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路器脱扣的电流为短路电 流整定值的 120%,再考虑 计算误差等因素。 第三节 过负载保护 第 条 电气线路短时间的过负载 (如电动机起动 )是难免的,它并不对线路造成损害。 长时 间不大的过负载将对线路的绝缘、接头、端子造成损害。 绝缘因长期超过允许温升将因老化加 速缩短线路使用寿命。 严重的过负载 (例如过负载 100%)将使绝缘在短时间内软化变形,介质损 耗增大,耐压水平下降,最后导致短路,引起火灾和其它灾害,过负载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后 一种情况的发生。 第 条 本条中列出了可不装过负载保护的 几个例外情况,其中第二款系指不论负载多大, 由于受电源本身容量的限制不可能使线路过负载,例如为防人身电击,经小容量隔离变压器引 出的线路,自小容量太阳能电源引出的线路等。 第 条 被保护线路导体的热承受能力一般呈反时限特性,与之相适应,过负载保护电器的 时间一电流特性也宜为反时限特性的。 第 条 关于过负载保护的两个条件,式 不需解释,式 系 iec 试验 得出。 式 中 i2 为规定时间内的最小熔化电流或断路器的最小脱扣电流,此值应小于导体载流量的 倍 ,此时保护电器能对导体起过载保护作用。 这些电流和时间的数值在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标准 中均有规定。 根据 标准,过电流选择比为 : 1 的 “g”熔断体 (见 ),其约定时间和 约定电流列于表。 过电流选择比为 221 的 “g”熔断体,其约定时间和约定电流由其它部分规定。 “g”熔断体的约定时间和约定电流 表 注 :① 额定电流小于 16a 的 “g”熔断体的约定时间和约定电流在其它部分规定。 ② “gm”熔断器, in 值为熔断体的额定电流。 约定的电缆过载保护(仅对 “8g”熔断体)验证(见表 )。 为了验证熔断体能保护电缆防止过载,熔断体应经历下面的约定试验,每只熔断体安装在 其合适的熔断器支持件或安装在 (设备)上,但提供表 11规定截面积的铜导 线。 熔断器及连接的导线应以熔断体的额定电流进行预热,预热的时间等于约定时间,然后将 试验电流增加到 值( in 见表 )。 熔断体 在小于约定时间内熔断,此试验可在降低 的电压下进行。 注:如果 大于约定熔断电流,则不需要进行此试验。 约定电缆过载保护试验表 表 用作直接起动电动机的断路器各极同时通电时的反时限断开动作特性见表。 用作直接起动电动机的断路器各极同时通电时的反时限断开动作特性表 表 注:当三极过电流脱扣器仅由二极通电时 ,y 栏中规定的最大电流值应增加 10%。 必须注意此处的保护电器和电线电缆为近年我国采用 iec 标准后 的产品,如 dw1 me、ah、 dz1 dzx1 dz dz2 hb 断路器等和 rt1 rt1 rt1 rt1 rl6 熔断器等。 应该说明此二式只适用于大倍数过载的验算,小倍数过载 (如 5%或 20%的过载)在国际上尚 在研讨中,没有作出规定。 此二式中有关的名词定义和技术数据详见附录及有关产品标准。 式 中的 i2,当为 封闭式熔断器时,因熔断器产品的标准测试设备的热容量比实际使用中的热容量大许多,即测 试所得的熔断时间较实际使用中的熔断时间为长,这时 i2 乘以 的系数,如 if=,则i2=0 .9if==,而式 要求 i2≤,得 in≤iz。 我国产品标准中尚未列出半封闭式熔断器 (如瓷插式熔断器 )的技术数据,条文中对此种熔 断器未作规定。 按英国电气装置规程 (1981 年第 15 版 )半封闭式熔断器 (bs3036)的 in 与 iz 的 a值取 为 ,可供参考。 第 条 线路的过负载毕竟还未成短路,短时间的过负载并不立即引起灾害,在某些情况下 可让导体超过允许温度运行,也即 牺牲一些使用寿命以保证对某些负荷的供电不中断,如消防 水泵之类的负荷,这时保护可作用于信号。 第四节 接地故障保护 第 条 接地故障是指相线对地或与地有联系的导电体之间的短路,它包括相线与大地、 pe 线、 pen 线、配电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敷线管槽、建筑物金属构件、上下水和采暖、通风等 管道以及金属屋面、水面等之间的短路。 接地故障是短路的一种,自然需要及时切断电路以保 证线路短路时的热稳定,不仅如此,若未切断电路,它还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当发生接地短路 时在接地故障持续的时 间内,与它有关联系的电气设备和管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和装置外 的可导电部分间存在故障电压,此电压可使人身遭受电击,也可因对地的电弧或火花引起火灾 或爆炸,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 由于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保护方式还因接地型式和故障回路 阻抗不同而异。 所以接地故障保护比较复杂,国际电工标准和一些技术先进国家对它都很重视 ,作出具体规定。 条文中电气设备使用特点是指设备是固定式还是手握式、移动式,导体截面在许多情况下 决定故障回路阻抗,故列为需协调配合的一个方面。 第 条 切断故障电 路是防人身间接电击的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措施。 如技术经济上不 可能不合理时,还有其它措施可采用。 采用其它措施后仍需切断故障回路,但这仅是为了防电 气火灾等其它灾害。 第 条 按防电击保护的分级电气设备共分 0、 i、 ⅱ 、 ⅲ 四类,详见《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477684〉第 ~ 条规定。 人体受电击时安全电压限值 ul为 50v 系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4794 的规定。 正常环境 下当接触电压不超过 50v 时,人体可接触此电压而不受伤害。 但为消除火灾危险 iec479—1 标准 将切断接地故障电路的最大时间值规定为 5s,详见本规范第 条的说明。 第 条 单一的切断接地故障保护措施因保护电器产品的质量、电器参数的选择和其使用中 的变化以及施工质量、维护管理水平等原因,其动作并非完全可靠。 且保护电器尚不能防止由 建筑物外进入的故障电压的危害,因此 iec 标准和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都规定在采用此种保护措 施时,还应采取本条所规定的总等电位联结措施,以降低人体受到电击时的接触电压,提高电 气安全水平。 条文中第三款对建筑金属构件的联结未作硬性 规定,这是由于第二款中的金属管道与此等 构件系指楼板钢筋,已有多处的自然接触而连通,而建筑金属构件的人工联结有时比较困难的 缘故。 图 所示的建筑勃作了等电位联结和重复接地,图中 t 为金属管道、建筑物钢筋等组成 的等电位联结, bm为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或接地端子板, zh 及 rs 为人体阻抗及地板、鞋袜电阻 , ra 为重复接地电阻。 由图可见人体承受的接触电压 uc仅为故障电流 id 在 ab 段 pe 线上产生的电 压降,与 rs 的分压; b 点至电源的线路电压降都不形成接触电压,所以总等电位联结降低接触电 压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总等电位联结藉提高地电位和均衡电位来降低接触电压,它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电气安全 措施。 下面规定 tn系统手握和移动式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切断故障回路时间限值为 ,即是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