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凤凰世纪大讲堂(全集)15什么是分岔-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生、沙漠当中沙丘的周期性的推移、心脏的周期性的跳动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分岔现象,也是一种 Hopf分岔。 1900 年法国人做了一个流体实验,在一块金属板上放了一个液体, 下头加热这块金属板,开始的时候,整个的液体不动,加热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这个液体就做一个小包圈、一个小包圈螺旋式的运动,也是一种周期运动,但是除了时间上的周期以外,还有空间上的周期,这个在气象上很重要,我们平常看到太阳晒得,就像这样的天气,晒到下午地面热的时候,加热这个空气,空气就产生局部的环流,单地的局部的环流就产生局部的风,你骑车进城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会儿顶风、一会儿顺风,这样的正好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表示,这也是一种典型的 Hopf 分岔,不过呢,它是在流体,实际上这是在一个连续体当中的一个 Hopf分岔。 我们讲了这些现象,我可以要举多少例子几乎就可以举多少例子,说明分岔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相当常见的普遍现象;第二,在不同领域中,对分岔有不同的名称,在我们力学当中,比如叫临界载荷,我刚才说了;在物理当中叫临界温度、临界参数,有的叫转捩点、有的叫阈值,有的叫什么激励参数、什么危险限等等,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最后讲了这些例子和这个情况以后呢,我们想总结一下,现在分岔研究的意义到底是在于什么呢。 第一点,我认为分岔的研究沟通了不同领域,既然刚才说了,从乐器到噪声到飞机一直到股票都可以有分岔,那么于是很多 学科共同来探讨分岔的共同规律,现在有的人就特别是形成一门叫做 “非线性科学 ”,非线性科学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要找分岔的规律。 第二就是对具体的某一个学科来说,研究具体的分岔,准确的计算使我们把握这种问题的变化规律或者控制这种现象非常重要。 第三点,分岔在哲学上是对于确定论的一个否定,我们知道,现在分岔再分岔可以产生混沌,混沌是会导致系统内在的随机性,它对以前的这种确定了的观点是一个否定。 目前对于分岔的研究的情况,一方面来自各个具体的部门来研究这个领域当中的特殊问题的分岔;另一方面把分岔作为各个 领域共同的问题来研究统一的规律;第三,由于分岔要遇到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因此要用计算机,所以用计算非线性问题的分岔,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 最后我想讲一下,讲了这么多的结论,第一,分岔是系统两种性质上不同状态的转变点;第二,掌握系统的分岔点对把握系统的性质和行为非常重要,可以体会;第三,分岔问题是实质的非线性问题;第四,分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第五,常见的分岔是静分岔和 Hopf 分岔两类,当然了,除了这两类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分岔,有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一个,分岔的研究目前是所有可 以精确化学科的共同兴趣。 凡是能够精确化的学科几乎都对分岔有兴趣。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武教授,下面呢,咱们先看一看来自凤凰网站的网友的提问,然后咱们再把跟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留给现场观众。 好,先看一下网友的提问。 这位网友是江苏南通的赵爱莲,他说您在讲演中说 “力学上的分岔理论是对宿命论的否定 ”,您刚才说过, “因为众多的分岔会导致事物命运的不同结果,但是我想知道,这会不会又导致了不可知论呢。 在分岔无限的状况下,人或事物还怎么能主动的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难道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聘请一位律 师保护的情况下,还要额外聘请一位专门研究分岔理论的,如您一样的力学家做顾问不成。 ” 武际可:这个问题牵涉到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分岔大概只能这样来理解了,因为分岔问题的困难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对这个问题的精确化的模型,模型没有的话,分岔没办法讨论;另外一个困难来自,有了模型以后再讨论它的分岔,我们社会问题精确化的模型尚且没有,所以因此,有相当多的社会问题,这个精确化的模型分岔问题谈不到。 主持人: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呢,你像法律吧,很多律师建了很多律师楼,为大家解决问题,您的意思是社会问 题的分岔问题没有解决,咱们是不是建了好多力学楼。 武际可:这个力学楼是目前来说主要的去解决自然科学当中的问题。 主持人:社会科学的问题还是没有人解决。 武际可:还是请律师去解决。 主持人:那您是不是同意这位网友对您的置疑。 他说是,分岔理论是对宿命论的否定,但却要导致了不可知论。 武际可:这个是这样的,在自然科学当中现在发现,对于分岔再分岔在某些领域当中是不可以预先,从一个初值预先知道以后的所有的发展,而这个观点是上一世纪法国哲学家拉普拉斯总结的,我只要知道当前的初值, 以后任何时刻的发展我就可以一目了然,现在发现,自然科学发现做不到这一点。 例如,我们的气象预报就做不到,长期预报做不到、短期还有可能。 主持人:好,谢谢您。 另外我想问您,您是不是会写诗、爱写诗、喜欢读诗。 武际可:不会。 主持人:这位网友他叫 “菩提树下沼泽多 ”,他呢,也问您同样的问题,说 “您会写诗吗。 这样问是因为听说您 1998 年和王振东合写了一部著作,名字叫 “力学诗趣 ”,诗的趣味,在我们南开大学的出版社出版的,很抱歉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听到书名很感兴趣,力学竟能跟诗词趣味相联,很有创 意,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并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吗。 ” 武际可:这本书我可以大致简单说一下, 1987 年我出任《力学与实践》的主编,当时发现很多大学生,包括我们力学系的大学生看不懂这本杂志,这本杂志本来是一个中级的刊物,大学生应该可以看得懂,所以当时我们,我和王振东正好我们两个是编委,就觉得应该改变一下这个杂志的文风,我们不能祈求其他的人,我们自己就答应,我们两个你一篇、我一篇,来写一点这种小杂文。 主持人:哦,那是不是您写的是力学,王先生写的是 … 武际可:我写的,当 时是由两部分组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