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d设施方案-凯丽豪景外墙保温实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R)和卤盐( Halons)的产品 1 分;( 5)计量和核准 1分;( 6)绿色电能 1分。 材料和资源( 13 分) 得分点:( 1)旧建筑的更新 1~ 3分:( 2)施工废物管理 1~ 2分;( 3)资源再利用 1~ 2 分;( 4)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1~ 2 分;( 5)就地取材 1~ 2分;( 6)可快速再生的材料 1 分;( 7)使用经过认证的木材 1 分。 室内环境质量( 15 分) 得分点:( 1) CO2监测 1分;( 2)提高通风效率 1分;( 3)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 1~ 2分;( 4)低挥发材料 1~ 4 分;( 5)室内化学品和污染 源控制 1分;( 6)系统可控度 1~ 2 分;( 7)热舒适度 1~ 2分;( 8)天然采光和视野 1~ 2分。 设计过程和创新分 (5 分 ) 得分点:( 1)符合能源和环境设计先导的创新分 1~ 4分;( 2)经过 LEED 认证的专业人员 1 分。 以上评估,根据得分的多少, LEED 把认证项目分为:认证建筑、银色建筑、金色建筑和白金建筑。 得分达 26~ 32分为认证建筑 (Certified ) ; 33~ 38 分为银色建筑 (Silver)。 ; 39~ 51分为金色建筑 (Gold ) ; 52~ 69 分为白金建筑 (Platinum )。 截至 2020年 6月,经过 认证的项目有 198 个。 其中银色建筑认证有 59 个,金色建筑认证有 42 个,白金建筑认证有 4 个。 :。 : :。 : 这些项目的认证,绿色材料所做的贡献可以明显地从评分因子的分布上看出。 LEED 与绿色材料直接有关的评价因子除“材料与资源”的 13 分外,还包括“建筑选址”、“室内环境”中的一些子因子,有“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 1~ 2分、“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 1~ 2分、“低挥发材料” 1~ 4分,其评估分值达到了 21分。 在与绿色材料间接相关的评分因子中,如“室内环境质量”、“节水”和“ 最低能源消耗”,即使无明确规定对绿色材料的要求,也与绿色材料的使用密不可分。 可见绿色材料的使用对绿色建筑的认证起着重要的作用。 LEED 对绿色材料的要求 节能材料的使用 LEED 在得分点“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中要求“ 30%的非屋面不透水表面使用浅色、高反射率地面材料”和“最少 75%的屋面采用高反射率和低放射率屋面材料”。 屋面用的材料品种很多,主要有黏土瓦、天然石板、混凝土瓦、纤维水泥板、聚合物改性水泥板、沥青油毡瓦以及各种金属板等。 研究表明,屋顶颜色越浅, 节能效果越好。 节能效果受屋面材料的阳光反射率的影响最大,深灰色屋面仅反射 8%,而白色油毡瓦和陶瓷屋面瓦则分别反射 26%和 34%,白色金属和水泥瓦屋面节能效果最显著,反射太阳能分别为 66%和 77%。 国外以轻质多功能复合保温材料为开发方向,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不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轻质高效的玻璃棉、岩棉、泡沫玻璃等保温材料。 在空心砌块或砌筑好的墙体空腔中,用高压缩空气把絮状的玻璃棉吹到空腔中,填充密实,保温效果非常好。 一些先进的新型保温材料和技术已在国外建筑中普遍采用,如在建筑的内外表面或外层 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反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 目前在美国已开始大规模生产。 在 LEED 要求的节水和降低能耗方面,新型建筑材料产品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如使用新型节水型坐便器可以大幅减少城市生活用水;使用透水型陶瓷或混凝土砖可以使雨水渗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建筑物热损失的 30%以上是由于门窗与室外热交换、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造成的。 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效果需从 2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是透光材料,玻璃的传热系数大,这不仅因为玻璃的导热系数高,更主要是 由于玻璃是透明材料,热辐射成为重要的热交换方式。 因此,必须采用高效节能玻璃以显著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目前我国窗用透光材料从普通单层玻璃发展到单框双玻、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大大提高了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另一方面是门窗框材料,其热传导系数比外墙、屋面等围护结构大得多,因此,发展先进的门窗材料和门窗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 在照明工程中,最理想的节电措施是充分利用太阳光。 在白昼时,可进行天然采光;另一种方法是研制新颖的照明器,在白昼吸收太阳光并贮存起来,到晚上直接把:。 : :。 : 光射到需要的地方,这是一种很理想的 新颖节电光源。 这种新颖光源不需要光电或光热等中间转换过程,能量损耗低,是一种高效新光源。 3R 材料的使用 “ 3R”指的是“ Reduce,Reuse,Recycle”,即减少 (规模和材料 ),重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它强调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3R 材料即是指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的概括,图 1为建筑材料回收理论示意。 建筑材料理想的情况是,有很长的寿命,可以在不同的建筑中不断重复使用。 LEED在第 4 大项“材料与资源”的得分点中要求建筑、施工废物和物资资源都需要达到能够重 复利用,并且达到一定的回收指标。 如在建筑翻修和再开发计划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建筑,达到 75%的建筑结构和外壳得 1 分;保留另外 25%的建筑结构和外壳,另加 1 分;保留现有建筑全部的建筑结构和外壳,以及 50%非围护结构再加 1分。 而在施工废物管理、资源再利用及可循环利用的物资中,要求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达到一定回收指标才能得分。 建筑材料的回收减少了对新材料和成分的需求,可以回收的材料有: (1)碾碎的混凝土产生的堆积物; (2)结构性材料,例如钢梁、木梁和托梁以及铝合金框架; (3)小的元件,例如砖头、屋顶瓦片、石板和 混凝土石块; (4)装饰性部件,如窗框、门上的板格、百叶窗、媚梁等。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建筑物均有“建材回收率”的规定,指定建筑物必须使用30%40%以上的再生玻璃、再生混凝土砖、再生木材等回收建材。 1993 年日本混凝土块的再利用率高达 70%,建筑废弃物的 50%均经过回收再循环使用,有些欧洲国家甚至以 80%的回收率为目标。 反观我国的建筑业,很少使用回收再生建材,目前除了高价的铝、钢筋的回收率高达 80%~ 95%之外,对于混凝土、瓷砖、玻璃、木材、塑胶等几乎不回收使用,使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对建筑材料的回 收,有利于整个建筑的重新利用。 建筑的重新利用对材料与能源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都有好处。 已有的建筑可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那里公共交通紧密相连,而且社区网络、建筑和教育机构密布。 这些建筑的保留也保存了市镇原有的风貌和原有的市镇文化底蕴。 把建筑的重新利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建筑师有更高的标准和更重大的责任。 在得分点“可快速再生材料”和“使用经过认证木材”中, LEED 要求此类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各类部件达到一定的比例。 可再生材料包括树木、植物纤维、羊毛等在有限时间阶段内 (如几十年或更少 )收获以后就可更换的资 源网。 在欧洲,对于可再生材料,木材是首选的建筑材料,因为通过可持续管理手段收获的树木材料很多。 而在我国则不是这样。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匮乏,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往往被认为是破坏生态环境。 但实际上,木材是可以再生的,关键在于对森林的管理要得当。 木材是一种很好的低耗能建筑材料,其获取耗能最少,对环境负荷最小,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它有着其它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 :。 : :。 : “就地取材”也成为 LEED 评分的一个标准,它提倡优先使用当地生产的材料,减轻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能耗,支持当地经济。 研究显示,对环境影响进行的生命周期评估,其关键是建筑和设计中所使用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普通建筑的使用期限内,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施工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这两者之间的比例是 15:1。 如果对结构和设备加以优化,这一比例还可以降低到 10:1,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选择。 因此,从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而言,建筑在使用过程的效果,要比建筑元素在生产时的环境成本显著得多。 但是为了降低建筑的能源成本(即在材料中消耗的能量),也应当对材料的质量和运输的距离加以考虑。 也就是说,材料越重,运输的距离就应当越短。 污染材料的控制 如果 说前面提到的是提倡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的话,评估体系中的“室内环境质量”则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它更多关注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如在得分点“低挥发材料”中要求限制使用胶粘剂、建筑密封胶、油漆、复合木制品、地毯等易挥发有机化合物。 早在 20 世纪 70年代末,科学家们就已着手研究建筑材料释放的气体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大量研究表明,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优劣主要有 2大因素:通风和建筑材料(包括装饰材料和家具等 )。 其中建筑材料可能是一种很严重的污染源,例如,从人造板中会散发出甲醛;从 PVC中会散发出增塑剂等。 挥发性有机物 (VOC)更是普遍存在于室内建筑材料中。 同时,由于现代化空气调节设备的使用,导致室内外的空气交换量大大减少,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大量浓缩,造成更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更大。 从污染源上减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危害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证人体健康等问题的最根本措施。 使用高绿色度的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一些抗菌材料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国内开发了很多有利于室内环境的材料 ,包括无污染、无害的建筑材料;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材料如净化空气材料、保健抗菌材料、微循环材料等。 已开发出的无毒耐候性好的内外墙涂料;利用光催化半导体技术产生负氧离子,开发出具有防霉、杀菌、除臭的空气净化功能材料,具有红外辐射保健功能的内墙涂料和瓷砖,可调湿的建筑材料、抗菌自洁玻璃等。 近期在研究观念上又前进一步,将消极的灭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理念上升为积极的提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元素,利用稀土离子和分子的激活催化手段,开发出具有森林功能效应、能释放一定数量负离子的内墙涂料及其它建筑材料。 这些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为建造良 好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基本的材料保证。 小结 :。 : :。 : LEED 对绿色材料的直接或间接要求,体现了材料对建筑绿色性评价的重要性。 绿色材料从健康、环保、安全等方面对材料品质与性能的综合评价,它代表了材料工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五章 国外外墙保温 发展现状 随着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技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近 30 年来,各国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和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 作,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环境,降低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其地位也日益得到加强。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中,又以外墙外保温的发展最为迅速。 常见的外墙保温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三明治式夹心保温,以及采用空心砖、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 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能显著降低 K 值、消除热桥、防:。 : :。 : 止内墙结露、保持室内气候平稳、保护建筑物外墙,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以及为建筑物(尤其是老建筑物改造项目)提供美观的外立面效果 等特点,已逐步成为外墙保温的主流技术。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美国等地区外墙外保温在建筑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国外保温材料的应用现状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建筑中的节能问题 ,强调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 ,国外开始普遍重视保温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力求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 ,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 .美国从 1987 年以来建筑保温材料占所有保温材料的 81%左右 ,瑞典及芬兰等西欧国家 80%以上的岩棉制品用于建筑节能 . 以聚笨乙烯为主要原料的保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渐趋成熟 ,成为了现今主流的保温材料 .然而其应用仍然集中在板材领域 ,常见的成品有聚笨板、钢丝网架夹芯复合内外墙板、金属复合夹芯板等。 虽然聚笨板作为保温材料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但由于板材的特点使得聚笨板在施工中与主体联接时是以点固定为主、面固定为辅,板材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拼接、结,不适应外形复杂建筑物的保温。 在实际施工中表现出对建筑外墙立面的较高要求,因此,综合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 同时,由于聚笨板的增水性与常规的亲水性材料不适应,导致其面层以外的后续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容易出现面层砂浆开裂、脱落、空鼓等质量问题 ,对建筑物的外装饰如面砖、涂料的使用或施工构成了很大的制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