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初探(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废弃物( M13):这类污染的威胁是迫在眉睫的,简单处理废弃物的填埋场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这类废弃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S1)是一个重点。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废弃物造成的化工污染( S2)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资源属性( C4):项目 实施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而对于这些资源的管理不善就会间接导致对环境的污染。 材料( M14):项目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是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各种污染产生一个重要源头,因此对于材料的利用率( S1)、有害材料使用比率( S2)和材料的回收率( S3)需要倍加注意。 设备( M15):定期的设备维护有助于确保绿色项目管理过程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是避免造成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个基本保证,尽量多的使用先进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设备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使用设备的完好率( S1)、设备生产中的绿色技 术应用率( S2)和先进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设备的使用率( S3)是值得衡量的三个重要因素。 能源属性( C5):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是保证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和物质基础。 要尽可能的采用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能耗( M16):减少了能源的使用量,也就意味着减少了污染,增加了绿色性。 利用率( M17):充分利用能源,从而在总体上减少了能源的使用量,对环境的影响也就会更小。 效能比( M18):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使单位能源的效率达到最高。 清 洁和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M19):清洁能源的使用,将会大大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再生能源的使用也是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经济属性( C6):在任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其经济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项目的实施费用不仅影响项目是否能在预算内顺利进行,而且也会影响将来项目建成投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指标。 项目费用的控制( M20):项目费用的控制管理是为了保证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必须的各方面工作,主要依赖于对项目费用偏差的分析和控制,以及采用一些费用分析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 到的有关方面进行经常性的分析,以求将项目费用控制在最小的合理范围之内。 风险费用的控制( M21):风险的大小及发生的概率多少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合理性问题,预先周密地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处理发生风险的费用预算以及尽量控制风险的发生均是风险费用控制的重要方面。 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M22):环境污染的大小及有害程度将影响用于治理的费用,而治理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项目总费用的控制,也间接反映了项目实施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综合评价过程 4 数据处理原则 对指标数据的测度是否合适是决定一个评价体系能否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 因此测度数据必须保证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等原则。 在这些原则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权衡取舍,因为要实现测度数据的科学性,就需要大量的使用定量化的数据和处理方法。 但是,在对项目管理的绿色化进行评价的时候所采集的数据,不可避免的有相当的部分是定性的,而且很难量化表达。 对此,本文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就有所考虑,因此尽量选用可以客观量化表示的指标变量。 借助于模型,将有助于理解如何有效的测度数据,同时也有助于厘清对数据的测度是用现有数据预测系统特征,还是确定当前的过程状态。 Offen 和 Jeffery( 1997)的研究表明数据测度实际上就是先验的经验模型到后验的量化模型的映射。 客观量化模型转化存在于经验模型中的实际问题,用实体化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得到科学客观的结果,如图三所示。 对评测指标的测度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效的测度和有效的数据转换需要依靠经验数据和客观量化数据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 项目管理 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经验性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对绿色化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的基础,如果不能对它们进行量化分析,那么评价所得的结果就是不可靠的。 而且忽视对这些经验性的定性数据进行有科学依据的数量化,往往导致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不牢固。 5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由于绿色项目管理这样的研究课题牵扯到了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上所述,评价指标很多是定性的描述变量。 基于这一特点,根据 Goyal 和 Deshpande( 2020)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