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49)-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45 页 即万亩莲藕、萝卜、大蒜生产基地,千亩韭菜、芹菜、藜蒿生产基地,百亩草菇、芦笋、香芋、田笋、西葫芦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蛋鸭、生猪、黄鳝、种草养牛、养羊、养鹅,珍珠、鳜鱼等优势农产品。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2020 年,全县农产品商品率达 90%以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 “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资源整合 ”的思路,大力发展一批农产品特色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广 “公司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基地 + 农户 ”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 以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为样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加强 养殖示范小区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形成规模,提高效应,辐射带动群众。 以南昌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为平台,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作用。 支持煌上煌、国鸿公司、昌碧米业、塘南鄱湖水禽、水产品批发市场、三江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优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销售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到 2020 年,市级以上(含市级)龙头企业达到 35 家,稳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 80%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改水改厕、圩堤除险加固工程、泵站改造、退耕还林、农村公路、水稻栽插机械化示范推广等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45 页 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服务体系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业发展。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商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和商品经纪人的作用,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物流中心等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以农 产品示范基地为载体,加快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国内外农业名、优、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 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 “放心菜 ”工程和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和产地环境保护监测,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 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把农村经济信息网和农业信息网延伸到乡镇、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完善劳务输出体系建设,加快农民工职业培训、就业环境、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全面体现小康社会水平和城乡 一体化的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和农民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把传统产业改造为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庄改造为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民。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群众的参与度。 科学规划乡村布局,推进中心村、生态村、特色村建设,大力实施 “三清 ”(清垃圾、清路障、清淤泥)、 “三改 ”(改水、改厕、改路)、 “三整 ”(整屋顶、整墙面、整管线)、 “三 造 ”(造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45 页 林、造塘、造栏)、 “三通 ”(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路灯)、 “三新 ”(新村庄规划、新管理组织、新服务中心)等 “六个三 ”工程,建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房屋美化、四旁绿化、卫生洁化、秩序优化的新型农村。 “十一五 ”期间着重建设好 6 个文明示范镇、 60 个文明示范村。 (二)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工业整体素质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工业产业布局调整和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 “十一五 “时期,全县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 20%,到 2020 年 达到 102 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47 %。 大力发展建筑业,培育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建筑集团,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 调优工业布局 按照 “依托区位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利用闲置资源、节约集约发展 ”的思路,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形成多个经济增长极。 重大项目、外资项目、科技项目选择性引进小蓝工业园,加快产业聚集,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集群,形成多个优势产业板块。 向塘依托现有产业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向塘开发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建材、皮革、针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精心打造大商贸、大物流、大仓储基地,建设成为小蓝工业 园的功能分区,北向发展逐步与小蓝工业园连为一体。 破解企业发展空间难题,利用八一、武阳抚河故道荒、滩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引导中小企业、小蓝工业园产业配套项目向创业园流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迅速搭建县域工业新的发展平台,打造成配套小蓝工业园支柱产业、服务全民创业的重要承载基地。 加快蒋巷豫章桥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45 页 工业小区建设,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区。 南新要以江西纸业落户为契机,充分发挥乐温高速大动脉、水运直达长江口的交通优势,主攻退城进郊企业,建成都市转移企业二次创业园,培植县域新的经济隆起 带。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扶持发展现代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产业。 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优势。 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改善投资环境,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新产业向小蓝工业园集中。 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壮大优势产业 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强的优势企业群,重点发展汽车汽配、医药医器、电机电器、轻纺服装、食品饮料五大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江铃控股、江铃铸造、 VM 发动机、秦川电器、三电空调、李尔内饰等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快速使汽车工业形成产业集群。 力争到 2020 年发展销售收入超 100 亿元企业 1 家,过 10 亿元企业 1 家,超亿元企业 7 家以上。 继续加快以汇仁集团、江西国药、江西制药、富尔康、中牧股份、三鑫医疗为龙头的医药医器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成药等,积极打造全省特色医药产业园。 以人民电器、清华泰豪、沃特科技、舒美特公司、英耐光电为龙头,加快新产品研发,大力发 展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电机电器业上水平,上规模,吸引高科技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以三兴特步、新龙化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45 页 香港永通、新纶高科为龙头,建成全省最大的轻纺、服装、制鞋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 以煌上煌、奥斯集团、蓝带啤酒、南昌米业、小蓝禽蛋加工为龙头,充分发挥本县农产品资源优势,以食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实施名牌战略 以名品名企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以政策推动名品名企发展壮大。 重点发展江铃汽车、 VM 发动机、干式变压器、涤纶短丝、汇仁药业、仙丹禽蛋、昌碧精制米、煌禽烤卤 、奥斯饮品、蓝带啤酒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 力争在 “中国名牌产品 ”和 “国家免检产品 ”上有新的突破。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重点改造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等产业。 对骨干企业要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力发展建筑业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加强对建筑业的质量、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建筑中介机构的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法,规 范招投标市场。 培育建筑企业集团、提升资质等级,促进建筑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全县建筑企业进行全面改制,整合全县建筑业优势资源,实行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境外工程投标,开拓海外建筑市场。 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先进工程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工程质量。 (三)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45 页 展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 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增加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传统服务业为基础,新兴服务业为亮点,城乡共同繁荣的格局。 商贸流通 按照培育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思路和城内大商场、城外大物流规划布局要求。 积极参与全市服务业的分工,建立与本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相适应的物流、仓储、货运中心。 根据人口密集度和人口流动性特点建成不同辐射半径的商业批发体系和商业零售体系。 引入大型商场提升城区商业品位。 兴建若干条特色街、步行街聚集人气。 大力发展超市、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建立新型农村市场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以 “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入手,引导城市连锁、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 “农家店 ”,通过 “农家店 ”把当地优 势农副产品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培育洪城汽配城、南昌化工大市场、金屋装饰城等工业品市场发展壮大,聚集人气。 进一步加大规模,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和完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重点发展三江蔬菜批发市场、塘南鄱湖水禽、水产品批发市场、小蓝禽蛋批发市场、新建江西种业大市场、莲塘大米加工批发市场、冈上苗木花卉批发市场、南新鲜活水产品市场、墨山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定岗综合市场。 依托交通优势,培育区域性商品的集散中心,重点建设向塘南昌国际商贸城和东新南昌小商品城。 积极发展产权交易、技术咨询服务、信息服务 等要素市场。 旅游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对以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文物古迹为背景的曹雪芹故居文化大观园、唐永王古村、月池教授村、武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45 页 阳郭上村,以佛教为内容的马游山东禅寺、龙华寺、地藏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背景的 828 招待所、塘南令公庙,以渡假、休闲、农业观光游为主要形式的白虎岭、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翠林山庄、芳溪湖等景点的规划、开发。 尤其要利用我县近郊区位优势、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垂钓、农产品采摘、观赏、野炊等为主要内容,针对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要求,大力发展 “农家乐 ”休闲旅游。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面向全 国招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