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b锅炉自动控制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风量 20%,脉冲停煤。 ( 4)Δ T出口 快降,且Δ T床 快升或缓升 判断:二次返料灰管堵 操作:报警,稍减煤 5%,加大风量 10%以抑平床温。 ( 5)Δ T出口 快升,缓升且Δ T床 快降 判断:二次返料灰大块落下 操作:报警,稍增给煤量、减风 10%以抑平床温。 上面 5条综合了许多种异常工况,从最坏情况控制考虑以保证炉膛燃烧的正常进行,避免熄火或结焦状况的出现。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应该不大(给煤机构、返料机构应作适当改造)。 ( 1)Δ T床 平稳且Δ T出口 平稳 ( a)T床 〉 950176。 T出口 高、中 操作:减煤 3%~ 5% ( b)T床 〉 950176。 T出口 低 操作:返料加大 ( c)T床 〈 850176。 T出口 高 操作:返料减少 ( d)T床 〈 850176。 T出口 低、中 操作:加煤 3%~ 5% ( 2) T床 低且 T出口 低,且Δ T出口 平稳,Δ T床 平稳 操作:加煤 3%~ 5% ( 3) T床 高、 T出口 高,且Δ T床 平稳、Δ T出口 平稳 操作:减煤 3%~ 5% ( 4)Δ T床 缓降、Δ T出口 缓降, 850℃〈 T床 〈 950℃、 T出口 在正常范围内 操作:加煤 3%~ 5% ( 5)Δ T床 缓升、Δ T出口 缓升, 850℃〈 T床 〈 950℃、 T出口 在正常范围内 操作:减煤 3%~ 5% ( 6) T出口 高、 T床 低、中,Δ T出口 平稳、Δ T床 平稳 13 操作:稍开二次返料灰阀(开度大小要进一步摸索,操作:对此操作工极不规范,也讲不清楚)。 ( 7) T出口 低、 T床 高、中,Δ T出口 平稳、Δ T床 平稳 操作:稍开二次返料灰阀(开度大小要试验得知,同上)。 ( 8)Δ T出口 缓升或平稳且 Δ T床 缓跌或平稳 且 T出口 在正常范围内, 850℃〈 T床 〈 950℃、 此况表明处于稳定状态,可维持原输出不变 ( 9)在 工况( 8)下可考虑对负荷扰动的补偿 调节器给煤量修正给煤设定(来自规则库) 给煤机 1对象主汽p r增益补偿给煤机 2给煤机 3pT测量变送主汽压力控制回路主汽 维持主汽压力在负荷小范围波动下的稳定,维持主汽出力,同时可考虑利用氧量来调节二次风量,提高燃烧效率。 几项说明: ( 1)每条规则的输出限于控制一个主要量 (给煤或返料 )。 ( 2)一次风主要维持床料的流化状态,一定负荷下设定一最佳值,一般不再变动。 ( 3)氧化锆氧量分析仪测量如果不准确,亦可考虑用燃烧效率动态寻优作为目标来调节二次风,维持较佳风煤比,实现经济燃烧。 ( 4)Δ T(温度变化率 )的求取。 由于温度是一滞后较大的慢变参数,所对Δ T应根据使用状 态不同而进行不同定义。 ( a)应于用故障处理时,温度变化较快,应取短时间间隔的提前预报。 一般应间隔 1S取 Δ T注为Δ T1(例 2℃ /1S)快升 间隔 2S取 Δ T注为Δ T2(例 1℃ /2S) ( b)计算机自控中,温度变化相对较缓,这里采用 间隔 5S取 Δ T记为Δ T3用于计算机规则判断。 ( c)为判断长期温度趋势再采用 间隔 12S取 Δ T记为Δ T4 由于燃烧工况的复杂性,一般 PID无法进行控制。 同样我们认为定频率的采样控制也难以奏效。 我们认为模仿操作工的操作是:“调一调,看一看”调节后看结果再作下一步动作将比较有效,可以克服 14 由于温度滞后带来的错误操作。 基于这种方式的控制周期将是不定的,取决于上一次调节,系统反应的快慢。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对不同操作设立标志位,例如给煤标志中 0代表不加煤也不减煤, 1代表加煤, 2代表减煤,送风,返料同样,执行一次操作即改变标志位。 系统响应后清标志位。 标志位值与规则中状态值综合决定是否输出控制值。 即如上一次操作系统滞后还没响应时:不进行下一步动作。 以免控制量变化太多(如一直 加煤或一直减煤等),引起下面扰动太大而无法控制。 ( 三 )、控制回路的实现 炉膛负压控制 负压设定PI总风量 前馈测量、低通滤波引风机导叶 开度跟踪炉 膛 负压总风量变化量 总风量前馈的单回路控制 料层差压控制 负荷高、低限值选择高、低限判别器高限低限高限报警、通知排渣 料层差压差压检测低限报警 逻辑判断,操作提示控制 15 汽包水位 PI前 馈主汽流量PI 给水机构 汽 包或用(规则)给水流量Hr H水位检测+ 串级 —前馈的三冲量控制系统 主汽温度控制 PI前 馈PI或用(规则)流量检测Tr温度检测++减温水 主汽温系统变化率烟气温度 ( 出口温度 )4 4 5 C T 主汽温度 减温水流量串级控制 PI流量检测温度检测4 4 5 C PI PI 调节阀 减温器 过热器温度检测T设定dθ 主汽温度 减温器出口温度 减温水流量串级控制 要求:减温器出口有温度测点 16 五 、燃烧控制规则表 经过调试,燃烧控制规则表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试运行结果情况良好,在不经常断煤、断煤时间不是太长的情况下,燃烧自动控制较平稳。 按照此规则表进行控制,可以杜绝燃烧控制结焦现象的出现。 如果不经常断煤,断煤能及时捅开,则熄火现象也不会出现。 床温及炉膛出口温度变化率规则表 (℃ /s) 快 升 慢 升 平 稳 慢 降 快 降 床温变化率 1~ ~ ~ ~ ~ 1 出口温度变化率 1~ ~ ~ ~ ~ 1 料层差压报警规则表 负 荷 料层差压高限 (PA) 料 层差压低限 (PA) 60t/h 以上 7600 6800 40~ 60t/h 7200 6200 40t/h 以下 6800 5800 十种特殊 (极限 )状态控制规则表 给 煤 送 风 二 次 风 返 料 状态值 料床温度太高 5 45 0 20 0 10 0 50 225 料床温度太低 5 25 0 10 0 10 20 80 226 料床温度上升太快 5 45 0 10 0 10 20 80 227 料床温度下降太快 0 10 0 10 0 10 20 80 228 烟气氧含量太高 3 50 229 烟气氧含量太低 0 5 0 10 230 炉膛出口温度太高 10 90 231 炉膛出口温度太低 10 3 5 3 3 3 232 出口温度上升太快 0 5 233 出口温度下降太快 0 30 234 17 炉膛出口温度 —负荷 —煤种之间的规则表(℃) 负荷 煤 种 A 煤 种 B 煤 种 C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60t/h以上 940~910 910~850 850~780 960~930 930~880 880~830 920~890 890~820 820~770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40t/h~60t/h 870~840 840~780 780~730 910~870 870~800 800~720 860~800 800~720 720~680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40t/h以下 760~680 680~600 600~560 800~720 720~630 630~590 680~640 640~550 550~520 19 控制规则表 操作规则 料 床 温 度 给 煤 高 中 低 操作处理 料 床 温 度 变 化 率 操作处理 料 床 温 度 变 化 率 操作处理 料 床 温 度 变 化 率 程 序 快升 慢升 平稳 慢降 快降 程 序 快升 慢升 平稳 慢降 快降 程 序 快升 慢升 平稳 慢降 快降。cfb锅炉自动控制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的功能,并且可以发布这些插件。 Fireworks 软件 Freworks 是一个强大的网页图形设计工具,你可以使用它创建和编辑位图、还可以非常轻松的做出各种网页设计中常见的效果,比如翻转图象,下拉菜单等,设计完成以后,如 果你要在网页设计中使用,你可以将它输出为 html文件,还能输出为可以在 photoshop,illustrator和 flash等软件中编辑的格式。 Fireworks
MCTCSR报告评价体系是润灵公益事业咨询应用数年 CSR咨询专业经验和国内领先的报告评估能力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 CSR 报告三级评价体系。 体系从 Macro整体性、 Content内容性、 Technology技术性三个零级指标出发,分别设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报告进行全面评价, 设置了包括 战略有效性 、 内容平衡性 、 绩效陈述 、 外部审计 等 13 个一级指标, 44 个二级指标。
简单应用 ”层次。 2. 共用体 要求达到“ 领会 ”层次。 3. 枚举类型 要求达到“ 简单应用 ”层次。 4. typedef的使用 要求达到“ 简单应用 ”层次。 第 8 章 类和对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掌握 C++中类的概念及其运用, 着重讲解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 —— 类,包括类的定义、实现以及如何利 用类来解决具体问题。
电容接 VSS,通过电阻接 VDD,可实现上电复位( C=1uF; R=50k ) VDD2 18 输入比较器的 5V 电源 RX0, RX1 19, 20 连接到物理总线 VSS2 21 输入比较器地 VDD1 22 逻辑电路 5V 电源 注:如果使用无源晶振,则 XTAL1 和 XTAL2 引脚必须通过 15pF 的电容连到 VSS1。 SJA1000 内部功能模块说明 : 解释来自
(42) 式中: p — 考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作用下的轮缸液压, MPap 12~8。 压力越高则轮缸直径越小,但对管路尤其是制动软管及管接头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软管的耐压性、强度以及接头的密封性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轮缸直径应在 19877254GB 标准规定的尺寸系列中选取,轮缸直径的尺寸系列为,16,19,22,24,26,28,30,32,35,38,42,46,50,56mm
lafman 等 [34]用 基于 k–means 聚类 的 体类型网格分割方法 对网格曲面进行变形操作。 他们提出的 k–means 聚类 分割过程如下: (a)计算每个 网格对之间的距离 ; (b)计算出网格单元 的 初始聚类中心 ; (c)对 所有网格单元 , 计算它们与最近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 ; (d)通过 使 网格单元与 其 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 为 最小 来更新聚类中心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