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_经济学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这一系列的贬值是我国在经济体制发展不完整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外国势力不断打压,人民币被“认为”贬值。 (见图 1) 图 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81 年至 2020 年走势 数据来源: IFSL 如下图所示, 1994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经过小幅度升值以后,在 2020年之前基本稳定在对美元汇率 的水平。 直至 2020 年我国进行第二次汇改,人民币不断升值,又一波的升值热潮向我们涌来。 (见图 2)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图 2 人民 币对美元汇率 1994 年至 2020 年走势 数据来源: IFSL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 对于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人民币的价格是否被低估。 IMF 一直声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 要看人民币是否被低估,要从购买力评价法和汇率计量法两种的数值来看。 按汇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要低于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人民币是被低估的。 而事实上,人民币是被低估的。 而一国货币被低估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 打个比方,在中国能用一块钱买瓶矿泉水,而且美国你却需要用 美元 买水,换算成相同货币,其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就此看来人民币确实是被低估了。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目测我国的外汇储备来了解目前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 [3] 如下图所示 ,从 1994 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累积。 我们做一个猜想,如果中国人民银行没有买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人民币的汇率应该会比现在高。 而我国的外汇储备未来还将继续增长,但其增长的速度必然会放缓。 而且,目前西方社会经济持续低迷、萧条,许多国家甚至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我国的经济有实力顶住重重困难,说到底,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个国家货币 价值的关键所在。 所以,人民币被低估的问题将逐渐被重视,其升值是大势所趋,但是否能做到缓慢平稳地升值则是关键所在。 (见图 3)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8 图 3 19942020 年我国外汇与占 GDP 比重走势 数据来源: IFSL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整体相对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则持续高速增长,从上世纪 GDP 两位数的增长,到如今已连续 20 多年依然保持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我 国的经济发展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IMF 在 4 月 17 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说到,世界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达到 %。 从这份报告来看, IMF 认为欧元区仍面临经济衰退危机,成员国发生债务违约的潜在风险“难以量化”。 IMF 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在 2020 年将反弹至 %。 的确,今日亚行也发出一份地区性报告,其中预测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只有 %,到 2020年也只有 %。 相比这些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人民币升值的基本原因。 [4]( 见图 4)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图 4 我国近 年来经济增长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网 从宏观经济运行和外部经济环境角度看, 2020 年发生阶段性转折。 一是东亚金融危机影响成为过去,受危机冲击国家经济大都走出危机,危机派生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压力烟消云散。 二是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开始摆脱紧缩走向复苏,并逐步出现以基础材料和机械化工产业为投资重点带动的新一轮经济景气。 政府逐步调整应对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在 2020 年初出台强势宏观调控措施,遏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势头。 走出通货紧缩后,我国消费物价指数 2020 年上升 1. 2%,2020 年上升 3. 9%。 从 经济基本面因素角度看,我国可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继续保持快速追赶势头,进一步加强了实际汇率升值趋势。 可贸易部门相对单位劳动成本持续稳定下降,双顺差规模呈扩大趋势,提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增加。 2020 年 7 月汇率体制改革回归到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并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小幅升值,是具有长期积极意义的政策调整。 [5] 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 货币学派理论认为,一国较高的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从而使该国货币汇率升高,一国利率下跌,该国汇率走势就趋十贬值。 利率对汇 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间套利性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十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 (见图 5)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0 图 5 为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基准利率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网 1997 年至今,人民币实际利率一直高于美元 (2020 年除外 ),利率差异导致国际流动资本扩大套利规模。 2020 年起,为了避免投资过热及稳定房地产价格,央行加快加息步伐,为国际游资涌入国内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由。 2020 年 9 月央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贷款基准利率。 这是 2020 年以来的第五次加息,也是自 2020 年以来的第八次加息。 利率调整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调整的次数多。 一年内已经调整 5 次,为历史罕见。 (2)调整的频率高、间隔时间短。 第 4 次调整与第3 次调整仅隔 31 天,第 5 次调整与第 4 次调整仅隔 23 天,为历史罕见。 (3)存款基准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每次调整的基点不完全一致。 (4)存、贷利差经过调整后有缩小的趋势。 2020 年一年期存、贷款利差调整前为 个百分点, 5 次调整后为 个百分点,缩小了 个百分点。 人民币利率长期高于美元对人民币升 值压力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 (见图6)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 图 6 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基准利率 数据来源: IFSL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原因 国际收支双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各国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将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便趋于上升。 反之,如果出现逆差,支出大于收入,该国的货币供应就会增多,其对外 汇率就会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一国对另一国外贸赤字不断扩大,该国便会谋求通过促使对方国家货币升值来削弱对方国家的产品价格竞争力。 今年来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可以说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素。 (见图 7)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2 图 7 为 1990 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网 随着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平稳快速发展,本国国 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使人民币承受了很大的升值压力。 从供求的角度来说,一般贸易大量盈余会使外币供大于求,外币相对于本币贬值,而本币就升值。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0 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 2,841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091 亿美元,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到 2020 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 亿美元。 巨大的外汇储备量,也成为欧美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原因之一。 [6] 西方等国持续施压 (1)美国 不断施压,试图促使人民币升值 美国一直是鼓噪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国,时至今日,美国又对中国提出“汇率操纵”的指控,又掀一股人民币升值风波。 美国不断希望人民币升值,其目的大致有三,一是,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债权国,人民币升值,那样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将大幅缩水,有利于美国减轻巨大的外债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竞争力下降,有利于改善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情况;三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也逐步向国际化迈进,这对美元和美国的国际地位构成威胁,因此打压人民币就成了美国的选择。 (2)欧洲日本的施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欧盟、日本等也为自己利益对人民币升值施压。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采用特殊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一直“紧盯”美元,汇率在 左右波动。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更是一枝独秀率先企稳回升,相对当前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的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却保持不变,欧盟也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样欧盟便能在双边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对于日本,也有一直鼓动人民币升值,其目的也已明了。 日本经历了十年的经济低迷期,日元在亚洲充当货币主导的可能性也下降了,相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已经逐渐引领了亚洲经济 的发展,日本认为白己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想用类似“广场协议”的文件打压人民币,确保其经济地位。 [7]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4 第 3 章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是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口益重要。 2020年人民币有 %左右幅度升值,当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 142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 出口额 76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0,进口额 66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 而且贸易顺差有增无减,全年贸易顺差达 1020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 20202020 年的贸易顺差累计总合 (1105 亿美元 )。 2020 年人民币升值 %,我国进出口总额达 176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 9689 亿美元,增长 %,进口 7915亿美元,增长 %,贸易顺差 1775 亿美元,增长 %。 2020 年人民币升值 %,我国进出口总额达 217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 12178 亿 美元,增长 %。 进口 9559 亿美元,增长 %,贸易顺差 2618 亿美元,增长 %。 2020 年升值 %,进出口总额 25633 亿美元,其中出口 143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进口 113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贸易顺差 2981 亿美元。 由以上数据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没有出现减少,反而出现大幅度增加,贸易顺差也逐年增长。 [8] 我国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 (1) 出口商品总额不断增长 ,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 根据中国海关及商务部 对 2020 年~ 2020 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商品的统计数据显示 , 近 10年来除 2020年外 ,我国出口商品总额持续增长 , 2020年出口商品总额较 2020 年翻了 5 倍多 , 即使是 2020 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我国出口商品总额也达到了 2020 年的 倍。 再对 2020年~ 2020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商品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 见下表), 不难发现我国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比重。 如今 , 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达到 %, 相比 1986 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真正实现从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 时%的比重要高出近一半。 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初级产品出口接近 95:5的比例 , 也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60:40 的平均值和发达国家 80:20 的平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均值。 (见表 1) 表 1 为我国 2020 年一季度中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 %)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 煤 万吨 578 原油 万吨 69 成品油 万吨 658 塑料制品 万吨 170 纺织纱线、织品及制品 箱包及类似容器 服装及衣着附件 鞋类 钢材 万吨 1051 玩具 家具及零件 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6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网 (2) 出口产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 品为主 至今我国大部分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工业附加值不高。 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比较优势已从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 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这篇文章;另一方面这对于我国出口产品存在很大的弊端 ,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说明我国缺乏出口“高、精、尖”产品的实力。 因此,为了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加快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 逐步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才能进一步增强外贸对外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3) 出口商品结构趋同 化现象严重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趋同化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