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亨利《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 ,形成 “含泪的微笑 ”的风格 ,造成强烈的悬念 ,妙语连珠,意趣横生 《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中的两条线索叙述正确的是( )。 “一虚一实、双线并行 ” 练 习汇总: 自考 “大学语文 ”考前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 教材 P4 2. 正确答案: D答 案解析:参见教材 P11 3.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18 4.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5. 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 A是指拿刀杀人,说 “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 ”,选项 C 不全面,选项 D是指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所以答案选 B. 6.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而孔子、孟子是人,因此按照三段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了。 7.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秋水》中有 “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由此而来。 8.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 题考查学生掌握 “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的情况,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是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 B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余可以看作是论据。 10.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庄宗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来说明道理的。 11.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得与失、盛与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情况。 文中列举了 “志力薄弱之士 ”“其次弱者 ”“稍强者 ”“更稍强者 ”“至强之人 ”五种 人的五种结果,用以突出毅力至强才能事业成功的道理。 13.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文在提出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的中心论点后,又强调了 “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的观点。 14.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文章中始终贯穿着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等等的对比。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16页文章第二段内容。 16.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文作者提出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 ”的,不是为做官发财提供条件的。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 C 明显错误,选项 ABD都是蔡元培 所提倡的。 18.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文章通过陈独秀的例子说明了 “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的观点。 19.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选项 BCD是本文的分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 20.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文章引用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例子说明了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属于例证法。 21.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 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 “人类的习惯总是 喜同而恶异的 ”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 “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文章有: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可以看出答案为C. 23.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 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4.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 “从论据来找论点 ”的角度。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 嚼字》一课,应 “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 ”。 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 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 “推敲 ”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2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文中用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来类比论证了 “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的观点。 26.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 “吃饭 ”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38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29.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 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 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 D教材没有提到。 30.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 A. 31.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32.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 64页。 33.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瞋目而叱 ”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34.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南霁云抽刀断指 ”属于细节描写,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35.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选项 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36.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选项 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 D. 37.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 ABC 的内容,选项 D不是其历史意义。 38.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39.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4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深沉的悼念之情,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41.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文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4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 AC 都是记叙文,选项 D是 “叙 ”,通 “序 ”。 4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文的关键情节是马伶如何转败为胜而且借此情节讽刺朝中权奸的,熟悉课文的应该能选出答案为 C. 4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 ABD主要体现了语言的生动传神。 4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 46.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文章中天空象征着黑暗的势力、黑暗的社会。 4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文中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48.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文章的中心是通过今日 香市的冷落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答案选 D. 49.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熟读文章应该知道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重兴香市的主角是小商人。 50.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文中写到: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所以答案为 A. 5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文章提到了三种类型的灯光:爱尔克灯光、心灵的灯光、故居的灯光。 5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文章写了傅雷的三次发怒,分别是:第一怒回了上海, “二怒 ”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最后一怒 ”导致轻 生。 53.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引起的是傅雷的第二怒。 54.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通过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属于侧面描写。 5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洒泪岂只为家痛 ”是反诘句。 56.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把长城的文明和都江堰的文明作对比,答案为 A. 57.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象征争名夺利、追逐权位的政治。 58.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描写古园中 “那些谁也改变不了 ”的落日余辉,雨燕高歌,孩 童脚印等等:象征 “我 ”的倔强心魄。 59.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即秦地民歌。 60.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抒情方式的知识。 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 6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汉乐府打破了传统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拒。 6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饮酒》的作者是晋代陶渊明。 63.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用了借景抒情中的自然天成的抒情方式。 64.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 B中的 “停杯投箸 ”属于行为细节。 6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属于借典故抒情。 66.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杜甫的诗歌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后世称为 “诗史 ”。 6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用了移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68.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诗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69. 正确 答案: D答案解析: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议论。 7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要求了解。 71.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 六一居士是指欧阳修。 7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用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寓意中老年丧偶,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寂寞凄凉。 73.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原上草,露初晞 ”借草上易干的露水,喻比人生的短促。 选项 A喻丧偶之痛,选项 B喻老年丧偶,选项 C喻自己年老。 7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声声慢 》(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作之一。 7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李清照早期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风沉哀凄苦,所以选项 C错误。 76.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不是真的酒淡,而是由愁情深重难解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属于移情于景的方式。 7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辛弃疾的词以豪放悲壮为主,也有不少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作。 78.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词中 “休去倚危栏 ”是反举止的借举止抒情方式,类似学过的还有 “不忍登高临远 ”。 79.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摸鱼儿》的下片主要用了借 典故抒情的抒情方式,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抒发了作者年华虚度、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 8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词抒情委婉沉郁,答案为 C,参见教材 198页提示部分。 81.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篇选自诗集《死水》,要求了解。 82.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 ”中的 “霹雳 ”比喻革命爆发时的雷霆万钧的声威。 8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把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属于借比喻抒情。 84.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 ”整体上属 于借事抒情,参见教材 220页。 8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象征当然是 “丁香姑娘 ”。 86.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雨巷》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其抒情方式主要是借象征抒情。 87.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诗在第四节中抒发了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的情感。 88.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第一节中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瘀滩上的驳船这一意象群来表现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 89.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参见教材 225页。 90.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婴宁》这篇小说的线索分为表层和深层,表层线索是王生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深层线索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 91.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文反映的婴宁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 9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婴宁个性的表层是爱笑: “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 ”;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 所以答选项 C的说法错误。 9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爱笑 ”是婴 宁的个性,她 “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 ”。 94.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232页提示部分。 9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当王子服初次遇到婴宁,在她离去之后,王子服是神魂丧失,怏怏而返。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熟读课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96.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异史氏 ”是作者自称,参见教材 232页注释部分。 9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曹雪芹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参见教材 234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