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桥梁维修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施工进度中遇到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研究协调。 工程进度实行周末检查,每周召开一次例会。 通过例会制度落实每天进度,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计划,及时确定对策,使进度计划确实能指导生产并真正付诸实施。 六、 农忙季节的措施 农忙季节对我单位的施工影响不大,因我单位人员都是本公司职工和合同制工人,且机械化施工程度较高,对施工没有影响,但针对农忙季节我们仍将采取如下措施: ⑴ 在工作安 排上,主要安排关键线路及非关键线路上时差较小的工作和机械作业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对于非关键线路中时差在 20d以上,又需投入大量人工作业的工程,尽量提前或推迟在农忙炎热季节之前或之后施工。 ⑵ 夏季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我们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野外作业人员(包括各种机械操作手和修理人员)作业时间进行调整,安排早、晚作业, 中午气温炎热延长休息时间,早、晚餐送到工地就餐。 ⑶ 加强劳动保护,配备各种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如:草帽、口罩、眼镜等,及时供应各种防暑降温药品,对临时野外作业(如机车修理、搭设临时防雨、防晒 工棚等)。 ⑷ 加强后勤工作,及时调节伙食结构,保证工地职工吃得下、吃得饱,营养足,住得舒适、睡得安宁、精神好。 设置专人送水、凉茶等防暑降温饮品到工地现场,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⑸ 适当提高暑期职工待遇,炎热高温季节施工期间,劳动定额降低 10~ 15%结算,对暑期坚持出满勤的施工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 第六章 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测量 一、测量控制网(点)的复测 开工前对建设 单位 、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原测设的网型和等级,并按《工程测量 规范》 GB50026— 93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复测,复测拟用仪器: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高程控制采用 DS3 水准仪。 复测和计算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其点位才能使用。 二、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建立现场平面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即方位角闭合差 10n( n为测定系数,测距相对中误差≤ 1/30000),系统布设时,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标段外围布设一 道 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 导线点的埋设规格采 用 GB50026— 93《工程测量规范》附录的金属标志图设置。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 100m,不易受施工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放线控制 本工程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桥梁 中线的平面及高程控制; 2)小型构造物中线的平面及高程控制; 3) 桥梁维修 中线、轴线的平面及高程控制。 三、 主要 工程测量 施工放线 本工程的施工放线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桥梁维修标高 位置放线和伸缩缝设置位置放线; 2)测量放线时,先由坐标控制网,采用坐标法放出 桥面 中心点和伸缩缝设 置位置,并每隔 10m打临时中线控制木桩。 在施工过程中,需多次重复测放中线。 四、仪器的检测和控制网的复核 测量人员应小心爱护测量仪器,严格按规范和仪器说明进行操作。 项目部测量组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在用仪器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公司按有关规定,定期把仪器送到指定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至少每月复核一次。 当点位可能遭到破坏、位移或对该点的精度有怀疑时,应立即与相邻点进行联测,确认精度达到要求才可以继续使用。 第二节 维修加固施工方案 更换伸缩缝或清洁伸缩缝、改善几何形状、加强安全性设施(如改善人行道 、栏杆柱及扶手)、修补桥面铺装、化学灌浆封缝等工作方法较简单,更换支座施工要求较高。 更换支座 涉及老福山 坛子口立交桥、永和门立交桥、建设西路桥。 结构均是圆柱式墩,连续箱梁结构,盆式橡胶支座。 ( 1)盆式橡胶支座的选择 原桥选用的盆式橡胶支座标准多为 GPZ型, GPZ型盆式支座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被封闭在钢制盆腔内的弹性橡胶板,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具有流体的体积不可压缩性的特点,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可靠地传递到墩台上,并实现桥梁梁端的转动;同时依靠蹭钢衬板上的聚四氟乙烯与支座顶板上的不锈钢板之间的低摩擦系数来 实现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使支座所受的剪切应力不再由橡胶板全部承担,而间接作用于支座底板及聚四氟乙烯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的滑移上,从而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 所以盆式橡胶支麻可以满足大的支承反力,大的水平位移,以及大的转角要求。 ( 2)主梁的顶升 拟每联采用数控同步顶升方案,有以下特点: 多点同步顶升,数控同步顶升系统实现自动调节,以确保整体顶升(移动)负载物体各顶点受力均匀、位置稳定地移动,以达到载荷在任一点以同一速度被顶升(也可以实现任意顶点单独控制)。 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 WINDOWS系统,单 人操作,简便高效。 顶升过程中,在达到预先设定的行程、温度或负载限制时,实现自动停机。 顶升过程中,电脑跟踪反映出衩顶物体受力状况,并按预先设定的受力变化极限值,实现自动停机。 高精度位移感应器确保精确定位(177。 ) ( 3)箱梁顶升支撑方案: 支座更换最关键的是将上部结构箱梁顶起,顶升的高度即能满足支座更换的净空要求,又能满足上部结构箱梁受力方面的要求;同时 顶梁支撑结构形式和施工安排尽量减少对成城市交通的影响。 将墩柱病害去除维修加固后,可以墩柱夹箍为支点平台,使用液压超薄千斤顶顶梁。 同时拼装较小钢管 脚手架作操作平台。 箱梁顶升前,全面检查箱梁已有裂纹情况,在顶升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裂纹发展情况,以便及时作出方案调整;顶升完成以后,再对裂纹检查,并对前后裂纹作出比较。 拼装钢管脚手架、安装墩顶夹箍、液压千斤顶按设计院提供的位置安装到位,总顶力须大于箱梁重量,以确保顶升过程中的安全。 顶点的布置:千斤顶安装在墩顶,紧靠近支座附近,达到不改变箱梁原受力状态的目的,同进满足墩柱的两侧对称布置,防止墩柱出现偏心受力,兼顾支座拆除与安装方便。 所有墩柱顶部布顶位置用磨光机打磨平整,不论是磨低还是垫钢板,所有墩顶顶部净 空为 130mm,支承垫石顶面及梁底的支座安装部位必须清洁平整。 以便安装千斤顶。 在千斤顶与箱梁底板之间加垫橡胶垫。 在安装千斤顶以前,对墩顶和梁底混凝土回弹,测出混凝土的强度值,用于顶梁时控制混凝土局部承压能力。 各顶点顶力的控制:顶梁过程中顶力对上部结构箱梁影响很大,顶力控制做到准确、稳定、牢靠,施工串的顶力将严格按照设计部门计算的顶力控制,并做到整联同步、分级加载。 位移控制:顶梁过程中,以顶力和位移双控,并以位移控制为主,保持各顶升点位移一致,确保梁体原受力状态不变。 顶升使用同步顶升系统,位移控制采用的是 位移感应器,具有精度高、反应灵敏、控制方便的特点,可以保证顶梁位移在相邻两墩的位移高差不超过 4mm。 具体顶力大小、油表读数、分级控制、位移测量将按设计部门计算出 的顶力,结合顶的性能作出顶梁施工记录。 顶升到位以后,将各支点临时固定,确保个固定点牢靠以后,转入支座更换工序。 千斤顶布置以后,按计算顶力试顶,检验液压设备状况和分配梁、钢支架受力性能,保证各机械和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用刚垫块打好临时支撑,转入下一道施工工序。 顶梁:顶升使用先进的同步顶升系统,实现箱梁顶升位移和顶力严格控制的目标。 按照分级、均衡、同 步加载的方法,将该桥上部结构全部顶起。 加载过程中,按照各顶点设计顶力分级、均衡、同步、对称加载。 控制每一台的顶力,防止桥梁上部结构出现不均衡受力,防止墩身出现偏心受力。 箱梁顶升总控制高度为 5cm,对预埋螺栓长度超出 5cm的丝杆打磨到长度在 5cm 以内。 箱顶升到位,使用临时钢垫块对千斤顶布置保险后,开始更换支座。 顶梁应急处置方案: ◆顶升力量过大的处理:如果出现顶升力量过大,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箱梁两端被卡住;二是箱梁位移后支座上下盆被卡住。 解决方案:如果出现顶升力量超过设计提供值的允许范围,箱梁依然没 有被顶起,立即停止顶升,将千斤顶内回油;检查箱梁两端约束并予以解除;将支座的限位盆切割掉,解除支座可能出现的约束。 ◆局部混凝土承压不足的处理: 箱梁和墩柱的局部计算承压力量是很小的,安全满足局部承压受力要求,但是当施工的进度较快,混凝土现有强度情况不太明确,需要防止出现混凝土局部承压的问题。 解决方案:如果出现箱梁混凝土局部承压的问题,立即停止顶升, 将千斤顶内回油;在千斤顶顶部加垫钢板,扩大混凝土的承压面积;如果出现墩柱混凝土局部承压的问题,立即停止顶升,将千斤顶内回油;在千斤顶底部加垫钢板,扩大混凝土的 承压面积,同时对夹箍连接螺栓进行夹紧加强。 ( 4)支座更换施工方案: 箱梁顶升以前,对全桥支座安装和使用情况做出全面的检查,针对支座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前制定好相应的更换方案,提前安排好支座更换的材料、设备和人员。 盆式橡胶支座在安装前应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备。 对活动支座应用酒精或丙酮清洗相对活动面,擦干后在四氟滑板凹槽内涂满 295 硅脂。 为确保预埋螺栓的完好,将原支座上下位移超出预埋螺栓,水平移动取出原支座后,将新的支座平移安装到位,用预埋螺栓固定;为保证支座安装平整,上下支座板用钢楔块垫平,在上下支座板周围做好封 闭,注满环氧树脂。 根据公路桥梁施工规范,支座的四角高差不得大于 2mm。 支座安装时,其顺桥向中心线必须与主梁中心线或切线重合或平行。 ( 5)墩柱倾斜处理方案: 对墩顶为滑动支座或单向滑动支座者,一般地说,可更换后自动回位。 对墩顶为固定支座者,墩柱不能施行强制回位,应该采取自动回位的施工方案。 即按照桥梁顶升方案将该段箱梁顶起,更换为特制的单向滑动支座,并将支座内的四氟板上投放硅脂,增加滑动性,将箱梁安放在支座的四氟板上,等待一段时间,做好过程观察,让墩柱自由回位;待墩柱回归到位后,将该墩单向滑动支座固定,转 换为固定 支座。 第三节 桥面系铺装方案 ◆凿除原桥面铺装混凝土时,应小心谨慎,将梁顶面拉毛处理。 ◆在浇筑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前,应将钢筋网与桥面之间设置垫石,以免浇筑水泥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网沉底。 并且注意设置横坡。 ◆在浇筑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之前,应对梁顶面进行充分的清洗,使充分湿润但不得积水。 在铺筑桥面铺装时,应最大限度地消化、消除主梁变形带来的桥面不平顺。 ◆钻锚固孔后应及时将锚固筋锚入,不允许全部钻孔完成后再锚入钢筋(最多连续钻 2 排孔洞后就应锚入钢筋),以免钻孔销弱梁受力。 ◆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应在支座 更换后进行。 伸缩缝施工: ◆凿除原伸缩缝后,核实主梁梁端间距。 ◆按照设计核定预留槽尺寸,预留锚固筋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首先处理,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伸缩缝。 ◆伸缩缝安装之前,应按照安装时的气温调整安装时的定位置,用专用卡具将其固定。 ◆安装时伸缩缝的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重合,并使其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吻合,按桥面横坡定位、焊接。 浇筑混凝土前将间隙填塞,防止浇筑混凝土把间隙阻死。 影响伸缩,也不允许将混凝土填在密封的橡胶带缝中及表面上。 如果发生此想象,应立即清除,然后进行正常的养护。 ◆伸缩缝锚板 与主梁原锚固钢筋及桥面铺装纵筋间应采取双面焊进行。 第 四 节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我公司中标后,积极配合甲方和设计单位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我公司本工程施工中将应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以保证工期、质量。 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推行信息化施工 A、运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管理,对工期和劳动力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强化工期管理。 B、为保证与业主芨监理的良好联系,以及工程管理的需要,我公 司将在施工现场设立计算机网络工作站,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支持施工项目管理和控制,实现对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以及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C、施工推行信息化施工, 遇到的问题,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以科学的处理,及时用到施工中去,再将进一步反馈回来的信息继续处理,用于指导施工。 如此反复,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技术效果。 D、为提高工作效率,配合业主加强项目的管理,在项目经理部 配置电脑,设立电子邮箱,并设专人负责,及时接收或发送至业主、监理工程师以电子邮件发出的有关文件。 发动年轻技术人员投身到研究和实践中去,项目部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选取 2~3个课题,组 织有关人员进行 QC攻关活动。 第 七 章 施工 质量 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 总目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切实落实“质量第一”的企业方针策略,以高度负责精神、严把质量关,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确保工程达到 合格 工程。 第二节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质量审查小组 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