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ppt63)-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64 页 Web 站点交换与 P2P 传输图 在上面的比 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 P2P中,信息的交换不需要通过创建的中心站点,而直接在对等设备之间进行,(这种对等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 Web中位于 Inter 边缘的个人电脑),是一种高效直接的传输方式。 这个结论还可以通过 P2P 和 Web 站点之间要素的比较得到一定的说明。 图表 12 P2P和 Web站点之间的要素比较 要素 P2P Web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 对称 不对称 可参与交换的用户数量 较多 较少 内容和服务的提供 简便 复杂 快速和有效升级的能力 无限 有限 隐私的 保护能力 较强 较弱 请求的类别 大量不同动态的请求 大量相似的请求 运行结构 完全分布式 客户端 /服务器 资源的分配 分布式 集中 格式 任意 HTTP 和 HTML 机器类型 任意 大型服务器 资料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从表 1- 2的描述中,我们看出, P2P改变了 Web下存在的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不平衡,它允许更多的用户参与交换,而交换内容和服务的提供更加简便、直接;大量的信息不再集中于某个站点,而是被分布在多个对等设备中,这样,即使其中的一部分设备停止工作,其他参与其中的设备仍然可以完成传输任 务。 想想看,这不恰恰符合了 Inter 创建的初衷吗。 P2P 的定义和特点 现在,我们给 P2P 下一个简洁的定义:所谓 P2P,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直接的、双向的信息或服务的交换。 在这里 P2P 即是英文 Peer to Peer 的简称, 其中 Peer是 ―同等的人、伙伴 ‖的意思。 国内的媒体一般将 P2P翻译成 ―端对端 ‖或者 ―点对点 ‖, P2P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64 页 的实质即代表了信息和服务在一个个人或对等设备与另一个个人与对等设备间的流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关键词,进一步了解上面的定义: 关键词一:行 为 P2P所涉及的是一种交换行为,这种行为是实时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关键词二:双向交换 P2P不是单向的,它的价值就在于交换。 与 Web中付费换取产品或服务的交换不同的是, P2P扩大了交换的方式和范围,每个参与交换的用户都可能同时成为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整个网络更像一个物品丰富的繁荣的集市,令每个进入 P2P网络的人都受益。 关键词三:信息 提供信息的方式和信息的质量是 P2P概念中的又一亮点。 在 P2P中,所有的信息都是由对等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创建的,这些信息将存放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内,而无需像 Web下“发布” 在某个其他的地方。 在 Web站点上发布信息存在延时和困难,这些都令信息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而 P2P则依靠自己的资源,无需在服务器上分配空间,这样就可以提供实时的可升级的信息。 关键词四:服务 P2P 下单个的对等设备提供的服务是 Web 环境下很难实现的。 Web 站点服务器往往承担着相当集中并且繁忙的工作,而典型的用户个人计算机更多涉及的是屏幕保护程序,大量的资源和服务被闲置。 试想过众多对等设备同时提供高级的应用软件,共同参与一项沉重的运算作业吗 ?P2P就能够帮助实现这一点。 关键词五:直接性 在网上, P2P 的用户可 以享受最直接最迅速的交换活动,他们不必再忍受位置等级和格式转换,因为 P2P中没有中介。 关键词六:生产者和消费者 与 Web站点大不同的是,生产者创建信息和服务并允许用户访问和使用这些内容, P2P 下,每台个人计算机或对等设备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任何对等设备都可以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消费信息和服务。 关键词七:目标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2 页 共 64 页 目标在 P2P中的地位超过了网络,信息和服务必须传输给确定的目标用户,这种传输是有目标的,而非盲目的。 通过和 Web的种种比较以及对 P2P定义的阐述, P2P的特点已经非常明确了: P2P是动态的, 动态地提供信息和服务。 P2P是双向的,切实实现信息和服务的交换与共享。 P2P是直接的:无中介、等级和格式限制,直接交换信息和服务 P2P是平等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地位平等,角色合二为一 P2P是及时的:无服务器参与空间分配,可提供实时的、可升级的信息 P2P是有效的:可充分利用个人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传输信息和服务时目标确定 这就是 P2P。 它 以用户为中心,所有的用户都是平等的伙伴。 相隔万里的用户可以通过 P2P共享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乃至整个硬盘。 所有人都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这将使互联网上信息的价值得到 极大的提升。 这种用户间直接交流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共享和自由的梦想,它改变了互联网现有的游戏规则,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P2P 的价值和应用 这一节,重点分析一下 P2P的价值所在,以及如何应用这些价值。 P2P的价值综述 P2P 的价值正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宽带的普及而日益体现,无论是多种商业应用还是满足用户个人需要, P2P都具有相当的潜质。 综合起来, P2P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促使成本最小化 在网络,中与他人交流的成本有多高。 这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时间、技巧、标准和可访问性都应包 含其中。 还是和 Web站点做一下比较。 Web站点的成本包括连接成本、编程成本、操作系统维护和提供宿主服务的硬件,这些都是必须支付成本;同时, Web 站点还需要将信息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上,并在该平台上重新创建服务。 这些服务既耗时又复杂。 提供服务重建,而不是只提供静态信息的站点成本会更高。 相反, P2P 的原材料,即处理能力、内存和磁盘容量在用户购买个人计算机的时刻就已经购得,至于信息和通信工具,已经存在于大多数计算机上,或者能够以极少的成本来获得,通常只要简单的下载就可以了。 因此,用于生产有用信息、服务和通信原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3 页 共 64 页 材料的成 本实际上已经支付了。 P2P提供了 Inter 的所有财富 在成本相当低的情况下, P2P提供的却是多样而至关重要的信息。 在 P2P 世界中,任何信息或服务都可以被用户使用,而 Web站点是非常有限的,除非用户进入 Web站点的内部工作组中。 Web站点域经常限制 HTML格式的信息,并且不允许提供完全的服务。 此外,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程度对用户也很重要,在信息海量的网络世界, P2P 提供的是有目标的信息和服务,其强大的对信息的搜索、传输和管理能力都能够保证用户迅速获得最至关重要的信息。  技术门槛降低 ,访问能力提高 访问 能力也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如前面对 Inter 历史的描述中谈到的那样,由于工具和技术无法轻易获得, Inter巨大潜力的发挥受到制约。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技术的门槛在降低,而 P2P又为用户获得信息财富提供了一种廉价而简单的途径,对等设备间的交流直接而有效,其通信渠道是丰富的。 易用并可访问技术与高效的信息与高效的信息相结合使 P2P具有更高的价值。  普通用户拥有控制权 对信息的控制至关重要,想想在 Web下,用户的信息要么永远封存在个人的计算机中,随时由用户自己控制,却无法发挥信息更大的 作用;要么放在某个站点,这样信息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信息的控制权却完全落在了其他人的手中。 虽然 Web站点可以许诺并建立“隐私保护政策”,但事实上用户的信息和有关信息搜索的数据仍然由其他人控制着。 在 P2P中,由于信息是存在于用户的个人计算机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添加信息或给信息、服务升级,这样对信息的控制权就被还回到普通的发布者手中了。  实现了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 P2P的这一价值正回归到了 Inter 的本质。 Inter的核心就是一个运行中的传输系统,它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简单、廉价而开放的通信 路径,但并不在乎路径上流通的数据所记载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其次,由于通信路径是不固定的,因此这种路径很容易获得,它能够传输用户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即使多个点同时发生故障,信息也会平滑地绕过无法操作地故障点。 P2P 构建地正是这样一个力量强大的通讯路径,用户可以利用它自由地发送任何信息。  个人的计算机受到前所未有的利用 P2P对个人计算机的利用是无发比拟的。 在 P2P中,由于海量的信息不再被集中于某个站点,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64 页 而是分布在无数单个的对等设备中,因此,任何一个参与 P2P的对等设备或个人计算机,都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公司地服务器加起来也无法和 Inter 边缘的个人计算机的综合能力相比。 个人计算机所包含的资源已经成为关键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分析者。 P2P不但提供了这样的信息,而且可以让他人自由地使用这些资源财富。 P2P 的上述价值将在众多的领域得到体现,无论对个人还是公司, P2P 都是极具价值的。 下面则具体谈一下 P2P的三种价值模式及应用。  一对一 P2P 的价值和应用 一对一的模式是 P2P价值模式中最基本的一种,它可以使用户直接访问对等设备。 通过一对一的 P2P,一端用户可以发布服务和信息,它的另一端可以 远程或通过对等设备来获取服务和信息。 一对一的模式保证了用户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避免了通过 Web站点发布信息的困难、复杂和无序。 应用:即时通信  一对多 P2P 的价值和应用 一对多的模式能够使用户控制下的信息和服务贴上 ―可靠对等设备 ‖的标签,实现了小组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一对多的模式能够帮助小组成员创建起动态的、实时的、容易访问的协作空间,这个协作空间完全摆脱了任何中央设备的监视与控制, 摆脱了 Web站点协作的无用的复杂性、不计其数的电话呼叫和新的硬复制等。 应用:协同办公  多对多 P2P 的价 值和应用 在互联网世界里,多对多 P2P的模式是影响最大最具潜力的。 处于多对多 P2P模式中的对等设备或个人计算机允许匿名地发布信息和共享资源,它们间的 访问不再受到地域空间的制约,这样,即使是处在 Inter边缘,也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 由于这种模式的 P2P 提供反映大多数用户兴趣的共同信息 ,因此它代表了市场的主题,并且可以进入散布在整个网络边缘的文件、信息和服务群。 应用:文件交换、搜索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64 页 对于以上三种价值模式的应用,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做具体详细的分析。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对个体用户还是公司, P2P的价值将随着 人们对 P2P 应用的开发和实践不断显露,然而,任何技术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P2P 也不例外,它虽然为 Inter 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但如何将P2P 技术产品化,如何让 P2P技术真正为人们所用并造福于社会,则需要更多的思索与尝试。 下面的章节,就从现实的环境出发,对 P2P的商业应用状况做深入的讲解。 第二章 P2P产品的运营现状剖析 对 P2P 的渊源、定义、特点和价值的阐述,只是关于 P2P 本身的一些内容,这些让人们看到了冰山的一角,但很不够。 今天, P2P 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本世纪初,P2P 就不再只是一个技术 或概念,以此为核心的产品和公司已经在互联网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了解目前 P2P 产品的运营状况,对于 P2P 领域的开发者和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章,主要从 P2P 发展的产业环境、 P2P 产品的分类、 P2P 产品的商业模式、P2P 产品的赢利模式以及目前国外 P2P 产品的竞争态势等五个方面,对当前 P2P 产品的运营状况加以分析和阐释。 P2P 发展的产业环境 环境对于产品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了解 P2P 产品面临的全球产业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