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一产业总产值为 ;第二产业总产值为 ;第三产业总产值。 在第一产业中,农业产值 ,林业产值。 财政总收入完成 亿元。 城 镇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101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123 元。 从生产总值看,全县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开阳县城距省城贵阳市中心区 80 公里,有贵开高等级公路通达,省道铜修线贯 穿东西 ,通乡公路全面硬化,多数村硬化路面相通,交通发达,6 县内公路总长 2286公 里。 随着 开阳交通、通讯、旅游业的发展,县内投资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工 矿 企 业运行良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林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国家 公益林区划界定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森林分类区划界 定是依据森林分类体系,将林种划分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以一定面积的地域为单位,逐一落实到小班或地块,并通过合法程序,经政 府批准,以签订合同等规范形式确定有关各方权、责、利关系。 其目的 是按照《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将各林种落实到山头地块,以便将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作为商品林经营管理,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作为公益林经营管理。 (二)任务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林业分类经营要从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入手,把现有森林资源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商品林两大类型 和 五大林 种。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构建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问题,实现林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对接,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7 四、 国家 公益林区划界定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 构建 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 强 县和新时期林业工作的发展 目标,遵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县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加强全县重点公益林的保护和培育,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 与 自然相和谐。 (二)原则 本次森林分类区划的主要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前提,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服从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需要。 根据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不同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地把握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主导利用方向,正确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 针 对 开阳 县地处长江上游乌江 中游 ,黔中 腹地 ,国 家 重点天保工程区 的 实际 , 加之 大部分林区 山高坡陡,峡险谷深,生态环境 复杂多样,因受不合理耕作、放牧和森林大量采伐影响,导致水土流失 日趋严重,土壤日趋瘠薄。 因此,须对乌江及 其 干流、 构皮滩水库库区周围、 石 漠化和水土流失严 重 地区, 以及主要山脉脊部 区域环境、经8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重点区与生态脆弱区进行重点区划。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 开阳 县天保工程实施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 ,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防灾减灾及地方经济发展,与当地群众生存极限及 自用材、薪炭材(柴)的实 际需要,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因需施策。 坚持适度规模原则。 依据森林具有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涵养水源,保 持 水土、调节气候等保障生产、生活需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多种功能,一般称为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同类别森林,应相对集中连片区划,便于集中管护、整体治理、集约经营,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依法行事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应严格维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 和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坚持林业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 针 对林业周期长、地域性广、群众性强的特点,要认真把握政策尺度,尊重历史、维持现状,着 眼未来。 (三)依据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依据主要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森林法实施条例》; 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国家生态公益 林 申报办法》; 《贵州省林业厅、财政厅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贵州省林业厅《关于立 即开展天保工程区森林分 类区界定工作的通知》; 9 《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及细则的补充规定; 贵阳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调查工作方案》及《技术方案》; 开阳 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及《技术方案》;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开展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 黔林资通 [2020]227 号《转发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 五、 国家 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情况 (一)组织管理 成立 开阳 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领导小组,由县 林业绿化局局长任任组长, 分管资源管理的副局长 任副组长 ,下设 森林分类区划工作 办公室,由林政科科长 负责办公室具体工作。 成立 技术业务组,主要负责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 作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森林分类区划调查、各类数据的统计汇总、 图纸、 图班的绘制等; 成立 质 检组,负责 分类 区 划 的 质量 检查工作。 (二)方案编制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于 2020 年1 月份编制出 《 开阳 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 开阳 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技术方案 》。 工作方案 10 在工作方案中明确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任务、原则、范围及内容,区划的方式方法、小班区划的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保障措施及应提交的成果资料等。 技术方案 在技术方案中重点规定了本次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各项技术 标准。 明确了重点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商品林的区划标准及条件,本次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深度要求及地类、林种、权属的划分标准;技术质量的管理及要求,界定书的填记、成果资料的验收等。 (三)业务培训 本次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为区划界定的要求及技术标准。 全县共培训 88 人次,通过学习明确了任务和要求,掌握了技术 量标准以及操作步骤,保证了全县森林区划界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方法 外业工作 森林分类区划外业调查工作 采取技术经济承包责任的方法进行,以外业调查工作组为单位,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定质量等四定形式,确保完成小班区划 调查 工作。 其工作步骤为: 第一步,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落实工作经费,购买图纸、表格及各类所需物资。 开展外业小班区划调查培训。 第二步,组建外业调查工组,深入乡村组及山头地块进行小班区划调11 查,全县以乡镇为单位共组建 8 个外业调查工组。 第三步,清绘外业调查图纸,调整小 班 号,进行质量检查。 内业工作 一是将外业区划小班各项因子录入微机。 二是将外业调查的工 作底图(卫片或地形图)扫描进微机,并按外业调查小班界线进行小班线条矢量化。 三是将矢量化的小班区划图、小班因子调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小班面积计算及数据统计。 四是将矢量化的小班区划界线图,叠加在 1: 10000 地形图上,绘制乡级林种图。 五是对 1: 10000 的小班区划图进行合并处理,绘制县级林种图和县级生态区域图。 (五)质量检查 本次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质量检查方法,主要是按二类调查规定的方法进行。 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质量检查组,根据工作进程采用指导性检查和抽样检查两种方法进行检查评质。 外业质量检查 以小班为单位按 8%的工作量进行抽查。 主要检查小班区划界线、地类、林种、树种等小班调查因子。 检查中,有、疏林地面积不少于 60%,其它林业用地面积不少于 40%。 ( 1)检查 情况 : 全县共抽查小班个数 2134 个,占 24699 个区划小班的 %。 在抽查的小班中 有林地 小 班 1560个,占抽查 小 班的 %;疏林地 小 班 5 个,占抽查 小 班的 %;灌木林地 小 班 50 个,占抽查 小12 班的 %;其它地类 小 班 519 个,占抽查 小 班的 %。 全县 国家 公益林 抽查 小 班个数 368个 ,占 4478个 国家 公益林小班的%。 其中:有林地 小 班 256个,占 国家 公益林 抽查 小 班的 %;疏林地 小 班 4 个,占 国家 公益林 抽查 小 班的 %;灌木林地 小 班 35 个,占 国家 公益林 抽查 小 班的 %;其它地类 小 班 73 个,占 国家 公益林 抽查 小 班的 %; ( 2)检查结果:全县共抽查区划 小 班 2134 个,合格 小 班 2027 个,合格率 95%,质量评定为优。 其中 : 国家 公益林抽查小班个数 368个,合格小班 352 个,合格率 %,质量评定为优。 内业质量检查 ( 1)抽取 20%的区划小班进行各项因子填记完整性、错漏项、逻辑性、清洁性等检查。 ( 2)小班因子录入微机进行逻辑检查。 ( 3)按图幅将矢量化的小班界线图,重叠在外业勾绘的作业图上,进行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