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清除因打毛而产生的细粉沫,再用沾有少许丙酮的棉纱擦洗一次(严禁使用带有水、 油等污物的棉纱)。 用毛刷沾上粘结剂,分别对管口的外表面和承口的内表面涂上粘剂,严禁漏涂涂好后,即可对插在对插过程中,管材、管件相对旋转 30176。 ~45176。 使粘接表面纵向,横向全部粘合,粘合长度一定到位。 粘接好后,立即将管材、管件定位或放 置妥当, 24 小时之内管道粘 部位严禁受到外力作用,如拉、推、旋转(尤其是拉、旋转将对粘接处的密封性能造成破坏。 ) 粘结时,不准带水作业,粘结表面必须洁净,不准使用脏布、湿布,带油布擦拭粘结部位,涂有粘结剂的部位不能沾上任何污物。 管道粘接 24 小时后时间里(以管道系统粘接的最后一个接头算起) 方可进行试压。 管材每层安装一个伸缩节,用以补偿该管的热胀冷缩,伸缩节中的伸缩点处于中间位置,夏季与冬季安装按照伸缩节上的径向提示来进行安装。 螺纹连接,密封填料宜采用聚四氟 乙烯密封带(俗称生料带)按螺纹的旋转向缠绕,逐渐加厚,缠绕的厚度 ~ 即可。 (注意: 缠绕的后一圈使前一圈出三分之一端部开始缠绕时,同一位置至少重叠缠绕应 2~5 圈)螺纹缠绕好后进行螺纹旋入旋深应为内螺纹长度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 用扳手固定施入件(阴)另一扳手转动被旋入(阳)不可只用一只板手进行螺纹旋入,因一只搬手操做极易造成旋入件(阴)有扭曲从而对粘结处造成损坏,旋入到位后, 用力要适度,不准强制过转,有经验的熟练工手感极为重要。 支(吊)架安装 管道安装时 必须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夹或吊架,位置应合理,埋设正确,管夹与管材外壁接触应紧密。 采用金属管夹或吊架时,金属管夹与管之间应采用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 . 立管和横管支(吊)架的间距见表( m) 试压 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倍。 管道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压试验前应在管道系统的最后一个管件粘结完毕 24 小时后进行; 水压试验前,管道应固定,接头须明露; 管道注满水后,先排出空气,进行 水密性检查; 加压宜用手动泵,升压时间不小于 10 分钟,压力表精度应为。 至规定试验压力,稳压 15 分钟,测试压力降不得超过 mpa 为合格 . 直埋在地坪面层和墙体内的管道,试压工作必须在面层浇或封堵前进行,达到试压要求后,土建方能继续施工。 清洗、消毒 .1 管道系统在验收之前,应进行通水清洗。 冲洗水流速度宜大于 2m/S 冲洗时,应不留死角,系统最低点应设放水口,清洗时间控制在冲出口水质相当为止。 生活饮水系统经 冲洗后,还应用 20~30mg/L 的游离氯的水注满管道进行消毒。 含氯水在管道滞留时间应不少于 24h。 管道消毒后, 再次用饮用水冲洗,水质符合饮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方可交付。 安全施工 注意防潮和脏物污染,远离热源。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对管材、管件进行明火烘烤。 管道不得作为拉攀,吊架等使用。 直埋暗管封蔽后,应在墙面或地面标明管道走向和位置,严禁在管道上冲击或 钉等金属钉等尖锐物体。 UPVC 塑料管 安装 一般规定 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 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通过; 有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 材料,施工力量、机具等已准备就绪,能正常施工并符合质量要求。 施工现场有材料堆放库房,能满足施工需要。 在整个楼层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配合土建作管道穿越墙壁和楼板的预留孔洞。 孔洞尺寸当设计未规定时,可比管材外径大 50~100mm。 当施工现场与材料储存库房温度差较大时,管材和件应在 安装前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楼层管道系统的安装宜在墙面粉刷结束后连续施工。 当安装间断时敞口处应临时封闭。 管道应按设计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检查口位置和朝向应便于检修。 当立管位置在管道井、管窿或横管设置在吊顶内时,在检查口或清扫口位置应设检修门。 立管和横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 横管伸缩节应采用锁紧式橡胶圈管件;当管径大于或等于 160mm 时,横干管宜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形式。 当设计对伸缩节量无规定时,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应为:夏季, 5~10mm;冬季, 15~20mm。 非固定支承件的内壁应光滑,与管壁之间应留有微隙。 管道支承件的间距,立管管径为 50mm 的,不得大于 ;管径 ≥ 75mm,不得大于 2m;一般不大于 4m 的层高,应设置 2 个支架。 横管直线管段支承件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 ( m) 管径用 DN 使用温度表 186。 C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水平管 20 0.7 0.9 1.0 1.0 1.2 1.0 1.8 1.8 2.0 2.0 2.2 2.5 3.0 50 0.5 0.7 0.8 1.0 1.0 1.1 1.2 1.2 1.4 1.6 1.7 2.0 2.4 70 0.4 0.4 0.5 0.5 0.7 0.7 0.8 0.8 1.0 1.1 1.3 1.5 1.7 垂直管 0.7 0.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横管直线管段支承件的间距 管径( m) 40 50 75 90 110 125 160 间距( mm) 400 500 750 900 1100 1250 1600 横管的坡度按设计要求,坡度应为 DN50 i= DN75 i= DN110 i= DN160 i= 立管管件承口外侧与墙饰面的距离宜为 20~50mm. 管道的配管坡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 锯管长度应根据实测并结合各连接件的尺寸逐段确定。 锯管工具 宜选用细齿锯、割管机等机具。 端面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应消除端面毛刺,管口端面处不得裂痕,凹陷。 插处可用中号板锉成 15176。 〜 QN∘坡口厚度宜 � 管壁厚度的1/3~1/2。 坡口完成后 ���屑清除干 �。 塑料管与铸铁管,水泥管连接时,宜采用专用配件。 当采用水泥捻口连接时,应先将塑料管插入承口部分的外侧,用砂纸打毛或涂刷胶粘剂后,滚粘干燥的粗黄砂;插入后应用油麻丝填嵌均匀,用水泥捻口,塑料管与钢管排水栓连接时应采用专用配件。 管道穿越楼层处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穿越 楼板处为固定支承点时, 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并应采用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捣密实。 浇筑结束后,结合找平面层或面层施工,在管道周围应筑成厚度不小于 20mm,宽度不小于 30mm 的阻水圈。 管道穿越楼板处为非固定支承时,应加装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内径可比穿越管外径大 10~20mm,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 50mm。 管材和管件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轻放,不得抛、摔、拖。 胶粘剂、丙酮等易燃品,在存放和运输时,必须远离火源。 存放处应安全可靠,阴凉干燥,并应随用 随取。 支承件可采用注塑成型塑料墙卡、吊卡等,当采用金属材料时,应作防锈处理。 管道粘接 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应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无尘砂与水迹。 当表面沾有油污时,应采用清洁剂擦净。 管材应根据管件实测承口深度在管端表面划出插入深度标记。 胶粘剂涂刷应先涂管件承口内侧,后涂管材插口外侧。 插口涂刷应管端至插入深度标记范围内。 胶粘剂涂刷应讯速、均匀、适量,不得漏涂。 承插口涂刷胶剂后,应即找 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施压使管端插入至预先划出的插入深度标记处,并再将管道旋转 90˚。 管道承插过程不得用锤子击打。 承插接口粘接后,应将挤出的胶粘剂擦净。 粘接后承插口的管段,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应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 胶粘剂安全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胶粘剂和清洁剂的瓶盖应随用随时开,不用时应随即盖紧,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管道,管件集中粘接地预制场所,严禁明火,场内应通风,必要时应设置排风设施。 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10˚C;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 10˚C; 时,应采取防寒防冻措施。 施工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得密闭。 粘接管道时,操作人员应站于上风处,且宜配合截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埋地管铺设 铺设埋地管,可接下列工序进行: 按设计图纸上的管道布置,确定标高并放线,经复核无误后,开挖管沟至设计要求深度; 检查并贯通各预留孔洞; 按各受水口位置及管道走向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详细注明尺寸、编号; 按实测小样图进行配管和预制。 按设计标高和坡铺设埋地管; 作灌水试验,合格 后作隐蔽工程验收。 铺设埋地管道宜分两段施工。 先做设计标高177。 以下的室内部分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