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加油站安全预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漏在地面,遇火花燃烧。 (3)静电起火。 由于油管、罐车无静电接地,卸油时流速过快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 (4)在非密封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就会爆炸燃烧。 2) 量油时发生火灾爆炸 (1)油罐车到站未静置稳油(小于 10 分钟)就开盖量油,有 可能引起静电起火。 (2)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量油时,量 油尺与钢质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会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爆炸燃烧。 (3)在气压低、无风的环境下,穿化纤服装,磨擦产生静电火花也能点燃油蒸气。 3) 加油时发生火灾爆炸 加油时未采取密封加油技术,使大量蒸气外逸或由于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烟火、使用手机、铁钉鞋磨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导致火灾。 4) 清罐时发生火灾爆炸 清洗油罐不彻底,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磨擦、电火花都会导致 火灾。 5) 非作业过程 中发生火灾爆炸 (1) 油罐、管道渗漏。 由于制造厂家的质量问题、腐蚀作用。 法兰未紧固等原因造成油品渗漏,遇明火燃烧。 (2) 雷击。 雷电直击或间接放电于油罐及有关设备处导致燃烧、爆炸。 (3) 电气火灾。 电器设备老化、绝缘破损、过流、短路、接线不规范、电器使用不当等引起火灾。 (4) 油蒸气沉积。 油蒸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会沉淀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等低凹处,一旦遇火就会发生爆炸燃烧。 (5) 明火管理不严。 生产、生活用火失控,引起站房或站外火灾。 6) 其他因素引发的 发生火灾爆炸 (1) 人为因 素 加油站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 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都是人制定、也是靠人来落实的。 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其中人的素质对安全影响是全过程的。 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提高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了解 油品理化特性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能,并定期考核,持证上岗。 (2) 管理因素 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法制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使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使安全制度成为安全经营的有力保证,而不是应付安全检查的文本。 中毒和窒息危险因素分析 在本次评价小组搜集整理的 120 个加油站事故案例中,中毒和窒息事故占到 5 起。 油气本身的毒性很低,只在高浓度情况下会发生此类事故,所以此类事故只发生在进罐作业过程中,可能由于清罐作业不彻底,防毒面具失效或不佩戴防毒面具所致。 车辆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在本次评价小组搜集整理的 120 个加油站事故案例中,车辆伤害事故占到 2 起。 此类事故发生和加油站所储存的产品无关,一般是由于加油站内标志错误、管理混乱或者 道路设计不当而导致的车辆伤害。 在统计的事故案例中此类事故不多不代表事故的发生率很低,因为该类事故和加油站本身关联性不强,事故发生后可能不统计在加油站事故类别。 但由于在加油站实际运行中,车辆进出站十分频繁,且公交车车体较长,在现场调研中也发现车辆调度不是很有效,因此在加油站运行中,应该提高对此类事故的重视。 触电危险因素分析 触电事故是生产企业非常常见的事故类型,一般由于佩戴防护用具不当和操作人员失误而发生。 由于加油站存在加油机以及变配电设备,因此加油站也可能发生此类事故,一般发生在变配电间 内。 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火源的位置和时间均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加强对防爆区域的管理,表 为加油站防爆区域划分表,对于 0 区和 1 区应该严格禁止火源靠近,对于 2 区应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过程的管理。 表 加油站防爆区域划分表 序号 设 施 类 型 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说 明 1 汽油罐车 油罐车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 0 在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 2 埋地汽油罐 油罐内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间 3 地坪以下坑、沟 汽油设施的危险爆炸区域 1 在正常运作时可能出现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 4 加油机 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 5 汽油罐车通气管口 以通气管为中心,半径 6 汽油罐车密闭卸油口 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 的球型空间 7 埋地汽油罐人孔井 操作井内部空间 8 埋地汽油罐罐口 以管口为中心半径 ( )球型空间 9 汽油罐密封卸油口 以卸油口为中心线,半径 10 加油机 以加油机中心为中心,以半径为 ( 3m)的地面区域为 底面和以加油机顶部上 ,半径为 3m( )的平面为顶面园台空间 2 在正常运作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间存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 11 汽油罐车通气管口 以通气管为中心,半径为 3m 的球型并延至地面空间 12 汽油罐车密闭卸油口 以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 的球型并延至地面空间 13 埋地汽油罐操作井 操作井外边缘 ,自地面 1m圆柱型空间 14 埋地汽油罐通气管口 以管口为中心,半径为 3m(2m)球型空间 15 埋地汽油罐密闭卸油口 以卸油 口为中心,半径 的球型并延至地面空间 同时由于施工会造成现场车辆增多,人员增多,车辆伤害的发生机率也会增大;由于施工的原因可能会有临时用电的现象,增加了很多触电伤害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和施工方做好管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加强对施工方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设项目主要工艺和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主要工艺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本加油站主要是为了公交车辆提供加油服务,工艺主要由卸油、储存和加油组成。 油品(汽油和柴油)由汽车槽车运入站区,通过快速接头与卸油口的卸油接头 连接,油品靠重力自流通过卸油软管和埋地敷设的输油管,分别进入埋地油罐中,然后通过潜油泵把油品从储罐输送至各台加油机,经加油枪注入汽车的油箱。 本加油站考虑二次油气回收冷凝系统(预留接口)。 具体流程参见本报告附图 3“工艺流程图”。 本加油站采用卸油和加油双油气回收系统,很好的降低了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 油罐设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的液位计,可以有效避免卸油时发生油罐溢出事故。 加油机设在室外,采用油罐装设潜油泵的一泵供多机枪的配套加油工艺,加油枪流量最大为 50L/ min,不大于 60L/ min。 加油站的固定工艺 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管道及法兰的压力等级为,设计压力大于。 埋地钢管采用加强级防腐处理工艺,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工艺。 地上管道安装完毕,并试压后管道外涂二层防锈漆二层调和面漆。 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采用直埋,细沙填实,没有穿过站房等建、构筑物。 加油与油罐相连通的进油管、通气管横管,以及油气回收 管,均坡向油罐。 汽油槽与柴油罐的通气管分开设置,柴油通气管管口安装有阻火器,因为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通气管管口安装了机械呼吸阀。 由以上分析得出本加油站工艺设计基本依据《汽 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20)( 2020 年版),满足标准的相应条款要求,从安全角度是基本可靠的,对于个别问题的补充安全对策汇总在本报告的第六章第二节。 主要工艺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本加油站主要设备和规格见表。 表 加油站设备表 序号 位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V01V04 汽柴油储罐 30m3 台 4 Q235B 2 J01J03 汽柴油加油机 Q=5~50L/min 台 3 双枪双油品 带油气回收 3 潜油泵 200L/min 台 4 美国进口 本加油站的储油罐应采用卧式钢制油罐,埋地设置。 油罐所采用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为 6mm,大于 5mm。 汽油罐可承受正压 3000Pa,负压2020Pa。 油罐的各接合管,均设在了油罐的顶部,其中出油接合管设在人孔盖上,油罐的进油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 处。 油罐的量油孔设置了带锁的量油帽,但量油帽下部的接合管向下伸至罐内距罐底距离设计图纸未标出,应距罐底 处。 本加油站为二级加油站,油罐设计了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 由以上分析得出本加油站工艺设计 基本依据《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 施工规范》( GB501562020)( 2020 年版),满足标准的相应条款对设施的要求,从安全角度是基本可靠的,对于个别问题的补充安全对策汇总在本报告的第六章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20),本项目划分为一个储存场所辨识单元。 依据标准和本项目实际情况,将 贮存危险物质分为以下几 类分别统计储量: 1) 闪点小于 28℃的可燃液体 本项目此类重大危险源物质为汽油,汽油储罐共计 60m3,充装系数为,汽油的密度范围为 ~,则此类物质的储量范围为:~。 2) 闪点大于 28℃且小于 60℃的可燃液体 本项目此类重大危险源物质为柴油,经调查本项目所用柴油的牌号为0~30,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 此类别柴油的闪点范围大于 60℃,因此不作为重大危险源物质分析。 依据标准规定的临界量, 闪点小于 28℃的可燃液体储量 为 20t,因此本项目汽油储量超过临界量,确定本 项目储罐区为重大危险源。 所以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 2020] 56 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该加油站应该申报重大危险源,并作好建档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 小结 本章分析了本项目中各种储存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总结如下: 1)易燃烧:汽油闪点为 58~ 10℃ ,自燃温度为 225~ 390℃ ,是甲 B类火灾危险物质;柴油闪点:- 3- 50不低于 45℃ ;- - 0、 10不低于 55℃。 自燃温度为 350~ 380℃ ,是乙 A、乙 B 类 火灾危险物质,这两种物质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时,均可引起燃烧。 2)易挥发:汽油为轻质油品,具有易挥发的特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低位扩散到相当远处,遇明火会引着并回燃,十分危险。 3)易爆性:汽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电火花、静电极易燃烧、爆炸。 汽油、柴油罐体遇高温内压增大,如罐车呼吸阀不畅,会有开裂爆炸危险。 4)易产生静电:油品的电阻率处于 1010~ 1015Ωcm 之间,导电性差,在快速流动时会产生静电,如不采取措施排除,会形成安全隐患。 5)一定毒性:汽油为麻醉性毒物,侵入 途径为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 汽油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高浓度时引起呼吸中枢麻痹,直接吸入呼吸道导致吸入性肺炎。 经口中毒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类似急性中毒症状。 皮肤接触可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柴油具有刺激性毒性。 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痛及头晕。 分析了本项目生产运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确定本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表。 表 加油站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 序号 危险有害因素类别 危险有害因 素分布 1 火灾爆炸 汽油罐车 埋地汽油罐 地坪以下坑、沟 加油机 汽油罐车通气管口 汽油罐车密闭卸油口 埋地汽油罐人孔井 埋地汽油罐罐口 汽油罐密封卸油口 加油机 汽油罐车通气管口 汽油罐车密闭卸油口 埋地汽油罐操作井 埋地汽油罐通气管口 埋地汽油罐密闭卸油口 2 中毒窒息 埋地汽油罐 3 车辆伤害 加油站回车场地 4 触电 变配电室 分析了建设项目主要工艺和设施安全可靠性,结果表明 本加油站工艺及设施设计基本依 据《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20)( 2020 年版),满足标准的相应条款对工艺和设施的要求,从安全角度是基本可靠的,对于个别问题的补充安全对策汇总在本报告的第六章第二节。 最后对本项目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本项目储存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 4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选择及介绍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本报告在全面识别系统危险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区域位置、项目特点将项目划分为经营储存场所单元、经营储存条件单元。 分别选用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找出项 目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的危害程度 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首先对经营储存场所单元进行了安全条件论证,确定该项目设立是否具备安全条件。 其次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本项目经营储存条件单元进行分析和危险等级确定,分别从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触电四个方面分析这四类危险有害因素产生危害的原因,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将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然后根据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