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植物种植_技术方案(辣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针对缓坡地辣木园因在生产操作如行走、除草、追施肥料、采收作业或雨水冲刷等引起种植带面垮塌变窄,应注意扩带,扩带与维修梯田同时进行。 当种植带面宽度减少约 1/3,必须向外埂填土,修剪后的老枝残枝可用于填覆外 埂,保持带面宽 1~ 2m。 台地外坡不宜除草,宜割草留根护坡。 水肥管理 ( 1)施肥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有机肥如猪牛栏肥、绿 第 5 页 肥等;化学肥料如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复合肥等。 施肥方法、用量及时间:定植后一年的辣木经过快速生长和多次采收,要消耗树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只有及时补充,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定期追肥尤为重要。 以采梢和叶为目的的,追施以氮肥和有机肥为主;经采花、果和种子为栽培目的者,追施以有机肥和钾肥为主。 辣木树施肥,宜在离主茎 20~ 40cm 处挖弧形施肥沟,沟长50cm、宽 20cm、深 30cm。 每年 1~ 2月份,结合园地管理和维修梯田挖施肥沟,施有机肥~ 2kg/株和复合肥( N∶ P2O5∶ K2O=18∶ 18∶ 18) 200g/株。 以采梢、采叶为目的有,应及时喷施 %的磷酸二氢钾、菜用叶面肥和微肥,每月 2次;在 4~ 5月份,施保果肥,以磷、钾、钙肥为主,200~ 300g/株;采果后 10~ 11 月份,施养树肥,复合肥 300~ 400g/株。 ( 2)水分管理 辣木适宜在年降水量 800~ 1800㎜的干热或温热地区栽培。 就云南热区而言,降水较充沛,能满足辣木树体生长需要,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 如西双版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5~ 10月份,干湿季节极为明显,降水的不均匀与辣木正常生长需要均衡的水分矛盾,采用适当形式的灌溉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灌溉:一般旱季需要灌溉,以滴灌方式最好。 园地架设滴灌系 第 6 页 统,将水通过低压管道系统送到滴头,形成水滴灌入树根部土壤,可以较小的水量使辣木树根系土层经常保持湿润。 在旱季使用滴灌,对幼树可以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对成龄树可增加辣木鲜叶及果实的产量,品质也有提高。 排水:辣木根系肉质,雨水浸园后如排水不畅,根系容易感病烂根。 在干湿季节分明的多雨地区尤其分注意排水。 建园时, 地势平缓、土壤黏性较强的辣木园地要预先开挖好排水沟,沟宽 40cm,深 30cm,长视地形而定。 在雨季来临时,要疏通排水沟周围的杂草、杂物,保证及时排水,避免暴雨浸园造成涝害,影响树体生长。 树体管理 ( 1)定型修剪 辣木树在幼龄期有明显的主干,主干细长,侧枝生长较弱,树形纵向生长。 一年生辣木树不经过修剪,会长至 3m,若再不修剪,会笔直长高至 8~ 10m。 因此必须及时修剪,以抑制顶端生长优势,促生侧枝,培养好骨干枝,形成健壮、合理的骨架,以得后期生产。 为了增加分枝及采收,用作采梢的辣木应将植株高度控制在 以内。 一般通常在主茎直径≥ ,从离地高 50cm处截干,截干后,选 3~ 4个健壮的新梢作一级分枝,抹除多余的新梢。 当新梢长至 60cm,进行再次截干,再培养 3~ 4条二级分枝。 经过合理的控高定型,可确保辣木树的产梢量。 用于采叶的辣木树,应在主茎直径达到 2~ 3cm 时,在离地 1m 第 7 页 处截干。 截干后,从萌发的嫩梢中选择不同方位的健壮嫩梢 3~ 4枝,留下培养成一级分枝。 当主干枝条长到 1m、直径≥ 2cm 时,再进行第二次短截,促进二次分枝;侍二级分枝长至 50cm再进行断顶,促发侧枝。 每个一级分枝上选留 3~ 4条二级分枝,植株高度控制在 ~ ,即可形成一个分布均匀、结构合理的树冠。 用于采种的辣木,应在主茎直径达到 4~ 5cm 时,在离地高 处截干。 截干后,选 4~ 6个健壮的新梢作挂果枝,此后一般不作过多的修剪,仅对徒长枝进行修剪。 控制植株高度在 ~ ,既保证枝条多挂果,又确保枝条不被折断。 ( 2)日常树体管理 辣木生长快,树冠内的枝条生长细而密。 整形后还需及时疏剪,对树冠内部的枝条进行适当调整,剪去徒长枝、老弱枝、病虫枝,以利树体通风透光,更好地 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对不同生产目的的树体,如采叶、摘梢、采果或采种子的辣木树,采后还需作相应的树体管理,注意追施肥料,促进树势恢复。 ( 3)衰老植株的复壮 辣木树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度修剪后形成大量的细弱分枝,形似鸡瓜,故称“鸡瓜枝”。 “ 鸡瓜枝”形成后,新梢抽生减缓,产量和品质下降,此时采用重度修剪也难以达到大幅增产,必须进行截干复壮。 截干后抽出的新梢粗壮,生长快, 4~ 6个月后就能培育出 第 8 页 全新的树冠。 具体做法是:在离地 ~ 的高度,用锯子将所有“鸡瓜枝”去除,修口力求光滑,略倾 斜,并用油漆或凡士啉进行涂封保护。 修剪后及时追施肥料,促生新的骨干枝,以利来年破产。 6 病虫害防治 病害 ( 1)根腐病 症状:植株萎蔫,多数叶片不脱落或脱落。 感病初期不易发现,当植株出现叶片无光泽、变为浅灰绿时,已进入感病后期,可在一两日内突然萎蔫、死亡。 病株根部,可见茎基及根病部腐烂,有的带恶臭味;切开感病茎基部,病、健组织交界明显,病组织呈水渍状。 在雨季将病株感病部挖开裸露,在空气湿度较大或降雨 1~ 2d后,可见病组织上长有大量白色霉层。 病原菌:半裸镰刀菌。 发生:一年四季皆会出现,定植 1~ 2年内的 植株受害较多, 5~9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多施有机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田间修建排水沟,避免雨季产生积水。 种植面覆盖,避免高温旱季水分过度蒸发和地温过高。 ( 2)果腐病 第 9 页 症状:嫩果感病后失去光泽,停止生长,整条果萎蔫,变褐缩小,干枯;膨胀期和刚进入成熟期的果荚,感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病斑呈褐色,在持续降雨天气过程中,病斑迅速扩展,随后感病的果荚缩小、变薄,成褐色,最后整条果腐烂,种子失收。 天晴后病果表面出现黑色厚垣孢子或黄色孢子堆和白色菌丝体,在 25~ 30℃保湿 24h 后有白色菌丝生长。 本病害最明显的特征是 果实受害后末端缩小、变色,病果在树枝上风干而不脱落。 病原菌:半裸镰刀菌。 发生:主要。功能植物种植_技术方案(辣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