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线;砌筑一砖 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层挂线。 如果长墙几个人同时砌筑共享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砖宜采用挤浆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砖法的操作要领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 操作时砖块要放平、跟线,清水墙面砌筑操作过程中,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 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采用撞砖纠正。 清水墙砌筑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如图纸没有明确规定时,一般深度为 6~ 8mm 为宜 , 缝深浅应一致,清扫干净。 砌混水墙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块刮除。 (6)木砖预埋:木砖应经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 以内者,每边放2块,高度在 2~ 3m 者每边放4块。 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 (7)构造柱做法:凡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在墙身轴线及边线时同时按设计图纸放好柱的平面尺寸,到砌筑时把构造柱的竖钢筋处理顺直,砖墙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 300mm(即五皮砖)。 砖砖 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 500mm 设置2Φ6水平拉接钢筋联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 1000mm。 (8)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坐浆饱满;如坐浆厚度超过 20mm 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伸入两端的支承长度应一致。 (9)钢筋混凝土框架围护墙砌筑:对于装配式或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围护墙砌筑时,可以不另立皮数杆,通常是选择几根有代表性的竖柱在砌墙的一面画好皮数及标高,作为砌筑操作时控制砌体皮数及砌筑高程的统一依据。 砌筑过程应将混凝土预留伸出的拉 结钢筋埋设在水平缝内。 六、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一)基础砌砖 1)砌筑砂浆不符合要求,造成原因: a、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水泥、砂和掺合料没有过秤,计量不准确。 b、砂浆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2)基础墙身位移过大。 造成原因:大放脚两边收退不均匀,砌至基础墙身时没拉准线校正墙的轴线和边线,或砌筑时没有保持墙身的垂直度。 3)墙面不平,造成原因。 砌筑墙体时,没按有关规定通准线,或准线挂线不准确。 溢出墙面的灰浆没有随砌随刮平。 4)水平灰缝高低不一致。 造成原因:盘角(执角)时灰缝厚度 不一致、每皮砖没有与皮数杆对平。 通准线时张拉不紧不平直。 砌筑时没有左右理顺,留槎处衔接高低不平。 5)皮数杆不平。 造成原因:抄平(引测)放线时没认真细致,承托皮数杆的木桩不牢固或被碰撞松动;皮数杆竖立完成后,应进行水平标高的复验。 6)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不符合要求。 造成原因:埋入位置不正确,不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受过碰撞或弯折而没有检查修直。 7)留槎不符合要求。 造成原因:砌体转角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而留槎时没 按有关规定砌成梯级斜槎。 8)高低台基础砖搭接不合理。 造成原因:砌筑高低台基础时,没有从低处向高处砌筑,高低台相接处没有砌成踏步式相接,操作时就从低处砌起,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9)砌体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 造成原因: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砌筑时没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在一步脚手架的高度范围之内。 (二)砖墙砌筑 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