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图教学与高中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进行分类建模;推进地图教学模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 预期目标 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初中地图教学的有效方法,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地理图表教学模式;通过对高中学生地图能力的分析,为初中地图教学提供参考,纠正初中地图教学中存在的偏差,实现初、高中地图教学的“无缝对接”。 育人目标:通过本课题实施,培养初中学生的图表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问卷法、数据分析法。 四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课题专家指导组成员:林丽青 阙小木、陈泽珊 课题负责人:廖宝华 核心 人员分工 ( 1)课题总体策化与协调,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教师理论培训、撰写课题论证报告、中期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廖宝华 ( 2)现状调查与撰写分析报告:肖永贵、钟万里(高中);余有恭(初中) ( 3)地图教学分类建模:廖宝华、余有恭、肖永贵、钟万里。 ( 5)样板班选定与跟踪及教学质量分析:余有恭及四中地理教研组 (鉴于余有恭老师今年到大源中学交流,课题组研究决定在四中、大源中学初一选择样板班实验教学) ( 6)数据的收集、汇总和材料的整理:余有恭 五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 本课题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研究 : 第一阶段:前期分析阶段( 20xx 年 5 月 — 20xx 年 9 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计划集中研讨 4 次, 主要是运用问卷法、数据分析法和构建理论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具体研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工作任务: ,确定课题题目。 —— 明确研究人员分工。 、高中学生试卷进行分析和读图现状问卷调查;组织核心成员进行样本分析汇总,商讨改进地图教学的对策;分工制定各类地图教学模板。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初阶段( 20xx 年 9 月 — 20xx 年 7 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计划集中研讨 4 次,侧重于研究课题开展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八年级对比样板班,将制定的地图教学模板运用到样板班教学实践中。 — 调查 — 行动 — 反思 — 改进 — 再行动 6 个阶段实施课题研究的方案,对地图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改进。 第三阶段:课题反思与 改进阶段( 20xx 年 8 月 — 20xx 年 6 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计划集中研讨 2 次;对课题开展的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重新选择比样板班,实施改进的地图教学方法;比较同年级前后样板班教学效果。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 20xx 年 7 月 — 20xx 年 9 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计划集中研讨 2 次,完成以下工作: ,做出分析,形成对初中地图教学指导的结论,并对研究进行反思评价。 、论文,申请验收。 六、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客观条件: 将乐四中、一中均是我县初、高中骨干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 两校地理学科教。初中地图教学与高中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