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教案doc100-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26]很显然,在这里恩格斯把国家看作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看作是一种强制 性的统治工具,因而它的本质正是与普遍的自由权利相对立的:它总是保护和发展一部分人的自由,而剥夺和限制另一部分人的自由。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阐述并发挥了恩格斯这个思想。 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使阶级冲突得到缓和。 ” [27]列宁这个论断不仅符合奴隶国家和封建国家的实质,同样也符合资产阶级国家的实质。 因此列宁合乎逻辑地断言:“还有国家的时候就不会有自由,有了自由就不会有国家。 ” [28]列宁这个论断不太中听,但却十分简洁 地说明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家的本质与自由的本质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意味着自由一一这里指的是全民的、普遍的自由一一只能有待于阶级的消灭和国家消亡。 在这之前,任何国家制度下的自由都是属于统治阶级的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新闻和出版自由也不能例外。 四、报刊自由主义的新闻自由是资本的无上特权 当然,封建主义国家不同于奴隶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不同于封建主义国家;就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它的统治之下,自由 (包括思想言论和新闻出版自由 )比封建专制国家统治之下要多一些或多得多,这也是一般的客观事实。 但是所有的资本主义 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报刊历史证明,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所保护和保障的自由 (这里集中讲新闻出版自由 )归根到底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以下以法国、英国、美国的近代历史为例: (一 )法国 在近代世界史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也是比较彻底的,在这次革命中产生的《人权宣言》在世界上首次宣布新闻出版自由为不可剥夺的人权;但是就在肯定新闻自由的同一条款中又给新闻自由拖上了不得滥用的大尾巴。 依据《人权宣言》的精神,在 1848 年 2 月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共和国宪法,郑重地 重申了公民种种自由权利。 可是马克思在分析这部宪法的虚伪性时指出: 人身、出版、言论、结社、集会、教育和信教等等的自由 (1848 年各种自由权的必然总汇 ),都穿上宪法制服而成为不可侵犯的了。 这些自由中的每种都被宣布为法国公民的绝对权利,然而总是加上一个附带条件,说明它只有在不受 他人的同等权利和公共安全 或 法律 限制时才是无限制的,而这些法律正是要使各种个人自由彼此之间以及同公共安全协调来。 „„结果,资产阶级可以不受其他阶级的同等权利的任何妨碍而享受这些自由。 至于资产阶级完成禁止 他人 享受这些自由,或是允许 他人 在一定条件下 (每一个条件都是警察的陷阱 )享受这些自由,那末这都是仅仅为了保证 公共安全 ,也就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的安全,宪法就是这样写的。 [29] 由此马克思作出的结论说:“宪法的每一节本身都包含有自己的对立面,包含有自己的上院和下院:在一般词句中标榜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废除自由。 ” [30] (二 )英国 英国是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故乡,密尔顿、厄斯金、密尔等都是英国人。 从 1644 年以后,报刊自由主义者们前仆后继,为争取新闻自由进行了不懈斗争,并且卓有成效。 恩格斯曾经说:在英国,人们 第一个权利是,每个人 都可以不经国家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出版自由。 有人认为,任何地方 出版自由都不如英国的出版自由这样的广泛,这种看法一般说来是对的。 但是,恩格斯马上指出:“不过,英国的这种自由也还是很有限的。 诽谤法、叛国法和渎神法都沉重地压在出版事业的身上;如果说对出版事业的迫害还算不多,那末这并不是由于法律,而是由于政府害怕因采取压制出版事业的措施而丧失民心。 ”但是,“等到时机成熟便来一场政治诉讼,那时再把出版物拿来算总帐, 1842 年宪章派 (英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一一引者注 )的遭遇就是这样,不久以前爱尔 兰的合并取消派的遭遇也是这样。 ” [31]因此在另一个地方恩格斯一语道破地指出:“在英国,出版自由直到现在仍然是资本的无上特权。 ” [32] (三 )美国 美国是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经过战争而取得独立的国家,历史包袱较少,可以说是完全按照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家的民主国家理论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美国建国之初,《独立宣言》和《宪法第一修正案》都庄严地宣布新闻出版自由权利不可侵犯,而且在具体法律和政治实践中国家给予公民的新闻出版自由要多于欧洲各个国家。 但是,美国的国家机器同样不是中性的契约组织,而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 例如,就在《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通过法律禁止公民新闻出版自由权利的墨迹未干之时,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便于 1798 年签署了实际上压制公民新闻出版自由的《外侨法》和《煽动法》。 这两项临时性的法律虽然届期于 1801 年自动失效,但美国新闻学家本巴格迪坎在《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认为,美国人民可以从中得出两条教训 |:“一条教训是那些掌权人,无论他们如何热烈地支持一个抽象的观念,如果这种观念威胁到他们的权力的话,往往会抛弃这个观念。 另一条教训是,那些许诺决不利用其权力的人,如果他们相信利害非浅,还是会照样干的。 ” [33]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一书中认为, 1718 世纪新闻事业史所贡献的教训也是两条,一条是 新闻自由的发展史告诉人们:新闻出版事业是属于统治者 ,第二条是, 一个政府越是巩固,它就越不怕别人挖它的墙脚,它给予新闻报道的自由就越多 ,但 在战争期间和停战以后,当政治领袖们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的时候,新闻自由就有被限制的危险。 埃默里的著作叙述了美国独立以来近 200 年的新闻事业史,认为上述情况 直到目前仍是如此。 [34] 综上可见,自由主义和报刊自由主义理论所依为前提的关于契约国家应该 和可以保证全体公民新闻自由的假定,不仅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上也从未得到验证。 因此,现代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家们已经不得不对新闻自由概念重新进行解释。 《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作者说: 人权法案中关于新闻自由的措辞必须是含糊的,可以作各种不同解释 ;他们认为“只有一点是各种解释都一致的,就是新闻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限制的。 ” [35]所有自由主义的哲学家都同意自己发表意见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制的。 因而,在他们看来, 对于民主社会来说,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要决定公众通讯工具发表意见的自由限度在哪里。 对此他们感到遗憾的 只是 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有助于解决在民主范围内施加什么样的限制才算不违反自由原则 这个问题的 一般性原则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 唯一的指导性的原则是历史形成的某特殊限制。 哪些是 历史形成的特殊限制 原则呢 ?作者们引用齐卡里亚查菲的《政府和公众通讯工具》 (1947)著作中所列举的材料,指出政府 控制或压制 公众通讯工具的办法是: 要求书籍或出版物必须事先领取执照,在出版前或出版过程中对于含有触犯当局内容的作品进行审查,没收含有触犯当局内容的作品,对出版某种报纸或书籍或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警告,对于诽谤或其他含 有触犯当局内容的其他出版物处罚金,强迫宣布所有人和作者的姓名,对含有不正当内容的出版物在出版后予以刑事处分,并在民事上承担损害赔偿,对于新闻来源和设备的利用应区别对待,对外文报刊有特殊禁令和限制,在使通讯设备和发行系统方面区别对待或不准使用,对于进口、版权都应加以干预,禁止征税和不正当的津贴,并对人们购买、阅读或收听加以干预。 《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们接着评价道,以上“某些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已经被公认是符合自由主义原则的。 ” 从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当代权威的这些叙述和评论中,人们只能得出一个遗憾的结论,即 :建立在人有理性和契约国家这两个假定之上的经典自由主义,具体地说即以密尔顿、厄斯金、杰弗逊和密尔等为代表的经典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不仅在实践上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所否定,并且实际上也已经为当代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家所抛弃。 五、 新闻帝国 对新闻自由的垄断 报刊自由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理想除了根基于人有理性和契约国家的假定之外,便是对自由企业原则的信念。 报纸是私人企业,它可以在思想的公开市场上独立经营,成为一家销售真实和真理的商店,并以自己 产品 的质量在竞争中取悦公众,为自由地传播真实和真理做出贡献。 但是报刊 自由主义者们忘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要花钱的。 特别是在工业化社会出现之后,新闻事业的经营运转更是要花大钱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谁能花大钱经营运转新闻事业呢 ?不是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靠出卖劳动力生活,除了双手以外一无所有。 只有资产阶级才有钱建立现代化的印刷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雇用大批人员从事采写编评工作,以及建立无所不及的庞大的通讯网络和发行传播网络。 因此,即使从理论上和法律上说人人平等,有权利在 思想的公开市场 上摆摊设点,享有新闻自由,可是真正能够享受这种自由的只是有钱的资产阶级。 因此恩格斯曾经愤愤不 平地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概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 这样,出版自由就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 [36]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经济问题对新闻自由的制约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作者们承认: 自由主义派理论家从来没有正视过公众通讯工具的经济支持问题。 这话说到了要害。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家们坚持新闻自由,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为实现新闻自由 为独立办报,必须要有资本,有了资本,才能按自由企业的原则营运新闻工具。 这就意味着 对利润的追求,因而在自由企业原则下的新闻工具就必然在 利润法则 的支配下为赚钱而营运。 美国当代报业大王汤姆森 1967 年在电视讲话中说明了这个原则。 他在以 7200 万美元兼并摩尔报团的 13 家报纸时说:“我做生意是为了赚钱。 我买更多的报纸,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去买更多的报纸,去赚更多的钱去买更多的报纸„„”。 [37]汤姆森这番绕口令形象地说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闻事业因经济问题而导致竞争、兼并和垄断的必然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竞争和兼并,公众通讯工具 —— 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的集中垄断趋势正在加速进行。 这种趋势出现在本世纪初,而到本世纪中期已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 《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作者们说: 报刊也变成了一个为少数拥有者控制的工具。 技术的进步使得少数通讯工具可以为广大读者服务。 但是要为广大读者服务,就需要具备昂贵的设备。 因为报刊机构日益庞大,需要巨资,后来者想插足通讯工业越来越难,并且很多旧人也无法继续经营了。 通讯工具的所有权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 日报的数目日渐减少,各城市的有竞争的报纸的数目也日益减少。 五大出版公司拥有杂志发行量和杂志广告费的大部分。 另外五家大公司生产几乎是美国人所看的全部电影。 两三个大广播网实际上包办了全国广播电台的节目。 下面表格反映了美国报业在本世纪的垄断趋势: [38] 年份 全美日报数 报系数 报系所数日报数 报系报纸所占百分 比 1990 2077 3 27 % 1923 2036 31 153 % 1930 1942 55 311 16% 1935 1950 59 329 % 1940 1978 60 319 17% 1945 1748 76 368 21% 1953 1785 95 483 27% 1960 1763 109 552 31% 1971 1749 157 879 50% 1976 1763 168 1061 62% 这个表格反映出,除从 1930 年到 1940 年这 10 年间报业发展相对稳定外,整个说来垄断化趋势是逐年加剧、日益明显的。 报业集团增加的数目同它们所控制的日报总数在全国日报总数中所占比例从 %增加到 62%,说明报系所控制的日报比例的增加是具有本质意义的, 62%意味着报业集团控制了全美半数以上的日报,垄断了大部分报纸这种新闻工具。 事情还不止于此。 据本巴格迪坎在《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披露,实际上真正 控制报纸的还不是168 家,而只是 20 家最大的报业集团或 新闻帝国。 这 20 家报业集团是 (依据它们所控制的报纸的发行量多少为序 ):( 1)甘尼特报业公司,( 2)奈特里德报业公司,( 3)纽豪斯报业公司,( 4)《论坛》公司,( 5)道琼斯公司,( 6)《时报》《镜报》公司,( 7)斯克里普斯一霍华德报业公司,( 8)赫斯特报业公司,( 9)汤姆森报业公司,( 10)考克斯报业公司,( 11)《纽约时报》公司,( 12)考尔斯报业公司,( 13)美国新闻出版公司 (默多克公司 ),( 14)首府通讯公司,( 15)自由报业公司,( 16)中 央报业公司,( 17)《华盛顿邮报》公司,( 18)《新闻晚报》公司,( 19)利普利报业公司,( 20)哈特一汉克斯报业公司。 这20 个 新闻帝国 掌握了全美报纸总发行量的 52%,再加上另外 30 家较小的公司,实际情况是“ 50 个公司的男女领导人控制了影响二亿二千万美国人的一半以上的信息和观点”。 [39]这个说法并不过甚其辞。 英国报纸垄断化的趋势也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 英国著名报业巨子北岩勋爵 (Lord North Cliff)于 1898年创办《每日邮报》揭开了报业兼并的第一幕。 他先将哈姆斯兄弟公司兼并,接着兼并《新闻 晚报》,到1903 年便连《泰晤士报》也兼并了,从而成为英国最大的报业大王。 因此,还在 1913 年,英国新闻学会会长唐纳德就曾惊呼:“世界产业。传播学概论教案doc100-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流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维护教育公平。 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战略重点,坚持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推进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7 页 产学结合,重视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化解决方案 /销售专家意见 ),如李嘉诚 Conservative 保守派 (想过时后买 /喜欢标准 化 .低成本和无风险 /销售投资回报和保障 ) Laggard 顽固派 (50年不变 /现有的增强或扩 展 /投资保障 ),如吴基传 大客户销售技巧 —关系策略 创新者 跟风者 保守派 顽固派 前卫派 80% 朱镕基 李泽楷 吴基传 李嘉诚 艺术家 客户个性特征图 大客户销售技巧 —关系策略
SSPA 功率为 2500W 时 ,其输出饱和功率为 34dBW, 上行链路功率储备为。 考虑到地面接收用户接收的不一致性。 按 FEC= 2/3 时, IRD 的接收门限值约为 5dB 来计算,此时采用 3m 接收天线,其下行储备约为 ;采用 接收天线.其下行储备约为 :采用 2m接收天线无法正常接收,考虑一般下行接收储备应为 2dB 以上较为可靠,因此,接收用户应使用大于 3m
途径策略: 企业宣传册 ( 1) “中国结”与“中国结酒”文化对接攀沿点的四个阶段; ( 2) “中国结”与“中国结酒”基本含义的表述; ( 3) “中国结酒”各具特色的代表作列举。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共 10 页 第 页 标牌饰物 标牌饰物各应证“中国结”与“中国结酒”文化渊源,并附注“中国结”文化历史故事举证。 新闻稿:特色文化传播→人文精神→特色销售网络 布标:条幅
返工;三要结合实际,在技术方案上优化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资金保证 本 项目部按照公司二级项目部设置, 项目部就近开户,赋予项目经理直接从业主方接受工程款的权力,所有到位工程款全部用于工程施工,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 另外本标段我公司拟投入 100 万元 作为施工阶段流动资金,使工程施工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 作业机具设备保证 针对本项目特点,根据施工方案配备配足够的人、材、机
无伦次的回答方式,是非常糟糕的,应在事前先作反对的预测,研究处理的方法或应对话术。 5. 经常做新鲜的对应: 客户之所以反对,一定有其原因,特别是在技术革新脚步急剧的今日,陈旧的说明是无法对应的。 收集最新的消息或资 料,以提供对客户有利的讯息。 二、拒绝的对应技巧: 所谓的推销员,就是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客户的拒绝的专家。 1. 直接法: 将计就计地利用拒绝,例如对于 “没有预算,买不起 ”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