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水库地质安全鉴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合,岸坡稳定,水库运行多年,水库周边未发现大的崩塌、滑坡等影响库岸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水库库岸基本稳定。 ( 3)水库淤积 库岸地形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极高,地层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岩石抗风化性能较差,地表覆盖全新统残坡积层,可供水土流失的陆源碎屑较多。 在雨季,地表溪流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是水库淤积的主要物质来源,但体积不大。 ( 4)水库浸没 库岸岸坡 30~ 40176。 ,多为岩质边坡,残坡积层分 布较高,库区不存在浸没问题。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地形地貌 坝址区为中低山及丘陵岗地,河流自东南向北西流入本区,坝址正位于东南向河段上,坝址上游为中低山区,地表坡度约为 40176。 ~ 60176。 左右,山顶高程 110~ 120m左右。 坝址下游为丘陵岗地,地面起伏不平。 区内河谷、沟谷宽阔,两岸岸坡平缓,正常蓄水位高程河谷宽 350m,河谷宽高比 10: 1,河谷相对较宽阔。 区内中低山区基岩裸露,山顶、缓坡、山脚局部覆盖残坡积层,坝址下游分布厚层残坡积及冲积层。 2)地质构造 坝址区位于 荆泉山倒转向斜正常翼,正常翼(北翼)地层产状产状165176。 ∠ 35176。 ,轴线走向 NEE70176。 ~ 80176。 坝址区出露基岩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群中厚~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岩层层序完整,无任何次级褶皱、揉皱发生,岩体呈单斜状。 右坝肩基岩裸露,坝顶以上坡高 10m左右,岩层产状 165176。 ∠ 35176。 地质测绘发现右坝肩无任何断层及褶皱发育,发育两组节理及裂隙,描述如下: 一组:产状 45176。 ∠ 75176。 ,延伸 1~ 2m,闭合状,线密度 5~ 10条 /m。 二组:产状 140176。 ∠ 85176。 ,延伸 2~ 3m,闭合状,线密度 5~ 10条 /m。 岩体发肩两 组节理 ,呈共轭关系 ,均呈闭合状 ,延伸长度均小于 3m。 3)地层岩性 ( 1)冲洪积层( Q4a1+p1) 该层分布在现代河床上,由砂卵石组成,组成物质主要为卵石夹砂及冲积泥土,该层厚 ~ ,水库筑坝时,此层未全部清除。 ( 2)残坡积土层( Q4d1+el) 该层分布在左右两岸山坡及山顶,由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块石构成,粉质粘土呈硬塑状,与碎石、块石结合紧密,该层厚 1~ 3m。 ( 3)志留系中统坟头群( S2fn) 该层构成整个场区基底,由中厚层~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构成,该层厚 417m。 坝址区 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1)坝基岩体风化特征及完整性 坝区出露基岩均为中厚层~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岩石柔弱,抗风化性能较差,经本次地质调查及地质钻探揭示,地表岩石为强风化状,强风化层厚 1~ ,弱风化层厚 4~ 6m,下部微风化层厚超过 10m,本次钻探进入微风化层 5~ 6m,未揭穿此层。 钻探岩芯采取率与岩体完整性、岩体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有关。 强风化带岩芯采取率 40~ 50%之间, RQD指标几乎为零;弱风化带岩芯采取率 50~ 70%之间, RQD指标在 20~ 40%之间;微风化带岩芯采取率 80%以上, RQD指 标在 50%以上。 2)坝基岩体透水性 坝基出露基岩为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陆源碎屑等柔性岩体,岩石层理、片理等结构面紧闭,遇水有一定软化作用。 经本次地质钻探压水试验揭示,强风化岩体透水率在 5~ 10( lu)之间,弱风化岩体透水率在 5( lu)以下,微风化岩体透水率在 1( lu)以下。 3)坝基岩土体强度特征 本次地质勘察,对场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未做过多研究,借用场区已有工程已有成果资料,提出以下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供设计使用。 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表 4—1 项目 湿密度 干密度 内聚力 内磨擦角φ 允许 渗透系数 地层 (g/cm3) (g/cm3) (kPa) (186。 ) 坡降 cm/s 碎石土 10 23 残坡积碎石土 30 21 冲积粉质粘土 45 砂卵石层 35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表 4—2 项目 岩石 风化状态 湿密度 (KN/m3) 干密度 (KN/m3) 岩石湿抗压强度MPa 岩 石湿弹性模量 GPa 与砼间抗剪强度 渗透系数 cm/s 泥质粉砂岩 强风化 14 f= 104 泥质粉砂岩 弱风化 12 f= 104 泥质粉砂岩 微风化 9 f= 104 坝基岩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坝基渗透性评价 坝基由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 、 砂质页岩构成,岩石为陆源碎屑岩,遇水软化强烈,地表强~弱风化岩层透水率在 5( lu)以内, 属弱~微透水层范畴,而且随水库运行,岩体进一步软化泥化,节理闭合,岩体透水性将进一步降低。 经钻孔压水试验揭示,地表弱风化岩体具中等透水特性,岩体透水率在 5( lu)以下,微风化岩体透水率在 1( lu)以下。 故认为坝基岩体渗透性微弱、渗流稳定,坝体不存在坝基及坝肩绕坝渗漏问题。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2)、坝基强度评价 坝基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柔性岩体,岩石单轴湿抗压强度 20~30Mpa,地基岩体允许承载力 1Mpa左右,岩体虽为柔性岩体,但无明显软弱夹层或孔洞洞穴 ,岩石软化缓慢,地基岩石不存在压缩变形及大规模沉陷问题,故认为相对于坝体本身应力来讲,坝基岩体强度较高,场区适应性较好。 3)左、右坝肩稳定性评价 左坝肩地表覆盖少量薄层残坡积层,由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构成,山坡倾向北,倾角 20176。 ~ 30176。 ,岩层产状 165176。 ∠ 35176。 ,岩石由隐性节理切割,已成碎裂状,左坝肩共发育两组节理,描述如下: J1:走向 330176。 ,陡倾角,节理闭合,线密度 8条 /m。 J2:走向 50176。 ,陡倾角,节理平直、闭合,线密度 8条 /m。 以上两组结构面与岩石层理组合,未形成无不利结构面组合,左坝肩岩体 稳定。 右坝肩基岩裸露,同样由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构成,山坡倾向西南,倾角 40176。 ~ 50176。 ,岩层产状 165176。 ∠ 35176。 ,岩石隐性节理,岩石呈碎裂状,左坝肩共发育两组节理,描述如下: 一组:产状 45176。 ∠ 75176。 ,延伸 1~ 2m,闭合,线密度 5~ 10条 /m。 二组:产状 140176。 ∠ 85176。 ,延伸 2~ 3m,闭合状,线密度 5~ 10条 /m。 以上两组结构面与岩石层理,未形成无不利结构面组合,右坝肩岩体稳定。 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坝体填料现状及物性指标 经调查坝体 填料多采自坝址上、下游残坡积及冲积粘性土,土料以粉质粘土为主,上坝前经过一定分选。 土料上坝经过石夯、石磙及羊角碾等碾压设备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