222s2cpM2   ; mmmmx 8 6 ])0 0 5 [(])lS[(1L z333s3cpM3   ; mmmmx 1 8] 1 7)0 0 5 [(])lS[(1L z444s4cpM4   ; mmmmx 4 5 ])0 0 5 [(])lS[(1L z555s5cpM5   ; mmmmx 2 3 ])0 0 5 [(])lS[(1L z666s6cpM6   式中, cpS 是塑件的平均收缩率,查表 12 可得 ABS的收缩率为 % ~%,所取平均收缩率 0 . 0 0 80 . 0 0 3cp S ; x1 是系数,查表 415 可知 x一般在 ~之间,此处取  ; 21 、 分别是塑件上相应尺寸的公差(下同); 1z 是塑件上相应尺寸制造公差,对于中小型塑件取 (下同) 61z ( 2) 凹模深度尺寸计算 塑件高度尺寸的转换:塑件高度的最大尺寸 0  H ,相应的 。 ])[( ]x)HS+[ ( 1H z11s1cpM1  。 式中, x1是系数,有查表 415 可知一般在 ~ 之间,此处取 。 ( 3) 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塑件内部径向尺寸可以转换为: 0 . 3 8 m mmm1 4 7 . 4 1mm1 4 7 . 2 2L s1s1 0 0 .3 80 .1 90 .1 9   , ; 0 . 3 8 m mmm8 6 . 1 9mm86L s1s2 0 0 .3 80 .1 90 .1 9   , ; 0 . 3 8 m mmm4 5 . 1 7mm4 4 . 9 8L s1s3 0 0 .3 80 .1 90 .1 9   ,;0 . 3 8 m mmm2 1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