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化案例报告——斗南花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89. 35 2020 2 939 916. 40 7 702. 80 187. 46 2020 3 531 089. 00 8 472. 20 189. 14 2020 4 305 751. 00 9 421. 61 195. 39 2020 5 033 435. 00 10 493. 03 198. 51 2020 5 562 338. 60 11 759. 00 201. 49 11 表 3 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和产值基本情况 年份 种植面积 /hm2 产值 /万元 单位面积产值 /万元〃 hm 2 1992 57 000. 00 200 000. 00 3. 51 1993 70 000. 00 300 000. 00 4. 29 1994 75 000. 00 380 000. 00 5. 07 1995 75 500. 00 400 000. 00 5. 30 1996 75 500. 00 480 000. 00 6. 36 1997 85 979. 00 945 926. 00 11. 00 1998 85 927. 50 1 073 522. 80 12. 49 1999 122 580. 50 1 150 000. 00 9. 38 2020 147 518. 00 1 600 164. 00 10. 85 2020 246 006. 00 2 158 419. 00 8. 77 2020 334 453. 70 2 939 916. 40 8. 79 2020 430 115. 00 3 531 089. 00 8. 21 2020 636 006. 30 4 305 751. 00 6. 77 2020 810 181. 20 5 033 435. 00 6. 21 2020 722 136. 10 5 562 338. 60 7. 70 注 : 1992~ 1999 年的花卉产值数据来源于互联网的相关数据。 2020~ 2020 年的花卉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部网站。 2020 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花卉协会。 12 二、云南花卉发展状况。 (一)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历史 : 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1988~ 1989 年昆明市呈贡县斗南镇的几个农户在田里小规模试种花卉 , 到 1994 年全省农民自发种植的鲜切花产量达到 211 亿枝 , 跃居全国第 1。 1994 年开始 , 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在花卉生产领域进行投资 , 不仅生产发展迅猛 , 而且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然而 , 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 , 云南花卉产业科研、生产 技术、市场开发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严重滞后的问题在 1995 ~ 1996 年突出的反映出来 , 出现了长时间的花卉产品销售不畅 , 花价低廉 , 严重地挫伤了花农和企业生产积极性。 1997年 11月 , 云南省政府为缓和矛盾 , 批准成立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 并赋予其花卉行业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 , 加强对花卉产业发展的引导、扶持和管理 ,花卉产业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 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骨干企业 , 花卉的种植技术和设施、设备水平都有很大的改善 , 花卉产品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 市场流通秩序有所改善 , 云南花卉产品在国际、国内 市场的占有率也不断提高。 (二)云南花卉近年来发展状况。 : 从优质鲜切花的生产情况看,由于花农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以及企业、花农技术培训的有效实施,加之重点花卉企业、花农、花农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日趋紧密,云南省花卉种植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优质鲜切花数量规模增长迅速。 : 2020 年,在稳定国内大中城市鲜花市场的同时,继续拓展国内中小城市市场。 与此同时,“云花”的国际市场也不断拓展。 昆明海关的统计显示, 2020 年云南省花卉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出口抵达国和地区目前已 达到 35 个。 另外,诸多花卉企业的业绩也表明,花卉产品正呈良好的外销态势。 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昆明煜辉园艺有限公司、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彩色马蹄莲种球、非洲菊和康乃馨种苗,出口至荷兰、越南、黎巴嫩、日本等国的数量逐渐增多,云南正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种苗生产中心和重要的种球生产地。 : 2020 年云南省花卉发展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持续高价现象。 花价上涨的原因除资材、油价上涨等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整体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二是国内外市 场进一步拓展,云南省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落后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三是因昆明新城的改扩建占用了鲜花生产地,部分切花产量减少。 : 13 2020 年云南省花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仅上半年 K I F A 的拍卖总量就超过 2020 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 1 倍左右,供货商达到 1783 人,增长 100%左右。 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使得外商投资云南花卉的热情空前高涨。 企业的辐射带动使得云南省一批花农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壮大,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农户收入也较过去单打独斗闯市场时显著提高 37%,许多农民通过花卉种植一年就实 现了脱贫。 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农民种植万寿菊,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亩收入 1200~ 1800 元,较烤烟的收入略高,效益更好。 : 通过举办和参加花卉展览,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对云南花卉进行宣传报道,更好地提高了“云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国内外人士对云南花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吸引了众多购买商采购云南花卉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到云南投资,同时也给云南花卉从业者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此外,随着“云花”知名度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云南花卉产业也引起了《中国花卉园艺》、《中国花卉 报》、《南风窗》、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纽约时报、英国 BBC 广播电台等许多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重视,刊(播)发了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形成了有利于花卉产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 2020 年,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花卉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并积极开展花卉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准备工作,“云花”产品在国际市场取得了很好的信誉,品牌知名度得到较大提高。 另外,规范支付专利费、引进国外花卉新品种的企业增加,花卉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部分企业放眼世界,市场竞争逐步由国内转向国际,以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鲁荣华、郑继兰等部分花农也开始向国外育种者支付专利费,合法引进新优花卉品种,以提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扩大自身的信誉度。 (三)发展对策: , 发展特色花卉。 云南省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 , 花卉资源十分丰富 , 为发展自己的特色花卉提供了有利条件。 只有自己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种 , 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 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品种依赖进口 , 受制于人的问题 , 同时改变品种单一、品种老化的问题。 云南具有得天独 厚的气候优势 , 世界上主要的鲜切花种类都能实现周年规模化生产 , 并具有花卉生产设施投入较低 , 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 较其它地区生产的花卉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加强病虫害防治。 云南省花卉要走出国门 ,必须要接受进口国的检疫。 因此 , 发展无病虫害优质花卉产品以进军国际市场 , 是云南花卉发展的重要对策之一。 , 培养科技人才。 从国际花卉消费看 , 仅仅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生产的产品 ,在花卉市场上很难占据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要占领一席之地 , 必须要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首先要培养大批从事花卉业的各类科技人才 , 加快云南自主知识产权优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 研究配套栽培技术 , 开展花卉技 14 术培训 , 让花农能真正掌握新技术 , 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 争创名牌。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下 , 要有稳定的客户 , 必须要保证花卉产品的质量 , 创立自己的品牌。 因此 , 要标准化、规范化的选择花卉种苗种子、种球、进行花卉栽培管理、产品包装、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 , 才能保证花卉产品的质量 ,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具有适宜种植花卉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优势 , 且劳动力富裕 , 花卉栽培设施简单 , 生产成本低 , 我们认为 , 只要在 抓好花卉拍卖市场、新品种研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的同时 , 将工作重点和资金投入到提高花卉品质上来 , 云南省花卉业在国际市场上就一定能占有一席之地。 (四) 云南花卉产业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 : 云南的气候多样性可以满足生产各种各类花卉的需要;许多地区四季温暖,可周年生产各种花卉;高原地区紫外光充足,有利于花卉品质提高。 云南素有 “ 世界花园 ” 之称,拥有的 万种高等植物中,花卉资源就有 2500 多种,并以杜鹃、山茶、报春、龙胆、木兰、百合、兰花等 7 大名花著称于世。 云南与缅甸、老挝、泰国、 越 南三国接壤或临近,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地理条件; 40 余条国内外航线的开通,为花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云南省委省政府重视花卉产业发展,把花卉作为云南 “ 十五 ” 发展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 的新兴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确定了把云南建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和交易中心这一发展目标。 与国内发达省份比,云南的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较廉价。 云南自古有栽花养花传统,为花卉生产发展奠定了种植技术基础。 在政府支持下。 云南花卉科研、教学与培训都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专业花农 队伍已经形成并不断壮大.昆明周边的大型花卉生产基地已经建立,已有了以鲜切花为主的多种花卉规模生产,销售渠道已经打开,基本销售网点已经形成。 国际花卉生产布局的变化,更是给云南花卉的发展带来契机。 1994年以来云南省鲜切花产量 — 直居全国之首。 1999年鲜切花生产面积 1729公顷,产量 10 亿多支 ,占全国的 — 半以上。 花卉总产值 亿元人民币。 2020年花卉面积 4300 多公顷,总产值 22 亿元,其中鲜切花产量 13 亿支;已有近 300家花卉企业。 云南花卉不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占有较大份额,所产 花卉的 80%销往全国 70 多个城市,还有 10%左右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花卉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科技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度不大,因此缺乏自己的名牌 15 产品,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较为普遍。 第二,花农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浓。 对新技术的了解应用甚少。 第三,行业管理人才缺乏,行业规范尚未建立,从而造成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包装、运销不符合规范化要求,市场驾驭能力差,缺乏对生产者的必要引导。 第四, 花卉产后研究薄弱,采集、包装、储运、销售过程中损耗多,增加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 第五,销售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和提高运行效率。 (五)促进云南花卉发展的策略分析: ,开发地方特色品种,创建名牌 云南省有十分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要利用这一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培育只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名优花卉品种,创立自己的花卉品牌,从而根本改变依赖进口品种、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云南花卉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宏伟目标。 因此,从现在起,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保护新品种的培育。 , 积极消化,改造提高 云南省在进口花卉的组培快繁和栽培方面投入较大,这是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初级阶段所必不可少的。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要重视这项工作。 但引进工作 — 是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论证,切忌盲目:二是要引进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新品种,避免引进淘汰品种;三是要做好吸收、消化、改造提高。 ,保证花卉产业持续发展 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决定花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定量分析土壤、气候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环境因子的合理配置,建立花卉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参数模型,提高花卉 产量和品质。 花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是培育新品种的源泉,性状遗传规律是新品种选育的理论指导,都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形成花卉经济优势 花卉科研推广与市场需求高度结合,是荷兰花卉业新技术成果保持世界领先的秘诀。 搞好开发研究,使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是所有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 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认真组织联合攻关,搞好分工协作,杜绝重复。 目前可从改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和生产条件等方面入手,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经费,支持科研素质好的研究机构,尽快推 出应用成果,逐渐形成强劲的花卉经济优势。 ,建立三支强大队伍 花农的科技素质是提高花卉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要以科研、教学单位为基地,对花农进行技术培训,介绍市场信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讲授和推行花卉生产标准化要求,逐渐提高全体花农的技术素质,实现花卉生产规范。 ,提高设施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花卉设施栽培是 — 项高投入、高产化的措施,对此必须认真论证,全面考虑 16 生产发展的需要、先进设施对当地社会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设施应用的综合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花制宜,坚持建 好、用好、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