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第5章港口、航道及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 年 5 月中全面完工;疏浚工程于 2020 年 3 月下旬提前实现了 米的目标水深。 2020 年 4 月 28 日起,上海海事局开始进行长江口深水航道试通航。 一期工程概况 根据交通部《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和交通部有关设计修改调整的批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额(总概算)约为 325519 万元。 主体工程主要有:北导堤 公里,南导堤 20 公里,分流口南线堤 公里和潜堤 公里,丁坝 6 座总长 公里,南导堤超前护底 11 公里,北导堤超前护底 公里,疏浚航道底宽 300 米,水深 米(理 论最低潮面以下),长 公里。 配套工程有:新设助航标志(浮标) 19 座,导堤丁坝、固定灯桩 21 座等。 一期工程效果 根据交通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 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经施工单位自查、监理评估和上海港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评定,对已完工的 42 个单位建筑物工程分批进行了中间验收:工程质量登记全部核定为优良。 在附属 22 个工程中,优良 18 个,合格 4 个,优良率为 %,总体质量为优良。 2020 年 7 月 14 日,根据交通部《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经交工验收会查验和上海港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定,一期工程中的疏浚工程均为优良工程。 二期、三期工程情况 交通部于 2020年 2月 12日向国家计委报送了《长江口深水航 道治理工程二、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尽快形成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开发以满足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全潮进出港和第五、六代集装箱船乘潮进出港为基本目标,兼顾 10 万吨级散货船乘潮通航。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目标为设计水深 米,底宽 350 ~ 400 米的双向航道。 与一期工程相比二、三期工程主要加大在北堤、南堤以及疏浚工程方面的建设力度。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是一个整体,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续。 在一期工程建成后,二期工程就成为整个治理工程 实现 米治理目标的关键。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三期工程的实施,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而且会产生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 5. 4 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以及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内河航道建设的滞后状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内河运输潜力发挥及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的“瓶颈”,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薄弱环节。 其突出问题就是内河航道大多处于天然状态,等级低,不利于先进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和运输技术的应用。 为此,“九五”期间,交通部提出了“一纵两横两网”的水运主通道建 设规划,并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如苏南运河整治工程及广西西江贵港航运枢纽工程等,从而掀起了我国内河航道建设的新高潮。 2020 年,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面完成了“九五”期的建设目标;建设市场逐步向规范化、有序竞争方向发展;项目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三峡库区 水运设施淹没复建前期工作完成近 70%,为 2020 年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确定了西部内河航运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2020 年全年共有长江界碑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浙江段改造工程等项目陆续竣工。 2020 年底全国内河通航总里 程达 119325 公里,比上年增长 %。 其中,一、二级内河航道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 一、“九五”期间内河航道基础建设硕果累累 “九五”期间是我国建国以来内河航运建设投资力度最大、项目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 贯彻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 ” 的方针,基本完成交通部制定的“九五 ” 内河航运建设计划。 在“九五”期间的 137 项工程中, 80%的项目按计划完成,共完成投资 231 亿元,实际改善航道里程 3672 公里,实现了“两横一纵两网”基本贯通的格局。 为此,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局面得到明显的改善,为沿江(河)产业带的形成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内河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加强。 截止“九五”期末的 2020 年底,内河航道里程已达到 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由 1995 年的 万公里增加到 万公里,其中一级航道已达 2946 公里,二级航道 1960 公里,三级航道 3387 公里,四级航道 5416 公里,五级航道9351 公里,航道质量明显提高。 专栏 长江口、界碑航道整治土工织物示范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是世界上近 20 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土工织物在岩土工程中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因而在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我国较大规模使用土工合成材料,也只有近 10 年的短暂时间。 1996 年,交通部为了加强对土工织物的推广应用,将“土工织物在港口及航道工程中的应用”项目列为部重点推广应用项目。 1998 年,我国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受损的内河航运设施亟待修复和重建。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前题。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于 1998 年 8 月 21日专门对土工 合成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同年 8 月 27 日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同志主持召开了土工织物推广应用第一次工作会议。 从此,全国范围内土工织物技术全面推广工作拉开了序幕。 为了进一步做好土工织物的推广应用工作,交通部成立了由李居昌(原)副部长为组长的“交通部土工织物推广应用领导小组”。 自 1998 年 9 月至 2020 年7 月,在“交通部土工织物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先后对“水 运工程土工织物软体排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 3 个科研项目进行了研究;对《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技术规程》进行了修订;对国家重 点推广应用项目“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治理土工织物示范工程”和“长江界碑航道整治土工织物示范工程”进行了组织落实。 同时,交通部分别组织召开了 3 次全行业范围内的水运工程土工织物推广应用技术研讨、交流和现场会。 从推广应用情况来看,土工织物已广泛应用于港口工程的重力式码头、高桩码头、板桩码头和护岸等工程的滤层,软基防波堤和干船坞等工程的排水,护坡、护坦、筑堤和固滩等工程的防护,直立挡墙或岸壁、软基斜坡式防波堤和护岸的垫层、围堰和围堤的加筋等;广泛运用于航道工程的护底、护滩,整治建筑物的坝体结构以及航道工程护 岸等。 总应用面积已超过 4000 万平方米。 同时,在土工织物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还涌现出一批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管理、设计、施工和科研单位,造就了一批善于钻研、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2020 年 7 月 31 日,“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治理土工织物示范工程”和“长江界碑航道整治土工织物示范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和交通部的验收。 至此,水运工程土工织物的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并暂告一个段落。 二 、 2020 年内河航道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与设计审查 2020 年,共完成竣工验。中国航运发展报告第5章港口、航道及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