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框架涵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铁管。 立杆搭设应确保垂直,钢管扣件必须安装牢固,排架隔排设斜撑(剪力撑)。 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钢筋集中在钢筋加工棚下料和弯制,按设计在基础垫层上绑扎成型,钢筋的数量、规格、弯制和绑扎成型后的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搅拌、输送泵输送。 混凝土的拌制必须严格地按选定的施工配合进行,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必须确保振捣密实。 混凝土灌注完后应将顶面抹平压实,终凝前再进行二次光面,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 混凝土浇注必须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确保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洒水并覆盖麻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并经常保持表面湿润。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才可拆除支架和模板。 防水层的施工 本次施工的四座箱涵设计有两种防水层:一是在每道沉降缝周边(盖板顶和边墙外侧)铺设宽度为 50cm 的甲种防水层(一层沥青浸制麻布和两层石棉沥青),二是在盖板顶铺设乙种防水层(涂两遍热沥青)。 防水层所用的沥青采用石油沥青,其软化点不得低于 50℃,针入度不得低于30( 1/10mm),延伸度不得低于 30cm;所用的麻布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所用的麻布不得含有妨碍浸制沥青的油质或其他化学成分,在每 10cm 10cm 面积中,无论纵线或横线均应有 4243 根, 麻布以 5cm 25cm 的试件作抗拉试验,其强度不得小于 540N。 采用敞口大锅熬制沥青,锅中盛装沥青不得超过其容量的 3/4,熬制时用高温温度计测温,当沥青表面停止起泡,温度达到 175~190℃时即停止升温,以温火保持保持此温度待用。 石棉沥青的熬制是在熬制好的石油沥青中,不断搅拌的同时投入烘干至100~150℃的石棉粉,搅拌均匀,加热至 175℃后待用,石棉沥青的配合比(质量比)为石棉粉 20%;沥青 80%。 浸制麻布应先除去水分,并在 175℃以下的沥青中浸制。 浸制后,麻布外面应为暗黑色,无孔眼、无破裂及皱叠, 不应露有未浸透的布层。 每次熬制沥青,用微火温热的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如未用完需再用时,应与新熬的沥青混合使用,必要时应做性能检验;每次熬制沥青以后,必须将锅底剩余沥青铲除干净。 熬好的沥青盛在小铁桶送至工点,使用时沥青的温度不得低于 150℃,涂敷沥青的圬工表面应先刷扫干净,消除粉屑污泥,涂敷工作应在干燥温暖(温度不低于 5℃)的天气进行。 沥青应满铺满涂,平顺均匀,厚薄一致,不得有皱折、破损、鼓泡、翘边、脱层、滑动或封口不严等缺陷。 沥青浸制麻布的铺设应从低处开始,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0cm。 沉降缝的施工 沉 降缝的施工,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的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为 5cm,内侧以 100 号水泥砂浆填塞,深度为 15cm,中间部分填塞粘土。 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出入口挡土墙、铺砌浆砌片石施工 出入口挡土墙施工 为缩短工期,出入口挡土墙与框架防水层施工同步进行。 基坑开挖与框架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相同。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开挖。 出入口 挡土墙基坑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挡土墙基础的施工,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使其承载力降低;分层水平进行砌筑,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 8 厘米;每层片石砌筑时,先安转角石再砌筑面石,然后填腹石,石块间互相交错,咬合密实,砂浆饱满,嵌缝无空洞。 面石必须人工修凿,大面平整,转角石棱角分明。 为保证挡土墙的砌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时应安放按设计断面尺寸制作的坡度架并严格在坡度架上挂线进行片石的砌筑。 为加强基础与墙身的连接,基础砌筑到设计标高顶面时,基础与墙身连接的截面应留设石笋。 为使涵洞挡土墙外露面整 齐美观,其表面 采用 M10 水泥砂浆勾凹缝,缝深 8mm。 出入口铺砌 涵洞挡土墙施工完后,可进行出入口片石的铺砌。 片石铺砌时,应使石块轴线与铺砌面平行,自下游一排一排地向上游(或由沟底向沟顶)铺砌,同排石块厚薄大小应基本一致,片石间互相紧靠,交错成行,基底碎石垫层,随铺随夯实。 砂浆的拌制和运输 水泥砂浆在现场用砂浆搅拌机拌制,砂浆的拌制必须严格地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严禁采用人工拌和。 拌制时根据砌筑进度决定每次拌和量,做到少拌快用,每次拌制的砂浆应在 3~4 小时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中或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 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 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