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民文化广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 2) 177。 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校差不得超过 3mm, 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明显且不会沉降的位置,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 3)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 后 ,抄测结构 1m 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四 ) 177。 以上施工测量 1. 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局部层的建筑物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 (外控法 ),对于不能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的层面应采用内控法。 在建筑物177。 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 (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 2)柱子垂直度检测 柱身模板支 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检测。 ( 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 2~ 3 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 1m 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 2~ 3 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3. 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 1m 线) 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 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 2) 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5。 标高测量允许误差 表 5 高度 (m) 允许误差 (mm) 每层 177。 3 H≤ 30m 177。 5 (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 3mm 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 177。 3mm。 4. 内控制测量方法 零层板施工完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 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 2~ 3 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 1m 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 10cm 10cm 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 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 (15cm 15cm)。 内控点平剖面图见图 图 5。 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表 6.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 表 6 高度 (m) 允许偏差 (mm) 每层 3 H≤ 30m 5 30mH≤ 60m 10 H60m 15 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 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 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 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图6)。 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 2~ 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 图 6 每当 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 面抄测出建筑1m 线或结构 1m 线。 (1m 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 ),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