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据 自 身 的 特 点 , 更 大 、 更 高 质 量 地 吸引外资,以弥补吸引外资方面的不足。 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92 . 2 . 2 区位因素的差异 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投资能力有限,地貌复杂多样,致使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宏观意义上的区位因素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就单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区位因素 ——— 自然地理位 置 的 差 异 ,我 国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区 域 分 布 差 异 问 题 也 和 区 位 因 素 具有很高的关联性。 比如:东部地区 的区位优势可以被具体化为接近港口和对外联系的便捷运输条件等。 由于我国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 初 期 ,主 要 是 发 展 外 向 型 域 经 济 的 直 接 投 资 ,在 这 种 政 策 的 指 引 下 ,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是在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的地区进行投资。 而中部地区在这方面却不具有任何的优势。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是“两头在 外 ” 的 出 口 加 工 型 企 业 , 正 是 这 种 区 位 因 素 的 作 用 , 使 得 外 商 直 接投资在注重一般性规律的前提下,表现出自身集聚与扩散的规律,并因此也导致了我国在地区分布上吸引外资的差异状况。 2 . 2 . 3 资 源 配 置 效 率 的 差 异 要素禀赋反映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的 差 别 ,是 反 映 各 地区静态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从动态的经济运行效率角度来看 ,不 同 地 区 要 素 的 投 入 产 出 效 率 的 差 异 必 定 对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形 成产生一定的作用。 也就是说,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与外商直接投资也有着相关性。 因为,从任何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总是希望投资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区。 具体就资金这一资源来说,东部地区由于其在吸引投资过程中特别注重引进产业链条长的资金,其吸引的投资企业基本包含有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因此其投资效率相 对 较 高 ; 而 中 部 地 区 在 这 方 面 存 在 不 足 , 据 了 解 , 其 产 业 园 区 内 吸引的投资企业关联性 很 小 , 产 业 链 很 短 , 在 吸 引 投 资 之 初 , 较 少 考 虑投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 这也是造成地区之间引资差异的一个明显因素。 FDI 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分析 10 2 . 2 . 4 要素禀赋的差异 地区要素禀赋主要包含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内 容。 具 体 来 说 ,我 国 各 地 区 自 然 资 源 呈 现 由 东 至 西 优 势 度 递 增 的 特点。 如果对能源、矿产资源、耕地和气候资源进行综合比较和测算,三大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排序应该是西部居于前列,其次是河南中部和东部。 但是,从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状况来看, 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 要素禀赋的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力资源。 从效率工资的角 度来看,全国最低的省区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若从劳动力的绝对数量来考察 , 基 本 来 说 东 部 地 区 的 人 口 密 度 远 远 高 于 中 、 西 部 地 区 ; 若 从 劳 动力的教育水平而论,则东部居于全国的前列,中部和西部较为落后。 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是山东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从技术资源优势度的角度看,综合科技水平排序为的东部、中部领 先 , 西 部 较 为 落 后 , 可 见 从 这 方 面 来 说 东 部 仍 然 占 据 优 势。 这 说 明要素禀赋差异和我国外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 3 章 FDI 对我国 区域 经济发展贡献分析 影响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机制与途径 3 . 1 . 1 影 响 就 业 与 产 业 结 构 首 先 ,外 商 对 所 投 资 行 业 类 型 的 选 择 ,会 直 接 影 响 就 业 结 构 中 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收益,从而影响着劳动力的收入状况。 如改革开放的初 期 ,外 商 主 要 投 资 于 劳 动 密 集 型 行 业 ,创 造 了 大 量 就 业 机 会。 而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外商逐步增加对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加大了对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既使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边际收益。 我国人力资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里,因此 FDI 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增加的影响极小。 其 次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中 间 产 品 的 供 应 结 构 和 最 终 产 品 的 销 售 结 构平顶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1 变化会直接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我国 FDI大 多 集 中 于 制 造 业 ,而制造业的特点是中间投入率高,即从其它各产业购入的中间产品比重 较 高。 这 样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在 我 国 国 内 采 购 的 比 重 将 通 过 影 响 关 联 产业 的 投 资 、就 业 及 经 营 效 益 的 变 化 而 引 发 行 业 间 收 入 分 配 的 变 动。 另外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的 最 终 产 品 在 我 国 国 内 销 售 情 况 也 会 影 响 国 内 需 求结 构 变 化 、 产 业 结 构 的 变 化 , 进 而 影 响 收 入 分 配 状 况。 而 中 、 西 部 地区目前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加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3 . 1 . 2 对 资 金 的 引 力 效 应 严 格 地 讲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对 资 金 的 吸 引 ,主 要 是 由 于 国 家政策倾斜和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的,但这一影响因素也包含着外商投资企业客观形成的作用在内。 资金有追逐利润的动机,从而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有很强的引力作用,不发达地区的存款很少,而贷款又通过直接投资、商品购买、银行间流动等渠道大量流向发达地区。 从绝对量上东部的存贷款额也远大于非沿海地区。 资金在发展中国家是稀缺资源,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就会造成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3 . 1 . 3 拉动贸易影响 经 济 增 长 在我国 FDI 与国际贸易活动紧密联系:一方面我国外商投资很大部分是以进口设备、机器方式完成的,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0 就全国范围而言,外资企业出口、进口比重分别高达 %、 %,表 明 我 国 外 商 投 资 活 动 很 大 程 度上是顺贸易类型的。 根据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个国家的富裕要素所有者将从贸 易 中 获 利 ,而 稀 缺 要 素 所 有 者 将 因 贸 易 而 受 损。 发 展 中 国 家 主 要 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这样会提高非技术工人的工资而降低技术工人的工资,缩小收入差距,但在我国却相反 , 贸 易 扩 大 了 收 入 差 距 , 这 是 因 为 : 我 国 的 对 外 贸 易 主 要 发 生 在 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发生额很小。 如 2020 年 ,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 %, 其 它 地 区 只 占 %的份额。 另外,由于职业转换的困难程度不同,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FDI 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分析 12 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较弱,这也影响了工资在各地的趋同。 也就是说,我国贸易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由贸易的区域差异和劳动力流动不足造成 的。 东 部 地 区 的 贸 易 受 外 资 的 影 响 很 大 ,而 中 西 部 地 区 的 贸 易 受 FDI的影响则较小。 FDI 通 过 贸 易 对 中 西 部 地 区 和 东 部 地 区 经济增长 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它 在 东 部 地 区 极 大 地 促 进 了 贸 易 的 发 展 ,从 而 对 东部地区的 经济增长 产生了积极作用。 3 . 1 . 4 提 高 全 要 素 增 长 率 全 要 素 增 长 率 (TFP)是 指 经 济 增 长 率 扣 掉 劳 动 、 资 本 、 土 地 等 要素的个别贡献率后的余值。 TFP 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制度变迁等。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 “ 技 术 外 溢 ” 与所带来的“ 学习效应 ” 使 我 国 沿 海 地 区 经 济 的 技 术 水 平 、组 织 效 率 不 断 获 得 提高 , 技 术 会 通 过 企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 人 员 的 流 动 以 及 技 术 的 学 习 、 合 作和引进扩散开来。 据论证:外资投资企业占 GDP 的比重增加 1 个单位,可以带来 个 单 位 的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相 对 而 言 , 外 商 投 资少的中西部地区在这方面不 具有 优 势 ,因 而 便 形 成 了 地 区 间 的 发 展 差距。 FDI 对我国 区域 经 济 发 展 贡 献 的 比 较 下 面 选 取 近 10年 的 数 据 , 分 析 东 、 中 、 西 部 FDI对 各 自 区 域 的 国民经济贡献程度 ( FDI数量与 GDP的比值) , 从表 31可以看出: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具 有 东 高 西 低 的 梯 度 性 , 中 、西 部地区 FDI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较低,与其经济增长水平不相匹配。 全 国 和 东 部 地 区 而 言 FDI对 地 区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虽 说 具 有下 降 趋 势 ; 但 就 中 、 西 部 而 言 FDI贡献率 波 动 性 不大 , 相 对 来 说 还 是比 较 平 稳 的 , 且 有 稍 小 的 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