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工作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已经过其它体系描述的资源或比较适合于其它体系描述的信息资源, DC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起步或桥梁来将其纳入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框架中,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因此,如何来实现 DC与传统或其它的资源描述体系进行桥接或互相转换,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可参见以下的资料: Dublin Core to USMARC Mapping, Library of Congress, marc/ Mapping Dublin Core to UNIMARC DRAFT by Michael Day (UKOLN), Michael Day, metadata/interoperability/ 二、 RDF框架及其含 义 1997年十月, W3C正式发布了 RDF的草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即资源描述框架,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元数据方案,而是一个能对结构化的元数据进行编码,交换及再利用的体系框架。 这种体系结构通过对通常意义上的语义,语法和结构的支持,从而提供了在各种不同的元数据体系之间的互操作性。 RDF本身并不对各种不同的元数据进行语义定义,而是提供一种框架体系,使不同的用户或团体能够在这一框架下 定义他们自己的元数据的元素。 RDF采用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 )作为交换和处理元数据的通用语法结构体系。 XML提供了与供应商无关的,可由用户扩展,认证的标记语言体系,它既提供了可读性,也有表达复杂结构的能力。 RDF利用了 XML严谨的结构,避免了语义上的二义性,从而为元数据的编码,交换及机器自动处理提供了保证。 RDF通过一个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数据模式,支持在各个不同的元数据语言之间的模块化的互操作能力。 下文即对 RDF的定义作出一个简单明确的描述,由于许多 名词并无约定俗成的译名,为便于理解和保留原貌,在第一次给出 RDF定义的术语时给出原文,而后的下文中则直接引用参考译文。 RDF的语法体系框架可以分为二层,一层为 RDF 核心( RDF Core),第二层为关系描述 (Utility Relations)。 从应用角度出发,本文仅对 RDF 核心进行描述,而在示例中涉及第二层的语法描述则在注释中加以注明。 RDF 核心 描述: RDF核心的数据模型可以描述如下,核心是称之为节点( Nodes)的集合,它们有称之为属性类型( PropertyTypes)的子集。 同时 有由三个元素组成的称为三位元 (Triples)集合,这一集合的元素集合称为属性 (properties)。 每一个三位元的第一个元素是一个属性类型元素,第二个元素是一个节点元素,第三个元素可以是一个节点元素,也可以是元素值( RDF字符串)。 RDF的字符集以 Unicode( ISO/IEC 10646)为标准,在 Unicode编码定义上是相同的两个字符串描述即被 RDF认定为是相同的字符串。 一个 RDF表达式可以用下面的图表来描述,图中以 []号括起来的是节点元素,而 … 则表达连接关系。 [资源 R] 属性类型 P [值 V] 这个表达式可以读作 “V是资源 R的属性类型 P的值 ”。 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一个简单的句子: 上海科文工作室是上海图书馆主页( 者。 我们将上面这句话转化成 RDF的表达式即是如下形式: 作者 “上海科文工作室 ” 请注意 ,上面的超链地址指的是一个节点元素 ,所以我们用 []号括起来 ,而用 ’”’号括起来的则代表的 是一个值。 按照前面的 RDF规范描述定义,上述表达式可以描述为以下的三位元形式: {作者, “上海科文工作室 ”} 同一个节点(三位元的第二个元素)的三位元集合可以组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 RDF描述( Description)。 在对同一个资源的多个属性进行描述时 RDF描述就显得很有用。 一个 RDF描述可以用如下的图示表示: [资源 R] 属性类型 P1 [值 Vp1] | 属性类型 P2 [值 Vp2] [Bag B] RDF:1 [Property P1Vp1] | RDF:2 [Property P2Vp2] 每一个 RDF描述都有它自己的节点元素(如上面表达式中的 [Bag B])来标明这个三位元的集合。 同时每一个 RDF描述又可以作为另一个 RDF描述的节点元素。 在每一个 RDF描述中,属性类型以及任何对属性值的特性及限定都将 由一个或更多的体系( schema)来进行定义。 在同一个描述中的属性类型定义应来自同一体系。 每一个体系应由 URI来进行声明。 这个 URI仅仅作为指明这一体系的标识或指向一个机器可读的体系描述。 原理上来说,理解了一个 RDF描述所使用的体系也就是理解了 RDF描述中每一个属性的准确语义内涵。 同时,一个并不能理解特定体系的应用程序仍然能够处理 RDF描述,例如将属性类型及属性值抽取出来转入另一个程序或缓存中。 关于 RDF的详细定义请参见其主页原文: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 Model and Syntax, URL: 对于 RDF的应用实例请参看下一节。 三、 实 施 实 例及 说 明 注 :为了说明方便,也为了用户不至在使用中产生混淆,本节在实例中将采用部分原文实例来描述 ,而用译文来做解释补 充。 1161。 162。 DC在 DC在 HTML中的应用是通过 HTML和 META标记来实现的,例: META NAME = CONTENT = 上海科文工作室 其具体语法描述可以定义如下:  HTML的 META标记及其相应属性 NAME和 CONTENT的描述方法如下 : META NAME=... CONTENT=....  在 HTML的 META NAME=... 属性中,我们插入“ DC.”前缀,代表这是一个 DC元数据集,而后的名字标签则为 DC的元素名,描述如下: META NAME= ... . 例如: 则代表的是由 DC所定义的题名( Title )元素。  在 HTMLR META... CONTENT=...属性中,我们插入元素的值, 描述如下: ...CONTENT=元素值。 META 标记的 CONTENT属性被用来对 NAME元素的值进行描述 (如在本例中,上海科文工作室即是创建者 creator)  作为一个可选项,我们可以用 HTML的 LINK标记来指向我们使用的体系 (SCHEME) 的参考定义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体系名 来指向 DC的主页。 下面我们举一个比较完整的例子 (HTML )来加以说明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HTML HEAD ...[document TITLE here]... META NAME= CONTENT=(SCHEME=ISO8601) 19980601 META NAME= CONTENT=上海图书馆主页 META NAME= CONTENT=上海科文工作室 META NAME= CONTENT= META NAME= CONTENT=电子图书馆,搜索引擎,知识经济,书目检索 META NAME= CONTENT=WWW主页 META NAME= CONTENT=(SCHEME=URL) META NAME= CONTENT=(SCHEME=ISO 639) zh /HEAD BODY ...[document body begins]... /HTML 例一 在例一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完整现实的实例,在 DC的元素方面,也使用了非限定元素以及加以属性限定的子元素 (参见上文 DC的限定 ),以使大家能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要注意的是, DC的元素在 HTML中的嵌入描述是任意次序的,甚至是可以重复的 (包括子元素)。 在例一中有如下描述: META NAME= CONTENT=(SCHEME=ISO8601) 19980601 在本句中, (SCHEME=ISO8601)是表示对 DC元素的模式体系的限定,在这里即指 Date元素的值是采用 ISO 8601规范体系的表述方法。 在例一中还有多次用到 SCHEME限定方法。 另外,前文提到了我们可以用 HTML的 LINK标记来指向我们使用的元数据集及体系 (SCHEME)限定的参考定义。 在这里我们结合例一中的内容给出描述实例: META NAME= CONTENT=(SCHEME=ISO 639) zh LINK REL= HREF=ge LINK REL= REFERENCE=ISO 639:1988 Code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languages 这里对 DC中语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