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技术方案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到达时间为 6月 17 日。 总航行里程为 300 公里。 此外,由于有 20 个旅客从港口 A 到港口 B,因此,重载行程为 A、 B 港口之间的标准航线距离,即 300 公里。 根据是否存在不同港口之间的运输情况作为航段的判别标准,在该航次中,港口 A 和 C 之间,以及港口 C 和 B 之间存在旅客运输。 因此,第二个航段则为港口 A 至港口 C,第三个航段则为港口 C 至港口 B。 对应的航行信息根据实际运输情况填写,并且不需填写起航时间、到达时间和总航行里程。 具体的拆分填写结果如下表所示。 航次序号 航段序号 起航时间 到达时间 起航港口名称 起航港口区划 到达港口名称 到达港口区划 总航行里程 载重航行里程 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 1 1 615 617 A B 300 300 20 6000 1 2 — — A C — 180 30 5400 1 3 — — C B — 120 40 4800 15 例 3 假设另外一艘客船在一个航次结束后,于 6 月 15 日从港口 A 出发,没有承载旅客。 在到达港口 C 后,上客 30 人,然后前往港口 D,并下客 10人;最后,该船在 18 日到达港口 B,所有旅客下空。 其中,港口 C 和 D 之间的标准航线里程为 80 公里。 根据上述运输信息,该船本航次的运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A C D1 0 人 , 8 0 公 里 B2 0 人 , 1 2 0 公 里0 人 0 人0 人 , 3 0 0 公 里上 客 3 0 人 下 客 1 0 人 由于本航次中涉及中途停靠,并且有上下客情况。 因此需 进行拆分填写。 但是由于在本航次中,仅在港口 C 和 B、 C 和 D 之间存在旅客运输。 因此,填写第一个航段时,重载航行里程为港口 CB、 CD 之间的标准航行里程的最大值。 而由于不存在从起航港口 A 至到达港口 B 的客运量,因此对应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则为 0。 其它航段的填写方法与上述例子类似。 根据上述分析,具体的拆分填写结果如下表所示。 航次序号 航段序号 起航时间 到达时间 起航港口名称 起航港口区划 到达港口名称 到达港口区划 总航行里程 载重航行里程 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 1 1 615 618 A B 300 120 0 0 1 2 — — C D — 80 10 800 1 3 — — C B — 120 20 2400 ( 5) 客货船的客运信息与货运信息 的 填写 在方案中船舶的划分依据主要是船舶的用途。 从船舶类型上说,客货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能运载旅客也能运载货物。 因此在调查客货船时, 要 将客运信息与货运信息分开填写。 即客货船的客运信息使用《客运船舶调查表》填写,而货运信息使用《货运船舶调查表》进行填写。 16 货运船舶调查表( 302 表) 填表原则 (1) 由船舶经营者 或调查员 负责填写, 每一艘海洋货船填写一张调查表。 数据来源基于自行记录表( 3021)。 船舶经营者按照 经营权原则 进行船舶航次信息填报,包括自有船舶和租入船舶(包括光租和期租)所完成的航次;不包括租出船舶所完成的航次。 (2) 本 调 查 表 所 涉 及 的 区 划 代 码 须 根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网 站 (截止到2020 年 12 月 31 日) 填写。 (3) 客货船的货运信息要填报本表。 基本概念 航次 指船舶完成一个完整的运输生产过程,即以上一次货物卸空开始到本次货物 卸空为止的整个过程。 注意: 针对进行循环运输的集装箱船,航次的确定可依据最远距离原则或者最终目的港原则进行划分,具体根据企业日常统计方法进行选择。 例 1 假设一艘集装箱船在上一个航次结束后,装载集装箱从港口 A 出发,前往目的港 C。 在中途港口 B 接受了一批集装箱(其中部分需要在港口 D卸载)。 该船在到达港口 C 后,卸下所有从港口 A 承载的集装箱。 然后前往港口 D,卸下部分从港口 B 承载的集装箱,并最终运载剩余的集装箱返航,回到港口 A。 根据上述运输信息,该船本航次的运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17 A B C D起 航 港 口 目 的 港 口 最 远 港 口 从该船的航行过程看,始终不存在卸空的情况。 因此,无法用卸空至卸空的方法去寻找航次。 对于集装箱中普遍存在的上述现象,可以依据最远距离原则或者最终目的港原则进行划分。 方法一,依据 最远距离原则 划分:从航行距离看,港口 D 距离港口 A 最远,并从港口 D 返航。 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一个从港口 A 至港口 D 的航次,对应的起航港口为 A,到达港口为 D。 方法二,依据 最终目的港原则 进行划分:根据航行的目的,从港口 A 出发时的目的港口为港口 C。 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一个从港口 A 至港口 C 的航次,对应的起航港口为 A,到达港口为 C。 调查表填写 ( 1)实际调查期填写 沿海、远洋货船的专项调查时间为 2020 年 6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要求填报所有纳入调查范围的船舶在 6 月份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和燃料消耗信息。 本调查表中实际调查期的确定原则是 以航次结束时间在调查期间 的所有航次的实际起止日期为准。 参照 节客运船舶调查表中相关内容填写。 注意: 如果船舶运载货物到港后由于装卸的原因,在港口内停留的了 几 天才卸完,那 就以 货物卸空时间作为航次结束时间。 18 ( 2)基本信息填写 船舶信息与经营者信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完成了整理,可根据相关信息 填写 ,也可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提取指标并打印已包含基本信息的调查表。 ( 3)燃料消耗信息 指调查期内船舶所完成航次对应的燃料消耗总量,按柴油、燃料油和煤油三类进行填写。 ( 4)运输信息 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写实际调查期内所有航次的运输信息。 ① 航段:指当船舶在一个航次中涉及到不同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的货物运输或者不同货物种类代码的货物运输时,需要对航次按照实际的若干航段进行拆分填写; 序号为 1 航段的起航时间和到达时间要求与航次一致 ,其它航段的序号按照 … 进行编号。 ② 起航时间、到达时间:指 一个完整航次 的开始 时间和结束时间,填写格式为某月某日。 如果 需要分航段填写,则仅填写序号为 1 航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其它航段不用填写。 ③ 起航港口名称、到达港口名称:指 一个完整航次 的起航港口名称和到达港口名称。 如果需要分航段填写,则序号为 1 航段的起航港口名称和到达港口名称应按该完整航次填写 ;序号为 2 及以上航段的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的名称按该航段的实际起讫港口填写。 对于国外港口,除美国洛杉矶、长滩、奥克兰、西雅图、塔科马、纽约、波士顿、 萨凡纳 、新奥尔良 9 个港口须填写实际名称外,其它均要求填写港口所在国名称。 ④ 起航港口区划、 到达港口区划:指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或者国家名称。 如港口所在地为国内,则填写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区划代码(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 31 日)填写,网址 注意: 对于国外港口,除美国洛杉矶、长滩、奥克兰、西雅图、塔科马、纽约、波士顿、萨凡纳、新奥尔良 9 个 港口外,要求根据《国标 GB/T 26592020 世 19 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填写港口所在国的代码;将美国 9 个港口的代码依次分别设定为 511~519。 ⑤ 货物种类代码:填写每个航段完成运送的货物分类代码,编码如下: 货物种类 代码 货物种类 代码 煤炭及制品 01 盐 10 石油、天然气及制品 02 粮食 11 金属矿石 03 机械设备、电器 12 钢铁 04 化工原料及制品 13 矿物性建筑材料 05 有色金属 14 水泥 06 轻工、医药产品 15 木材 07 农、林、牧、渔业产品 16 非金属矿石 08 其它货类 17 肥料及农药 09 ⑥ 总航行里程:指起航港口与到达港口之间的标准航线里程,计量单位为 “公里 ”。 如果需要分航段填写,则仅填写序号为 1 航段的总航行里程 ;其它航段不用填写。 一些 港口之间没有标准航线里程, 则 需根据船舶的实际航行情况进行估算填写。 ⑦ 载重航行里程:指一个完整航次中发生货物运输的标准航线里程,计量单位为 “公里 ”。 如果需要分航段填写,则序号为 1 航段的载重航行里程等于完整航次的载重航行里程 ;其它航段的载重航行里程按该航段的标准航线里程填写。 ⑧ 货运量:指在起航 港口和到达港口之间完成运送的货物重量(包含集装箱转载的货物重量与集装箱箱体的重量)。 ⑨ 货物周转量:指在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之间完成运送的货物周转量,用货运量和重载航行里程相乘获得。 ⑩ 箱运量:指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之间完成运送的标准集装箱个数( TEU)。 换算系数为: 45 英尺为 1: ; 40 英尺为 1: TEU; 35英尺为 1: TEU; 20 英尺为 1: TEU; 10 英尺为 1: TEU。 ⑾ 集装箱周转量:指在起航港口和到达港口之间完成运送的集装箱周转量,用箱运量和重载航 行里程相乘获得。 20 例 1 一艘货船在一个航次结束后,于 6 月 15 日从港口 A 出发,承载了500 吨金属矿石,并于 17 日到达港口 B,将所有金属矿石卸空。 其中, AB 港口之间的标准航线距离为 300 公里。 根据上述运输信息,该船本航次的运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A B5 0 0 吨 金 属 矿 石3 0 0 公 里装 货 5 0 0 吨 卸 货 5 0 0 吨 由于本个航次不涉及中途停靠,并且承载的货类为单一货类。 因此,无需对航次进行拆分填写。 具体的填写结果如下。 航次序号 航段序号 起航 时间 到达 时间 起航港口 名称 到达港口 名称 货物种类代码 总航行 里程 (公里) 载重航行 里程 (公里) 货运量(千吨) 货物 周转量 (千吨公里) 箱运量 ( TEU) 集装箱 周转量 ( TEU公里) 1 1 615 618 A B 03 300 300 150 0 0 例 2 假设例 1 中的 货船在本航次中还装载了 10 个 20 英尺集装箱,每个箱子的重量(含内装货重及自重)为 15 吨,并且在港口 B 都卸空。 根据上述运输信息,该船本航次的运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A B5 0 0 吨 金 属 矿 石3 0 0 公 里1 0 个 2 0 英 尺 箱装 货 5 0 0 吨装 箱 1 0 T E U卸 货 5 0 0 吨卸 箱 1 0 T E U 由于该航次涉及了集装箱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 因此,需对航次进行 拆分填写。 根据要求,集装箱货物种类统一作为其它货类处理。 因此,根据货类代码顺序,将金属矿石的运输信息填写在第一个航段信息中,将集装箱运输信息填写在第二个航段中。 具体的填写结果如下所示。 21 航次序号 航段序号 起航 时间 到达 时间 起航港口 名称 到达港口 名称 货物种类代码 总航行 里程 (公里) 载重航行 里程 (公里) 货运量(千吨) 货物 周转量 (千吨公里) 箱运量 ( TEU) 集装箱 周转量 ( TEU公里) 1 1 615 618 A B 03 300 300 150 0 0 1 2 — — A B 17 — 300 45 10 3000 例 3 假设例 1 中的货船从港口 A 出发,装载了 500 吨金属矿石和 10 个20 英尺标准集装箱(每个箱子转载的货物重量和箱体自重为 15 吨),前往港口 B。 在途径港口 C 时卸下 4 个集装箱,并装上 200 吨水泥。 其中,港口 A和 C 之间的标准航线距离为 100 公里。 根据上述运输信息,该船本航次的运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A C4 个 2 0 英 尺 箱 B2 0 0 吨 水 泥6 个 2 0 英 尺 箱 , 5 0 0 吨 金 属 矿 石 , 3 0 0 公 里装 货 5 0 0 吨装 箱 1 0 T E U卸 箱 4 T E U装 货 2 0 0 吨卸 箱 6 T E U卸 货 7 0 0 吨2 0 0 公 里 1 0 0 公 里 由于本次航次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