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的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满一年的人。 (六)样本量的确定 20xx 年南宁市市辖区常住总人口为 万人,规模比较大。 总体规模对样本容量的影响力与总体规模的大小有关,但并不是总体规模越大,样本容量就要越大。 风笑天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中提出,小型社会调查通常用于非正式的或要求不高的 、总规模较小的情况;正式的调查研究一般要求达到中型社会调查的样本规模,样本容量确定在 300~1000 之间,通常情况下,它兼顾了样本的误差大小、研究者的人力、物力、时间,以及调查的组织和实施等多方面的因素;大型社会调查主要是全国性的调查项目。 我们的调查范围是居住在南宁市市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属于中型的社会调查。 根据以上的经验样本容量,综合考虑了我们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因素,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确定为 400人。 第 4 页 共 31 页 (七)主要调查方法。 通过查找相关文案书籍增强我们对同性恋知识的了解,并用于研究 我们的调查内容;分析比较不同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情况从而总结得出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面访调查中的街头随机拦访调查,收集数据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 (八)抽样调查方式 考虑到我们的调查主题是一个比较敏感性话题,而且也受财力、物力以及时间的限制,我们采用了简单易行的 偶 遇 抽 样法。 偶 遇 抽 样 的优点是操作十分简单,只需要 在 最能够高效收集到信息的地方进行抽样,实际中操作方便。 但 不足之处是样本 代表性 不高 ,因此使用偶 遇抽样 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是否所有类型的调查对象都能在该地方遇到。 为了使样本更 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在南宁市人流量比较大、人群背景复杂的市中心以及人民公园这两个地点以街头随机拦访的形式进行调查。 (九)质量控制 1 .我们通过被访者自填问卷或访问员和被访者进行问答形式来收集数据 2.为了保证问卷质量,在受访者答题过程中,当出现连续五个相同答案时,我们会向被访者追问和确认最终选择。 姓名及联系方式 时,就记下 姓名及联系方式 以便作电话回访查证。 姓名及联系方式 时,就采用全程 录音 方式以便证实问卷的真实性。 (十)数据的基本处理 核,剔除有 1/5 以上数据缺失的问卷 excel 和 SPSS,数据分析过程中根据情况剔除缺失值,这样可以较大限度利用信息进行分析。 第 5 页 共 31 页 (十 一 )调查进度安排 二、样本的信度及 分布情况 (一)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量表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在态度量表法中常用的检验信度的方调查 组织 分配任务 实施调查 整理调查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 3月 25 日 4月 7日 实施阶段 分析阶段 4月 8 日 4 月 12 日 撰写调查报告 汇报调查成果 4月 13日 — 5月 14日 总结 阶段 确定调查课题 完成文献综述 设计调查方案 设计 调查 问卷 进行 初步试调 3 月 4— 24 日 准备阶段 第 6 页 共 31 页 法为 所提出的a系数。 通常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 ~之间,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 问卷中 共有 25 道量表题,用a系数法对它们进行信度分析得到信度系数是 ,在 ~ 之间,因此可认为我们的问卷信度是可靠的。 (二)样本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 4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386 份,有效回收率为 %。 我们在南宁市人流量比较大、人群背景复杂的市中心以及人民公园这两个地点以街头随机拦访的形式进行调查,因此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 1 样本分布情况 单位: % 背景信息 类别 总数(人) 比重( %) 性别 男 196 女 190 户口所在地 城镇 174 农村 212 年龄 1826岁 199 2735岁 127 3645岁 60 学历 初中及初中以下 75 高中 /中专 10 第 7 页 共 31 页 7 本科 /大专 153 根据上表分析本次调查的样本结构,可以得到以下样本分布特点: ,接近 1:1 的比例,这与南宁市市辖区的男女人 口比例基本一致。 ,其中农村户口比例为 %,城镇的为%。 , 18~26 周岁所占比例最多,占样本的%。 36~45 周岁的最少,占样本的 %。 /中专和本科 /大专,其中高中 /中专所占比例为%,本科 /大专的比例为 %。 南宁市是自治区首府所在地,是广西高校分布密集的地方,具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常住人口学历高比重较大。 三 、 调查 分析 (一)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分析 1. 公众 对同性恋态度的总体情况 图 1 态度总分直方图 第 8 页 共 31 页 21%37%42%包容中立排斥 图 2 对同性恋态度的总体情况 从直方图得出,样本均值为 ,对应的正态曲线也表明,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 主要集中在 附近,公众对同性恋的平均 态度 为 中立。 由 饼 图 可知样本对同性恋 的态度 主要 倾向于排斥和中立,持包容态度 所占比例较少。 说明 目前大多数公众还不能以一种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同性恋现象。 2. 公众 对同性恋态度 的具体 情况 ( 1)不同背景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1) 不同性别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表 2 不同性别与同性恋态度的 交叉表 单位: % 态度 性别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男 100 女 100 总人数 100 通过卡方检验得到皮尔逊卡方检验概率 P值为 ,说明不同性别的人对同性恋态度有差异。 从表可看出,差异主要体现在中立和包容的态度上:女性对同性恋持包容态度的比例比男性的高出 %;男性对同性恋持中立态度的比例比女性的高出 %。 总体上女性较男性更包容同性恋。 2) 不同户口所在地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第 9 页 共 31 页 表 3 不同户口所在地与同性恋态度的交叉表 单位: % 态度 户口所在地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城镇 100 农村 100 总人数 100 不同户口所在地与同性恋态度的交叉表的皮尔逊卡方检验的概率 P 值为,说明不同户口所在地的人对同性恋态度有差异。 由表 3 看出,农村居民对同性恋持排斥态度的比重比城镇居民高 %,城镇居民持中立态度和包容态度的比重分别比农村居民都高出 %。 可见城镇居民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农村居民更包容。 3) 不同年龄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表 4 不同年龄与同性恋态度的交叉表 单位: % 态度 年龄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1826周 岁 100 2735周 岁 100 3645周 岁 100 总人数 100 通过卡方检验可知,似然比的概率 P 值为 ,说明不同年龄的人对同性恋态度有差异。 从表 4 看出,各年龄段对同性恋的态度比重主要集中在排斥和中立水平, 2735 周岁和 3645 周岁的更为突出,排斥和中立水平的总比重分别高达 %,和 %。 由此表明年龄越高,对同性恋态度表现越排斥。 4) 不同学历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表 5 不同学历与同性恋态度的交叉表 单位: % 态度 学历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初中及初 中以下 100 高中或中专 100 本科或大专 100 第 10 页 共 31 页 研究生 100 总人数 100 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可以发现,卡方概率 p值为 0,说明 不同学历对同性恋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由表 5 看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人群对同性恋的态度较为排斥,排斥比例多达 %;高中或中专对同性恋的态度主要集中在排斥和中立水平;本科或大专对同性恋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中立;研究生的态度 的排斥比例只有12%,包容态度高达 46%。 由此看出不同学历对同性恋的态度分明,学历越高,对同性恋的态度表现越包容,所以学历是影响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5) 是否接触过同性恋者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表 6 是否接触过同性恋者与同性恋态度的交叉表 通过卡方检验得到概率 p值为 0,表明了是否接触过同性恋者的人群对同性恋的态度有显著差异。 比较数据中发现,没有接触过同性恋的人群态度较为排斥,对同性恋的态度中排斥比例最大,整体态度主要集中在排斥和中立水平。 而接触过同性恋的人群的态度集中在中立和包容水平,且包容态度所占比例最大。 总体来说,接触过同性恋的公众对同性恋态度表现更包容。 6) 不同婚姻状况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分析 表 7 不同婚姻状况对同性恋态度 由于婚姻状况的样本分布中离婚或丧偶的样本太少,所以只进行了其他两个单位: % 态度 是否接触过同性恋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接触过 100 没有接触过 100 总人数 100 单位: % 态度 婚姻状况 排斥 中立 包容 合计 未婚 已婚 第 11 页 共 31 页 婚姻状况对公众关于同性恋的态度的差异分析。 通过卡方检验可知,皮尔逊卡方检验的概率 P 值为 , 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2) 亲疏关系对同性恋接受程度的情况 表 8 亲疏关系对同性恋接受程度的情况 单位: % 亲疏关系 态度 我可以接受同性恋员工 我可以和同性恋做好朋友 我可以接受家 人是同性恋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亲疏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或血缘上的亲近或疏远关系。 我们根据情感距离定义被访者与家人、朋友、员工的亲密关系依次减弱。 可以看到,被访者对家人是同性恋的接受程度非常低,其次是朋友,最后是员工。 可见,被访者对同性恋的接受是存在情感距离的,亲疏关系与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越是与自己 关系密切的群体,越不能接受他们是同性恋。 ( 3) 公众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态度 1) 社会公众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总体态度 第 12 页 共 31 页 %%%%%%%%%%%%%%非常不同意 不太同意 中立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图 3 社会公众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总体态度 同性婚姻是否应该立法,立法效果如何,都应该以社会公众是否拥护。南宁市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的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